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沿海港口液化天然气(LNG)码头的选址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由于筛选要素过多,且存在相互关联,评价过程中难免存在主观偏差的问题。针对沿海港口的LNG码头选址复杂以及其具独特性的问题,进行LNG码头选址要素分析研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提出的5大影响因素共计11项评价指标,构建沿海港口LNG码头选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多专家对指标因子进行赋值和评分,可以更客观且直观地评价LNG码头选址,为沿海地区LNG码头的选址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窑湾港区是大连港的核心港区,其南岸已经建成规模化集装箱码头区,北岸尚未开发,是辽宁沿海港口最重要的外贸集装箱储备港口资源。严控围填海政策实施以来,集装箱码头规划建设的外部约束更为复杂。以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北岸作业区为例,探讨资源环境约束下集装箱港口集约化规划方法,研究岸线和陆域资源优化使用,对陆域功能空间需求进行量化和精细化布置,基于模型分析和规模测算,提出岸线和陆域布置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按照“运输需求-用地需求-平面方案”的论证过程,通过“大顺岸、连片式”的平面布置和“码头生产区+综合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能够有效加强需求和方案的匹配度,在保证码头通过能力发挥的同时,节约集约用海用地,实现港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9个方面分析总结新建鲅鱼圈仙人岛VLCC原油码头的进港操作详细情况。内容涉及码头地理位置、仙人岛航道、码头设施介绍,老铁山水道到仙人岛锚地的航行,引航及靠离码头操作,码头卸货情况及报告制度等。对本港操作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注意事项和应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从通航安全和船舶操纵的角度出发,基于船舶进出港及靠离泊仿真模拟试验,对LNG码头及配套的航道、防波堤布置提出一些优化建议和方案,供工程设计和海事监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曹妃甸LNG接收站作为我国北方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保障主体,冬季高峰期月到港LNG船舶达到8~11艘,按照规划扩建后将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LNG接收站。由于LNG船舶通航的严格监管,到港船舶数量的增加会对航道通航效率造成显著压力,因此需要论证码头建设规模与航道的适应性。在现状定线制通航条件下,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曹妃甸港区LNG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定量评估不同LNG码头建设规模对LNG船舶通航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NG泊位数达到4个时,船舶进出港受制约明显,优化航路后能有效提高LNG船舶的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28;2.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摘要:码头属于服务性基础设施,通常所说的“码头通过能力”属于非饱和能力,即设施利用率保持合理状态(集装箱码头50%~70%)下的能力。设计通过能力,即为按照设计条件计算确定额定通过能力,根据运营后设备配备、船型(单船装卸量)等情况的变化,通过能力需要定期进行重新评估。2022年,上海港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730万TEU,远远高于原来码头的设计通过能力值。在《上海港总体规划(修订)》中需要重新评估集装箱码头的通过能力,从而实现对岸线资源的合理规划,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大型综合性港区的规划理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广州港南沙港区持续6年的规划实践过程回顾,阐述南沙港区的规划理念与研究方法,为我国新时期大型综合性新港区的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