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2007年11月20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审理了一起血淋淋的交通惨案。据报道,2007年4月23日早晨6时许.因熬夜后疲劳驾车,44岁的河北籍男子胡某驾车驶入逆行道,撞向步行去工地上班的人群,造成2死、17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4日,山西沁源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牵动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这起惨剧的主要原因是肇事司机疲劳驾驶。事故发生后,关于如何预防和制止疲劳驾车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何军 《汽车运用》2005,(8):33-33
驾驶员朋友们驾车行驶一天,体力和精力消耗特别大,回家后一头倒在床上就不愿起来。如能寻得一种很快能消除疲劳的良方,这是众多驾驶员梦寐以求的。驾驶员老刘驾车13年,以前就患上了小腿脉管炎、风湿病、关节炎、下肢麻木等病症,误了不少事儿。可现在全好了,办法就是收车后回家坚持烫脚。  相似文献   

4.
夜间驾车,您一定会发现很多与白天驾车不一样的现象,特别是夏天,夜间的道路状况与白天截然不同我刊负责交通安全报导的编辑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夏天特别是夜间因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比其他季节高出了数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疲劳驾驶是影响安全行车的原因之一。本文就疲劳的特性,疲劳驾车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产生驾驶疲劳的原因以及预防疲劳的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08,(4):66-6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感觉有困意,马上就会采取一些休息措施来缓解疲乏。面对驾驶疲劳,很多司机却总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驾车的时候小心点便会没事,一幕幕的交通悲剧也由此上演。  相似文献   

7.
酒后驾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是常见的车祸诱因,但还有许多易被忽视的车祸诱因,其实也会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8.
你在驾车的时候,特别是有人在乘坐你驾驶的车时,万不可有麻痹大意的思想,因为你手中握紧的不仅是你自己的生命,还有他人的。所以这种盯住驾驶员的技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车辆安全管理“十不准” 不准派车手续不全出车;不准擅自改变行车路线;不准酒后驾车;不准有故障车辆上路行驶;不准疲劳驾车;不准驾车吸烟、打手机;不准超速、超载行驶;不准无驾证人员驾车;不准在游览、餐饮、娱乐等场所停车;不准非公务用车。  相似文献   

10.
汽车前照灯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漫黑夜中行车,一双“大眼睛”默默地为你照亮前路,这就是汽车前照灯。据统计,人们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45%以上集中在夜间。这主要是因为夜间驾车视线通常较差,驾驶员必须花费较多的眼力及体力来聚精会神地观察路况,从而间接造成疲劳驾驶及注意力分散。因此,前照灯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搭建了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测试平台,通过对不同疲劳状态下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测试,研究分析了单纯困倦和驾驶疲劳对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困倦或疲劳程度的加深,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有延长的趋势,但延长的幅度并不特别显著,约0.1s;而反应时间的离散程度变化极为显著,超长反应时间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使驾车的安全风险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不良的驾车习惯、不合理的作息制度,不仅容易引发车辆事故,还会造成精神紧张、视力疲劳、腰酸背痛、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慢性便秘等。长此以往,影响身体健康,形成职业病。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如违章操作、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殊不知,驾驶员服用某些药物立即驾车也易引发交通事故,至今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此提醒驾驶员朋友,驾车时一定忌服以下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的正确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所谓工作能力是指驾驶员的正确判断能力和操纵能力.当驾驶员疲劳时,工作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根据统计资料,驾驶员连续驾车12小时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是连续驾车8小时的1.5倍;此外,连续工作7小时以上的驾驶员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数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3以上.统计资料还表明40~70%的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10,(3):41-41
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因疲劳驾车引起的事故不在少数。许多国家为防患于未然,想出了许多预防疲劳驾车的妙招,值得借鉴。欧洲对运输公司的专业驾驶员有严格的规定:一星期开车的时间不得超过49个小时,在凌晨2点至6点之间严禁开车。这些要求在欧洲  相似文献   

16.
陈然 《汽车导购》2006,(6):88-89
驾车时我们可以把脚从离合器、刹车和油门上松开放平,可以把手从方向盘上偶尔放开舒活舒活筋骨,可以转转已经僵硬许久的脖子,可以打开车载电台和CD让自己的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但眼睛却没有一刻可以愉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据公安部统计,1986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9万起,死亡5万人;2002全国发生交通事故77万起,死亡109万人。可见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主要原因疲劳开车,酒后肇事。机动车驾驶员长途行车,疲劳过度,思想麻痹,开赌气车,超速行驶,很容易酿成祸端,而酒后开车更是驾车者之大忌。放松警惕,精力不集中。有的驾驶员自恃老车把式,技术娴熟,在驾车时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有的自以为开了多年车,从未出差错,自鸣得意,于是驾车时与乘车人聊天、打闹;还有的边驾车边抽烟边吃东西…  相似文献   

18.
冬季雨雪天较多,道路湿滑,稍不留心就会诱发各类车辆事故,因此,雪后驾车要留意以下几个“小贴示”。配戴墨镜。雪后积雪,周围白茫茫一片,这时,驾驶员的眼睛会因受到强烈刺激而不能睁开,令视觉神经疲劳度加重,配戴墨镜或适时休息是缓解疲劳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员》2009,(10):119-119
最近酒后驾车又成了焦点,成都醉酒驾车撞人案、杭州酒后驾车撞人、明星酒后驾车撞人案等类似事件出了许多,一时间此类的新闻频频出现。看看事件中无辜失去生命的受害者,既让人惋惜也让人痛心,被每个人看做最重要、最无价的生命,在车祸事故中显得那么的脆弱。  相似文献   

20.
朱健 《汽车与安全》2009,(10):53-53
近日,公安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打击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全国都在对酒后驾车进行整治和严打。这次严打说明醉酒驾车的对人民生活和交通安全的危害性,也反映出政府力拔这个社会毒瘤的决心。9月4日17时至22时,哈市交警部门再次在全市餐饮娱乐场所集中区域采取定点与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整治酒后驾车为主要内容的突击盘查行动,有3名醉酒后驾车和19名酒后驾驶人被取缔并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