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旅游轨道交通兼具旅游交通与轨道交通双重属性,本文给出其定义并总结其相对于道路交通的优势。作 为一种特殊的轨道交通应用领域,旅游轨道交通相比一般的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特征,因此不宜直接 沿用城市轨道交通经验。本文从规划、设计、运营、经济等多方面总结旅游轨道交通的主要特征,包括规模大多 较小、对速度敏感度低、经济效益好、对景观要求高等,根据其特征提出适宜采用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制式, 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 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开发模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及土地管理等是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特点,总结出对我国轨道交通TOD的启示。借鉴已有的经验,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发展策略,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策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香港轨道交通枢纽以其集约、高效、便捷、人性化等特点支撑了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破解了城市交通困境,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分析香港轨道交通枢纽的特点,总结了其设计的先进理念,针对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发展现状,探求其有益启示.内地特大城市应积极更新轨道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理念,强调枢纽立体功能布局,倡导节约土地,以构建...  相似文献   

4.
江永  刘迁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1):49-53+63
从服务对象、功能定位、技术要求等角度,明确区域轨道交通的概念,将其分为市域轨道交通和区域铁路,并结合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两种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类型。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出发,进一步阐述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要求,从城乡路网构建、车辆系统开发、多层次网络衔接、审批管理体制、建设时机选择方面,探讨发展市域轨道交通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既有的轨道交通走廊规划出现了功能搭配不合理、换乘不便等问题。如何科学地规划这些轨道交通走廊上的线路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以日本京都至大阪轨道交通走廊为案例,收集了其设计及运营资料,对该走廊上的各条线路的设计特征、运营特征及线路之间的换乘关系等进行分析,得到了轨道交通走廊上线路车站分布、列车行车组织、线路间换乘方案等方面的经验,供我国轨道交通走廊的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京是世界上轨道交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轨道交通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轨道交通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与其拥有完备的轨道交通网络之外,与其全面实现互联互通也是密不可分的。介绍了东京圈的轨道交通概况,直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及其效果及影响,还阐述了实现直通运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市域轨道交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探讨了影响市域轨道交通重要功能的线路形态、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运输组织及运营管理等关键问题。各城市在建设市域轨道交通时应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以使市域轨道交通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深圳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组建深圳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并明确其运作模式为"只监不控",以适应网络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轨道交通应急处置需要.  相似文献   

9.
香港轨道交通发展对东莞轨道交通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香港地铁和铁路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功经验。将东莞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与香港进行对比,找出发展轨道交通的差异,提出了发展东莞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些设想。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方式的接驳,做好站点周边交通设施规划,实现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并重发展;结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实施土地开发建设集约化;构建合理的管理、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跨座式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简要分析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殊性及其关键技术。跨座式轨道交通是一种车辆直接骑跨在单根轨道梁上运行的特殊轨道交通形式 ,其特殊性除供电方式、通信、信号系统与一般轨道交通有所区别外 ,主要反映在车辆、轨道和道岔等方面 ,因此车辆、PC轨道梁和道岔被称为跨座式轨道交通的三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为我国第一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的无砟轨道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该线渑池至灵宝段无砟轨道桥梁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分析,解决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桥梁的设计问题。研究结果:通过郑西线渑池至灵宝段无砟轨道桥梁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湿陷性黄土湿陷性厚度和负摩阻力取值原则、沉降计算方法和控制原则、桥墩横向刚度控制办法及相邻桥墩纵向线刚度控制原则,并提出了郑西线桥梁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规划中的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穿越沈阳棋盘山旅游景区,线路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通过对线路走向、轨道与车辆制式的选择,以及车站设置、高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旅游景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该线路充分考虑了与既有或规划道路的结合,采用了对景区环境影响小的轨道及车辆制式,在车站设置和高架结构设计上做到了与景...  相似文献   

13.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km的城际铁路,全线基本以桥梁为主,桥上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因梁端转角及位移的存在,梁端轨道结构受力及变形均发生变化。通过梁端轨道结构受力变形分析,研究广珠城际梁端转角与梁端轨道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建立梁端位移与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相互影响的计算模型,对广珠城际梁端无砟轨道结构进行受力检算,对扣件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找出梁端转角对轨道结构形式的影响,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长(沙)昆(明)客运专线轨道结构设计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总结长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技术,主要包括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过渡段轨道设计、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等,结合长昆客运专线项目的特点,对其轨道系统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介绍。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类型合理确定,集中成段铺设。山区铁路宜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减少温度调节器的设置,大跨度连续梁地段可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特殊大跨度桥梁地段宜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砟轨道路基与桥梁过渡地段应设置过渡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梁端扣件间距超限问题比较普遍,通过梁端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分析,确定梁端扣件间距的最大限值,提出桥梁预延长、道床悬出梁端及减少轨道板端部扣件间距的设计措施,并通过哈大客运专线的典型工点,介绍梁端无砟轨道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措施简单实用,可解决大跨度桥梁梁端大扣件间距达1 000 mm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海西经济圈的快速发展,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设计速度350 km/h,无砟轨道;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复杂,跨越海湾河道、公路、铁路众多,特殊大跨度桥梁多,桥梁占线路长度65%;主要介绍福厦铁路的建设条件,桥梁设计原则,主要技术特点以及6座大跨度斜拉桥桥梁设计情况;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创新和丰富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结构技术,将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以及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长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长大跨度桥上无缝线路受力、变形复杂且受线路条件影响很大,在设计中轨道、线路和桥梁专业相互制约,若协调不好会影响整体项目设计。为此,基于桥上无缝线路检算的要求,结合工程案例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长大跨度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设计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特殊地段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秦沈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结构设计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较全面介绍秦沈客运专线桥上板式无碴轨道结构设计 ,论述板式轨道的技术标准、轨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和轨道施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武广客运专线某特大桥铺设纵连式无砟道岔为例,将1组客运专线18号单渡线道岔、纵连式无砟轨道、桥梁、墩台视为1个系统,建立岔—板—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断轨或断板等偶然荷载作用位置对道岔、道床板、桥墩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断轨对墩台纵向力影响较小,但对道床板受力影响较大;一线道床板折断会使另一线的道床板纵向力、墩台纵向力及固结机构纵向力大幅增加,不利于道床板、墩台及固结机构的受力;连续梁桥梁缝处道床板折断对桥墩受力极为不利,故在设计中应避免使道床板在桥上无缝道岔梁缝附近形成最大纵向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连续梁桥变形引起的轨道几何形位演变直接影响线路运营速度和行车安全。轨道几何形位演变的有效防控是保证轨道平顺性的核心关键。以考虑两侧简支梁引桥及路基影响的3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作者已建立的连续梁桥典型变形引起轨道几何形位改变的映射解析计算模型,定量化研究桥墩沉降,梁端横、竖向转角及梁体横、竖向错台等典型变形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轨道几何形位改变的影响,并提出钢轨变形防控措施。研究结论:(1)钢轨变形量与连续梁桥变形幅值呈正比,具有明显"跟随性";(2)连续梁桥变形导致较大扣件力集中在梁缝处;(3)无论是桥墩沉降、梁端转角还是梁体错台,都会使在桥梁变形区域边界处的钢轨产生"上翘"的现象,且"上翘"值与桥梁变形幅值呈正相关,合理控制变形区域边界处的钢轨上翘,可保证线路高效安全运营;(4)本研究结论可为防治轨道几何形位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