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宋代的泉州港,曾经以它的繁荣著称于世。当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两个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他在写到泉州的繁荣时说,各地商贾贩运货物的数量,“虽合全世界也不及刺桐(即泉州,因初筑城时环植刺桐树,亦称刺桐港)一个大港。”另一个当时著名的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  相似文献   

2.
曹凛 《中国船检》2011,(9):108-111
元代市舶司 是当时海上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元统一中国后,陆续在泉州、庆元(今宁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县)、杭州、广州、温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几经扩删合并,最终形成了稳定格局的泉州、庆元和广州三处市舶司。市舶司官差除抽分、查禁品外,还对海船载重、船身和樯高等船体质量进行公验与记录。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开辟了国际间文化与物质交流渠道,加速了世界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瞭解和友谊。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南方港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  相似文献   

4.
凡到福建泉州开元寺参观游览的人,都能看到东西塔前后有几株古代海外舶来栽种的亭亭如盖的刺桐树。若是初夏,饱赏着她那红艳艳的花姿,更使人油然想起泉州这座古代海交巨港,曾以“刺桐城”、“刺桐港”的美称誉满海宇。刺桐,是一种落叶乔木的花树,枝上长有黑色圆锥形的棘刺,很象梧桐,叶子羽状三出,小叶三枚,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0,(3)
泉州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唐代,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我国对外航海贸易在诸多方面都有显著增长与提升,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也迎来繁荣。凭借卓越的区位和港口优势,宋代宁波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与广州、泉州并列的海上丝绸之路三大枢纽港。宁波—博多航路成为海丝东航航线的主干线,宁波—礼成江口的航路则成为宋丽海交要道,此外,经由泉州和广州,宁波与南海各地也保持着密切的商贸联系。  相似文献   

7.
荣亮  任志宏  袁晓莉 《航海》2011,(6):42-43
今泉州古有泉南、鲤城、刺桐城之称,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之东南海滨晋江、洛阳江入海口处,扼晋江下游,为江海交汇之所,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泉州港港湾曲折,水深港阔且其避风条件好,临江面海适于泊船,具有优越的港区条件。自唐景云二年(711年)设泉州城治以来,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在历朝  相似文献   

8.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2):43-44
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因其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交流的遗存丰富而倍受海内外瞩目。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古代泉州港地位重要,表现突出,今人透过研究史料、遗存和考古,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泉州港作为国际性海上商贸枢纽时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之后泉州港口受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对泉州港口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1.国际资金"注入"加快,国外海外一些集团、港口界的企业家投资港口建设的力度加大,将拓宽了港口建设资金渠道.特别是泉州市海外侨亲多,港澳台同胞多,有益于泉州湾石湖、秀涂和湄洲湾南岸港区的大型码头、深水泊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港口》2016,(Z1):17-20
2003年5月,在泉州丰泽区北峰镇招丰村发掘一座五代时期的墓,墓主王福为五代闽国泉州司马,墓内出土有玻璃器残片三件,玻璃器残片为福建讫今发现最早的玻璃皿,是印证海外交通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