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轻量化是铁道车辆发展的必然趋势.讨论了应用铝合金材料的优点及特点,介绍了国内外铝合金车体、转向架的发展状况以及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性能和新型焊接方式.针对铝合金的应用现状提出了铝合金材料在应用中的难点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铝合金车辆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要实现铁路现代化和高速化,必须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而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是其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作为制造轻量化车体的最重要的结构材料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几乎占据了200 km/h以上速度动车组的全部份额.在工业发达国家,轨道交通的用铝量占总消费的15%左右.筒述了国内外铝合金车辆及用于制造铝合金车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前国内铝合金车体及所用铝合金材料技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建立轨道交通行业铝合金材料知识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时建立铝合金材料的知识库,不仅为高速动车组和客车铝合金车体提供帮助,也有助于推动形成铝合金车体设计制造技术的知识产权.提出了铝合金材料知识库的主要内容和建立知识库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铝合金材料在国内外铁路货车上的应用情况,总结了铝合金材料应用于铁路重载货车上的优点、不足和关键技术,论证了铁路货车采用铝合金材料是当前铁路货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连轻轨三号线续建工程普通梁型方案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大连轻轨三号线续建工程高架桥为例,研究了梁型方案的比选,以更好地满足桥梁景观设计、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等方面的要求。研究方法:针对大连地区的地质、地形条件,通过比选的方法,对普通地段桥梁梁型方案,从结构形式、结构体系、材料、施工方法、综合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结果:从受力特点、施工周期、景观效果、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合理性以及材料的耐久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适合大连地方普通地段的轻轨梁型。研究结论:通过对各种梁型方案的论证,大连轻轨三号线续建工程采用(3~5)-25 m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方法采用支架现浇法。  相似文献   

6.
以轨道交通装备轻量化为背景,介绍了铝合金和镁合金两种轻金属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并结合铁道车辆用轻合金零部件产品,分析了铝合金和镁合金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发展潜力,指出了今后轨道交通装备用铝合金以及镁合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铝合金材料在我国铁路货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铝合金材料在C80铝合金运煤敞车的实际应用,通过其与钢质车辆的比较,介绍了铝合金材料性能上的几大特点,提出了维修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轻量化制动缸的应用研究,针对制动缸结构特性和轻量化要求,进行了铝合金材料对比选型,最终选用ZL114A作为制动缸主体零件材料,同时重点研究了阳极氧化对铝合金缸体密封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客车轻量化与铝合金车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论述了轻量化对高速车的重大意义,国外车体轻量化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在铁路客车车体轻量化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对轻量化车体所用材料-不锈钢,铝合金机械性能和制造成本的对比以及我国国情和资源情况,提出我国铁路客车车体轻量化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铁路客车车体结构材料所需性能,描述了传统车体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的演变历程,介绍了纳米组织控制铝合金、阻燃镁合金、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型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出我国应加强新型轻量化材料在铁路车辆上的应用研究,全面推动新型轻量化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和公路桥梁相对而言,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本文以大量事实论述了100多年来中国铁路建桥技术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步。研究结论:中国铁路桥梁研究制造出高强度耐久的新材料,设计出先进合理的桥式结构,拥有科学先进的制造和施工工艺设备。中国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新世纪还需进一步开展多项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铁道车辆用5083铝合金、6N01铝合金和7N01铝合金进行了焊接区的冲击拉伸试验及压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本文就实例介绍遵循IRC规范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有助于了解IRC桥梁规范.研究结论: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与我国规范相差不大,预应力损失计算也基本相同.预应力结构的安全通过控制应力状态和极限承载能力两项来保证.IRC:18的应力状态要求较严格,不允许混凝土出现拉应力,即不允许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这样做的优点是设计偏于保守,结构安全裕量较大;缺点则是限制部分预应力的使用,不利于灵活适应不同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后期下挠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大跨混凝土梁式桥后期下挠属很常见的病害,对桥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迫切需要在造成后期下挠的诸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才能在今后的设计、施工中加以控制,从而达到抑制下挠的目的。 研究方法:从梁式桥的刚度入手阐述挠度的产生机理。进而分析预应力效应、收缩徐变效应、梁体开裂等因素对后期挠度的影响。 研究结论:纵向、竖向预应力有效性的不足造成了后期挠度偏大和梁体开裂。而梁体开裂大大降低了梁体的刚度,致使后期下挠加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桥涵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无砟轨道成套技术,积累桥上铺设无砟勒道的设计、建设经验。研究结果:根据我国第一条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的桥涵设计特点,对无砟轨道桥涵设计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桥涵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拱合龙措施及监控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为依托,对三主桁钢桁拱桥的主拱合龙进行监控计算分析,研究钢桁拱桥的施工合龙措施,并以监控计算指导施工架设,使钢桁拱桥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实现精确合龙,可为同类型钢桁梁的合龙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大胜关长江大桥为三主桁的六跨连续钢桁拱桥,中间2个主拱跨,两端各2个边跨。其主拱的施工合龙采用中主墩钢梁双悬臂架设、两边主墩单悬臂架设、跨中合龙的总体方案。通过对其三主桁钢桁拱桥施工合龙的监控计算分析及合龙措施研究,采用了长圆孔、圆孔、销子、顶拉装置及温差的合龙措施,双主拱顺利实现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17.
大跨梁、简支T梁铺设无碴轨道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利用新北碚嘉陵江大桥作大跨度连续梁桥及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的研究,意在突破大跨度桥及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的瓶颈,这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的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桥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轨—板—桥—墩一体化空间计算模型,线路纵向考虑钢轨、轨道板和底座板、桥梁等的相互作用。施工时安放测试原件,测试验证理论计算参数。研究结果:通过对在建的遂渝线新北碚嘉陵江大桥(94 168 84)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及其引桥24 m、32 m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连续刚构及简支T梁上的无碴轨道铺设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认为,在主跨168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及其引桥24 m、32 m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是可行的,拓宽了无碴轨道的适用范围,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的发展积累了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温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温度场对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斜拉桥的温度场的特点、类型和计算方法,结合云阳长江大桥工程实际,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空间模型,对其温度影响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结构体内温度场的规律性,表明日照等不均匀温差对斜拉桥结构的影响很大,并证明利用该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 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温度影响,有利于施工中调整主梁的线形、应力,符合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地质地形环境复杂时,特大桥应综合利用适宜的勘察方法.本文以西南某铁路特大桥为例,分析和对比各种勘察方法及其成果运用,以得出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桥勘察过程中确保勘察精度的认识.研究结论: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特大桥勘察应以现行规范为依据、地质调绘为基础,采用多种勘察方法与手段,互为补充、相互验证,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岩土层及构造发育特征、确定岩土参数、对场地及基础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