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打桩工程中,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即用一般打桩机具和一般打桩方法,都不能将桩打至设计深度。推其原因,可能系由下列各种因素所造成: 1.使用的打桩机具能力过小,不能满足沉桩的技术耍求。 2.土壤很密实,或土壤中具有个别不厚的但非常坚硬的土层及石质土层。 3.在沉桩过程中,桩尖处遇有大漂石或其他障碍物。 4.在高桩承台工程中,当河床冲刷淤积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2.
问题1关于打入予制混凝土桩叙述如下,请您指出哪项是错误的?1)要使柴油打桩机进行有效的打桩作业,桩与锤的重量比选在0.7~2.5范围内为宜.2)为限制总打击次数,予应力混凝土桩约打击2000次为宜,钢筋混凝土桩约打击1000次为宜.3)使用适当重量的锤,如果每次打击桩的贯入量为1厘米时,可充分发挥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海运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设计 ,高达 88m ,其高度为目前国内之最的新型打桩机已成功安装于为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而建的“港工洋山号”船上 ,并投入洋山深水港工程使用。该打桩机设计新颖 ,功能齐全。首次设计安装了液压抱桩机械手 ,一次能打直径近 2m、高 70m的各类方桩、  相似文献   

4.
张绪平 《路基工程》2003,(Z1):45-47
1引言 CFG桩(C:Cement,F:Fly-ash,G:Gravel)原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合,用振动沉管打桩机或其它成桩机具制成的具有可变粘结强度的桩型.  相似文献   

5.
小型振动冲击式打桩机(下称64式打桩机如图一)是沉桩用的新设备,已由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试制成功。经有关单位鉴定,认为本机械性能良好。这种机械工作原理基础是建立在机械振动原理上面,利用振动与冲击来克服土壤对桩之阻力的。桩柱在振动的作用下使土壤的原组织结构破坏,桩柱与土壤的接触表面产生液化层,降低了土壤对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针对桥梁下部结构的增补桩基加固法,对地基承载力不够采用在桩基础的周围补加钻孔桩或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并扩大原承台,并将承台与桩顶连接在一起,以此提高基础承载力,增加基础稳定性,从适用条件、力学特点、设计计算、构造措施及工序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12m长钢筋混凝土(25cm×25cm断面)打入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和难打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验算,提出采用先打洞、再插桩的办法,解决桩基施打中由于桩基自身强度不足产生断桩的问题,同时对短桩设计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黛  牟天 《中外公路》2003,23(6):32-34
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由高压旋喷直桩、斜桩埋入轻型钢筋混凝土承台形成的组合式桥台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公路、桥梁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二个主墩基础为高桩承台,位于黄河主流之中,为保证在最大洪水到来之前把主墩基础修好,确定采用钢鈑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工序为:1.插打钢筋混凝土方桩,搭设施工工作平台。2.插打钢鈑桩以形成围堰。3.埋设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护筒,进行钻孔灌注。4.射水吸泥,并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油缸提升、自由落锤式打桩机工作装置的结构,分析和桩锤下落过程中,油缸下腔泄油阻力、上腔负压阻力及有关部位机械磨擦阻力的产生原因和对桩锤能量的影响作用,指出了这种打桩机减小落锤能量损失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的桥梁基础工程中,在浙江省过去一般都是采用实心的钢筋混凝土方桩和矩形桩。虽然制造比较简单容易,但在使用上,不是普遍可以采用的。如1954年建造某大桥时,设计桩基是用钢筋混凝土管桩,当时我们不会制造,只得向外省桥梁厂订制。长途运输,不但费时久、成本高、损耗大,而且桩的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给施工带来很多的不便。如果空心桩能够在现场予制,就可以免除上述的缺点。今年我省正在施工的某大桥,下部构造按高桩承台设计,由于桥址处河床地质坚硬紧密,需要空心钢筋混凝土基桩,以适应射水沉桩的施工方法,来保证基桩的质量。我们为了节省造价和加速施工进度,同时又在没有离心式拌合机的情况下,提出了在现场预制空心钢筋混凝土方桩的课题。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实行了导领、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方法,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和反复试验改进,终于在现场把空心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制成功。实践证明质量良好。现将预制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轴向力对桥梁桩基应变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在钢筋混凝土桩横截面中心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新型桩)以提高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为了解新型桩的抗弯性能,制作17根新型桩并对它们进行弯曲试验.分析新型桩的力学特性发现:即使在弯矩作用下纵向钢筋屈服,桩的中性轴也在不断地靠近其形心轴,由于预应力钢筋对桩产生较大的轴向压力,使得受压区混凝土对提高桩的抗弯强度的贡献增加;高强螺旋箍筋、碳纤维布和填充混凝土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供了足够大的侧向约束力,使得桩的抗弯强度大大提高.室内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用碳纤维布约束及混凝土填充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比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桩抗弯承载力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确定新型桩弯矩~曲率关系的解析方法.研究证明,如果采用这种新型桩基础,即使建在易发生液化的软土地基上,桥梁结构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仍有可能保持完好.  相似文献   

13.
黄小洛 《公路》1989,(3):32-36
九、用水泥灌浆、喷锚技术或现浇混凝土加固桥梁水泥灌浆常用于修补裂缝,或填充结构物内部的空隙(例70、71),也有用于加固墩台基础或桩周受冲刷的河床(例72、73),当内部空隙较大时,为节约水泥,常先以混凝土填充后再灌浆,如用细麻袋包装混凝土填塞墩基空隙,再沿基础四周浇筑水下混凝土后灌浆加固河床(例72),或抛填片石加固河床(例74);以混凝土包围木桩基础(例75),以混凝土包围钢筋混凝土桩墩(例76)等。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1,66(9):23-30
目前,大直径钢管桩基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大型深水区桥梁、码头等工程。钢管桩打设时,桩底深入海床或河床,即使地质勘察工作足够细致,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的桩底标高计算值足够准确,但桩基承载力仍然需要在钢桩打设过程中进行动态测试判定,以此最终确定钢桩打设施工质量。如何快速准确地检验桩基的施工质量,确定基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目前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依托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重点介绍超百米钢桩整体打设过程中使用高应变动态测试技术测定桩基承载力的应用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小洛 《公路》1989,(2):26-31,17
五、用钢筋混凝土箍套加固墩台及基础对因受冲刷磨损或变形侧移、或施工质量不好等产生病害的桥梁墩台(例51—53)或桩基(例54、55),沿墩、台身或桩周加浇钢筋混凝土箍套或圈梁的方法加固(见图13),有一定效果,箍套或圈梁藉助钢筋与墩台身或桩基连结,为加强整体性,也有在圈梁间加设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作法(例52)。例51 湖南省祁阳县群力桥 3×8m、矢度1/5片石轻台拱桥,奠基岩层,1976年建成、通车后不久,两台自起拱线以下0.8m台身向后水平位移2cm,台身满布纵横裂纹;两中墩在起拱线以下1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周瀛  叶见曙  钱培舒  刘华  魏霞  王毅 《公路》2003,(9):52-55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桥梁施工阶段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在对一座跨线桥钢筋混凝土连续板裂缝现场检查的基础上,根据桥梁结构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且认为对于现浇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设计上应对施工阶段进行详细计算并不宜采用束筋;建议在施工上应注意空心板底的泄水孔布置与通畅,预留孔道不宜采用充气胶囊。  相似文献   

17.
从钢筋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探索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为了限制裂缝宽度,保护层不宜过大;考虑海上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探索钢筋锈蚀2个重要原因,并且确立氯离子的渗透作用是决定保护层最小厚度的主要因素,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最后得出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合理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8.
开永旺 《公路工程》2008,33(5):176-180
从钢筋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探索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为了限制裂缝宽度,保护层不宜过大;考虑海上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探索钢筋锈蚀2个重要原因,并且确立氯离子的渗透作用是决定保护层最小厚度的主要因素,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最后得出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合理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9.
问题1关于柴油打桩机的各部润滑油叙述如下,请您指出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1)夯锤—柴油发动机润滑油.(2)铁砧—极限压力用黄油.(3)燃油泵—轻油.(4)检验塞螺纹—石墨粉.解答:柴油打桩机是由在直筒形上汽缸和下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打击铁砧的夯锤和镶有导轨的铁砧等部件组成,其摩擦部件润滑不及时,会产生烧蚀和磨损,必须充分注意.夯锤的润滑是采用依靠夯锤的上下运动摇晃出来的润滑油进行的,使用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桩基是公路桥梁基础的一种重要型式。近十余年来,由于制桩技术和沉桩机具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它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最长的一节已长达30米,其直径也在逐渐增大,单桩的承载力因之大大提高,给新型的和重型的上部结构的采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62年完工的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桥插入钻孔中的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