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西安市1986~1988年3年死因状况,结果表明:总死亡率为5.18‰,婴儿死亡率为23.63‰。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新生儿病和损伤与中毒。男性第1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女性第1位死因为脑血管病。前4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  相似文献   

2.
<正> 结肠癌是胃肠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食道癌及胃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机会较食道癌和胃癌多,本病术前诊断,目前仍以X线检查为主要手段,且简便易行,适于该病高发病年龄的普查,应不断总结X线诊断方面经验教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早期诊断水平。本文总结我院1959—1981年来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101例结肠癌,对中晚期(进行性)结肠癌X线分型提出补充分型—梗阻型,并探讨其误诊,漏诊和早期诊断困难原因,以及改进检查方法的点滴体会。一、资料介绍: (一) 资料选择:选用我院1959年—1981年4月,经X线检查拍片(包括钡剂灌肠,钡餐检杳,腹部立卧位平片)手术和病理证实资料完正的直肠盆部以上部位的结肠癌共101例。(二) 临床资料:101例中男性58例(57.4%),女性43例(42.5%)。最小年龄17岁,  相似文献   

3.
本病西北区较多见,一年来我院对7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就切除率与死亡来看已超过了英美已报导之治疗水平。尤其对上段食道癌六切除是一复杂而困难的手术,参阅了英美文献对此少有报导,Prkar 氏)  相似文献   

4.
苏北黄海之滨的大丰市洋心洼乡原交管所长唐卫国,1990年患食道癌,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一边与死神作斗争,一边坚持战斗在交通运管一线上.  相似文献   

5.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及生长时促进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的因子,在恶性肿瘤形成时释放入血,对恶性肿瘤具有特异性。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测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3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TSGF进行了测定。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 正常对照组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0~66岁,为健康体检者。肺癌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2~72岁,均经病理证实确诊。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相似文献   

6.
DF方案是多种恶性肿瘤化疗的常用标准化疗方案之一 ,疗效确切 ,但因其较常见和严重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 ,常使患者不易耐受。我科从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参麦注射液配合DF方案化疗以减轻化疗毒性、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6 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除 1 5例肝癌经MRI、CT、B超、AFP等作出诊断外 ,余 1 5 1例均经病理证实。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83例 ,男 49例 ,女3 4例 ,年龄 3 9- 72岁 ,中位年龄 5 5岁…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663例住院病人之血清CEA及36例胸水CE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476例肺、胃、肠道、肝、食道癌肿之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64.29%、47.27%、40.63%、33.33%、31.48%;187例良性病人(食道除外),假阳性率分别为4.76%、11.96%、7.7%、26.47%;36例胸水中有17例肺癌患者,阳性率为94.12%;17例良性病变中无1例假阳性。结果认为测定胸水CEA水平对鉴别肺良、恶性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血清CEA水平不能独立地作为某些肿瘤的诊断依据。但鉴别原发与继发肝癌、肿瘤的术后随访以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原发性大肠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疾患,其发生率仅次于胃癌。而本病预后之优劣,在于早期诊断及彻底的外科手术治疗,但因本病早期证状往往隐不显,且部分医师对本病尚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因而临床所见的病例,多已属晚期,难以手术根治。鉴于目前国内文献对本病极少报导,故将我院近七年内所见的原发性大肠恶性肿瘤119例加以分析,并描述其临床类型,且对诊断问题也略加讨论,以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57~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1例,其中根治术17例,局部切除4例,内引流术10例,术后存活最长达11年之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与壶腹周围癌,胰头癌不易区别。本文就其发病率,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早期诊断是提高术后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并指出,局部切除对年老、体弱、局限性病变的病人亦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四肢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高位截肢等,虽然尽可能地彻底切除了原发病灶,但不能同时消灭亚临床微小病灶,因而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随着化疗药物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我组1982~1988年综合治疗四肢原发性恶性肿瘤6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将5年生存率提高达67.92%。综合疗法包括术前后周身化疗、动脉区域灌注灭活再植、体内切刮灭活法及截肢等。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56年到1990年共收治乳腺恶性肿瘤病人2644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肉瘤21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病人的0.8%。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占28.6%。病检均非肿瘤转移。本组资料表明乳腺肉瘤的发病年龄较乳癌为轻,45岁以上及病史1年以上者预后较好。因乳腺肉瘤多经血道转移或局部浸润,很少转移到腋下,治疗以肿瘤切除和乳腺单切为主,放疗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软组织恶性肿瘤本少见,软组织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更少见。现报道相继发生在直肠及硬脊膜的多原发恶性肿瘤1例,复习文献,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我省三年死亡回顾调查来看,食管癌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第一位,但其治疗效果,至今尚不满意,尽管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林县报导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0.3%,但在目前,普查普治还未能普遍推广实行的情况下,我们每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87年~1995年对61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02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放射免疫法测定,以探讨SF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转归的临床价值。对象与方法1对象712例为我院1987~1995年住院急着,年龄5~72岁。经病理证实的妇科恶性肿仅61(例,其中子宫颈癌224例,卵巢癌183例,子宫体瘤11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80例,外阴癌12例。妇科良性疾病102例,其中卵巢良性肿店45例,子宫肌瘤32例,妇科其它疾患25例。2方法采用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生产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检测。结果判定女性16~…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且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日本1971年统计~1,在5~9岁儿童中,白血病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64%,在0~19岁的年令中,白血病亦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50%,由此可见该病严重地损害儿童和青壮年的健康,影响生产劳动力。该病的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国内外近年来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探索本病的发病规律,本文收集整理了我院1957年~1977年住院病例中料资完正的689例白血病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99m)Tc-Sb_2S_3胶体,对13例正常人及31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颈部淋巴显像。探讨了颈部淋巴显像的技术和方法,并将显像结果与淋巴结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本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病人无痛苦,且可重复等优点。应用其判定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灵敏度为90.9%,特异性为80.0%,准确率为83.9%,是有一定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腮腺恶性肿瘤术后面瘫,外伤性面瘫及Bell's面瘫的12例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面神经移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所选用的神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管治疗是口腔科对于患有牙髓炎及牙周膜炎的病牙,藉助于抽除已感染之牙髓,对其根管进行灭菌处置,以促其牙周膜炎症消退之后,再将其根管用一种可塑性材料充填封闭及恢复牙冠外形而达到保存牙齿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由于牙齿的根管及与其相交通之牙本质小管内均有大量细菌滋生,于此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环,目前根管之处理都是用杀菌能力强之化学药物如已甲酸(Tricpesol),5%福尔马林等,均有对牙周膜刺激烧灼等有害作用,但也有用抗生素处理的,至于采用中药来处理者,截止目前未见报导。我科于1958年8—9日15日一月半的过程中,应用黄连浸液来处理根管,共治疗6例,用一般方法外  相似文献   

19.
我室近20年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共437例,其中死亡40例(占9.19%),本文分析了40例中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过分强调腹部手术史,忽视了粘连性肠梗阻近半数合并肠扭转而致肠坏死,术前观察时间太长,多数超过72小时,丧失了手术机会。死亡原因除了13例合并腹腔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外,余均为肠穿孔致化脓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及肠瘘等,结合40例死亡的教训,建议一旦有绞窄征象,应立即手术,文中提出了四种诊断绞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我院自1957年至1979年期间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间隙的肿瘤121例)其中良性47例(38.8%),恶性74例(61.2%),恶性肿瘤的切除率为33.8%,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2.4%,39.1%、及38.1%。讨论了原发性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的诊断方法及外科手术治疗原则和我们的初步体会。分析了原发性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次手术的效果和经验,并提出我们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