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男,22岁。主诉上腹痛2月,加重伴全身黄染20余日。在外院按“胃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效果不佳,转本院。肝功:黄疸指数120U,GPT200 U,余阴性。B超检查:肝斜切11.8 cm,右叶厚8.7 cm,左叶厚5.6 cm,门口宽1.0 cm,肝光点分布均匀。胆囊9.1cm×3.7cm,壁厚0.5cm,水肿呈双层影,液性暗区尚清晰。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宽1.6 cm,于总管末端(胰头处)见1.4 cm×1.1 cm增强光团,后伴声影。  相似文献   

2.
<正> 骨肉瘤常原发在骨骼系统,腹膜后腔极罕见,我院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以右上腹包块1年之主诉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18cm×1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平,不活动,与肝下缘分界不清。腹部平片及胃肠钡餐示:肝下方有18cm×10cm×11cm钙化块影,胃、十二指肠降段受挤左移,结肠肝曲受压下移。B超示:肝肾隐窝有19cm×10cm强回声肿块,肝内大小不等之  相似文献   

3.
<正>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较多见,慢性活动型肝炎并发胆囊管综合征未见报告,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杨某,女,28岁。以乏力纳差10月眼黄半月的主诉入院。患者于15天前发现眼黄,尿黄鼻衄及下肢浮肿。4年前发现GPT增高。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巩膜、皮肤中度黄染。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高××,女、25岁,腹部发现包块20余日入院。查体:T36.3℃、P88次/min、Bp17/12kPa头颈胸部(一),左上腹可触及10cm×8cm包块,表面不平,有压痛,质较硬,脊柱四肢神经系统(一)。诊断胰尾部包块。肝功、肾功、血糖、血常规均正常。入院后5日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胰脾正常。肿瘤约20cm×16cm  相似文献   

5.
<正> 憩室多发生于消化道,偶见于泌尿道,但发生于气管的憩室罕见,我院CT扫描发现1例,并经气管镜进一步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7岁,因颈部不适在当地医院疑为“颈椎病”而行颈部x线拍片,发现颈根部有一低密度囊性块影,而来我院进一步检查。追问病史,患者从13岁起患“支气管扩张”,常有咳嗽,间断咯少量血痰,无外伤及其它急慢性病史。查体:于颈根部右侧锁骨上凹处可触及一深在的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局部皮肤无异常,大小约2cm×3cm,无压痛。x线检查:颈部拍片,于颈6~颈7椎体前、气管后可见一囊性透光影,呈纵梭形,大小约1cm×2.8cm。支气管造影,见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扩张。CT扫描:于颈6椎体下缘至颈7椎体下缘层面,在气管的右后方,可见一类卵圆形空气密度区,大小约1cm×1.8cm;边界光滑清楚,与气管有1cm的缺口  相似文献   

6.
<正> 我科于1987年12月2日收治1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眼、胰、肝、肾、皮肤等器管损害,全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40岁.以发冷发热4天皮疹3天主诉入院,入院时体温39.2℃,巩膜微黄染,球结膜充血,咽红,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约1cm×1cm大小之多形性环形红斑,中央点状着色较重,肝大肋下1cm,脾肋下刚及,  相似文献   

7.
<正> 淋巴瘤侵及睾丸者异常罕见,原发于睾丸者更为罕见,我科于1989年7月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以“乏力6个月,两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发热1个月”主诉于1989年7月入院,2个月来睾丸呈无痛性肿大,右侧更著,1月前开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查体:T38.5℃,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肝脾不大。阴囊明显水肿,两侧睾丸肿大,右侧约7cm×7cm×7cm,左侧约5cm×5cm×5cm,  相似文献   

8.
我院外科近期收治 1例罕见的肝脏良性间叶脂肪瘤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34岁 ,上腹间断不适伴背痛半年。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正常 ;B超探查示肝右叶有1 1 cm× 7cm强回声肿块 ;CT增强扫描可见肝右后叶有1 1 cm× 9cm类圆形低密度占位性病灶 ,分界清晰 ,中有不规则条网状强化影。手术之中看到肝右叶有 1 0 cm× 8cm×6cm淡黄色包块 1个 ,质软 ,无包膜 ,周边与肝组织界限清楚。病理活检镜下见到大量分化良好的脂肪细胞 ,有少许血管相混杂 ,诊断为肝脏良性间叶脂肪瘤。讨论 良性间叶瘤中的脂肪瘤常有以下亚型 :血管脂肪瘤…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路某,男,16岁,面颅部肿块10余年。入院检查示全身情况尚可,专科检查见面颅部巨大肿物,位于面中1/3及额部,大小约9cm×8cm×12cm,肿物突入颅内和膨出面前方,面部严重畸形,眶距增宽9.5cm,呈“牛面”面容,初步考虑为“面颅部巨大脑膜瘤”可能。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10岁。以发热、头痛8天,眼黄3天,昏迷1天,入院。8天前在瓜地进食大甜瓜后,开始发热,头痛,腹痛,频繁呕吐,3天前发现眼黄,尿黄。1天前突然呕血700ml,继之神志恍惚,哭闹,烦燥不安。查体:T38.5℃,BP15/9.4Pa,神志不清,刺激有反应,皮肤微量,巩膜轻度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颈软,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剑下6cm,脾未及。膝反射活跃,踝阵挛(+),腹水征(-)。  相似文献   

11.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病 ,1 958年首先由Caroli描述 ,在我国也有报告 ,绝大多数属 I型 ,我科收住Caroli病 型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儿 ,女 ,8岁 ,以“腹痛、颜面苍白 1月”之主诉入院。 1月前出现腹痛、腹胀、颜面苍白 ,逐渐加重 ,经输血 ,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3岁时曾有贫血表现。查体 :体温 37.2℃ ,P1 30次 /min,R4 0次 /min,体重 2 2 kg,血压1 1 .5/6k Pa,发育正常 ,营养较差 ,精神差 ,重度贫血貌 ,呼吸急促 ,全身皮肤粘膜苍白 ,无黄染 ,可见散在出血点 ,右足背有一 5cm× 5cm瘀斑 ,颌下、颈前、颈后、腋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病例:患者25岁,女性,以右下颌区包块伴疼痛1月就诊。局检:面部右侧膨隆,色暗红,局部可触及—5cm×6cm包块,界不清,不活动,触痛(+),局部口内见一菜花状包块约3cm×3cm,质软易出血。X线报告:右侧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张某,男,63岁,26年前医右下腹包块3周,诊断为升结肠癌,在我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升结肠结节型腺癌Ⅱ级侵及肌层,系膜淋巴结2/29有转移。术后恢复顺利,化疗1疗程,术后25年无不适。1年前因上腹隐痛,贫血4个月,诊断胃癌二次入院,手术探查见胃窦部8cm×6cm×2cm肿块,侵及浆膜,第3、4、5、6、7组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幽门区浸润型低分化腺  相似文献   

14.
<正> 巨幼细胞性贫血可伴茶色尿、巩膜黄染;这类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巨幼细胞性贫血伴溶血10例,其中女3例,男7例,年龄15岁~21岁9例,72岁1例,发病到确诊,平均2个月~3个月。10例中1例患慢性肠炎,1例萎缩性胃炎;1例在5年前行胆囊空肠吻合术;其余7例均有偏食或少食菜、肉史。10例均以头昏、乏力、食纳下降之主诉入院。7例伴茶色尿;9例巩膜  相似文献   

15.
<正> 晚期胃癌误诊者罕见,本例表现奇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以腹痛5个月伴右下腹包块、腹胀、消瘦3个月之主诉入院。此前曾在外院做上消化道钡透疑为“胃窦癌”。纤维胃镜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右下腹小包块几十年,病前无增大及压痛。查体: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可扪及一6cm×4cm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患者文,34岁。B超发现阻羹结石5年,限责染1年。1年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不向右肩背部放散,发作时食纳、睡眠差,伴频繁呃逆,但无呕吐,经休息后疼痛缓解,劳累后疼痛加剧,疼痛发作时无发冷发热,傅后反复出现巩膜黄染,门诊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巩膜重应黄染,周身淋巴结不肿大,右上胶有经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化验检查:谷草转氨酶159U/L,谷丙转氨酶133U/L,碱性磷酸醇423U/L,转肽酶190U/L,总脂红质105.3fll'101/L,直接胆红质31.6Pmol/L,肝功多…  相似文献   

17.
<正> 内翻性Meckel憩室引起的成人慢性肠套叠文献报道少见,作者在外检中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3岁.以“右下腹痛、稀便两月、发现右下腹包块一周”之主诉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收住入院. 查体:体温37.5℃,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痛发作时可见肠型,右下腹可触及8cm×6cm大的包块,质中、压痛阳性,活动度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RBC3.7×10~(12)/L,WBC 14×10~9/L,中性86%.B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方法 对1000例连续入院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施行LC,年龄30 ̄78岁。其中胆囊息肉10例,单纯胆囊结石53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12例,胆囊充满型结石23例,萎缩性胆囊炎2例,超标准体重19例。  相似文献   

19.
<正> 病毒性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虽已被血液病学工作者所重视,但尚未受到普遍注意。故将我院遇到的3例摘要报导如下。例1,祁××,男性,11岁,学生。因胃纳减退、巩膜黄染20天,鼻衄,皮肤淤斑10天于1977年9月4日住院,20余天前先有乏力、食欲减退和上腹部不适,数天后其姐发现患者  相似文献   

20.
土工格室在铁路软弱基床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有效加固铁路软弱基床,保证列车安全运营,运用Marc软件对土工格室加固基床的工程性状开展了有限元分析,分别选择34cm×10cm、40cm×10cm、34cm×15cm和40cm×15cm(焊距×高度)4种规格的土工格室,应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进行了土工格室加固的软弱基床承载力足尺模型试验,同时采用土工格室加固方法,对阳安铁路K241+450~550段的软弱基床进行了处治。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可有效约束软弱基床的侧向位移和扩散应力,最大侧向位移可减少17%,最大竖向应力减少9.3%,且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加固后的基床承载力达180kPa以上,降低加固费用6%~12%;加固地段6a累计最大沉降为28mm,最小沉降为13mm,达到了加固铁路软弱基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