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艇信息     
●新型救生艇打进日本市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根据国际SOLAS公约修正案对救生设备提出的新要求,组织研制了乘员25人的BH-F5.8抛落艇和BH-65全封闭舷挂式救生艇以及乘员32人的BH-F6.8救生艇,以较快的速度推向市场。为了将新产品打进造船大国的日本市场,该公司于去年年底去日  相似文献   

2.
1.救生艇艇机 艇机不能起动; 起动需要的时间过长; 不能连续起动; 救生艇排烟管漏烟(指封闭式救生艇)。  相似文献   

3.
德罗赫泰森市Ernst Hatecke游艇和救生艇制造厂生产了一种全封闭、自动扶正、自动排水的救生艇,可从10米高处自由下滑,功能良好,1983年10月18日为众多的专业人员作了表演. 在1个半小时内下水6次的表演中,该艇受到普遍赞赏.这种用独特方法生产的玻纤增强塑料救生艇已于9月6日获得海事公会认可,并用于J.J.Sietas造船厂建造的两艘新建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约要求的救生艇降放装置的各项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吊艇架以及起艇绞车和救生艇之间参数的相互关系,对救生艇降放装置的设计、生产、验收及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1,(6):J0006-J0008
2011年5月20日闭幕的国际海事组织第89届海上安全委员会会议正式通过了酝酿已久的对救生艇钩技术要求的SOLAS公约和救生设备规则修正案。该两修正案关于新艇钩的要求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并要求从2014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船舶的救生艇必须配备符合新要求的艇钩。  相似文献   

6.
专家答疑     
问:我公司某轮在某港PSC检查时,检查官员指出该轮左右舷的救生艇在横倾20°时,救生艇放至艇甲板时距艇甲板船舷约1.5m,人员不能安全顺利登艇,不满足SOLAS公约第Ⅲ章第11条救生艇筏的集合与登乘布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救生艇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浩 《航海技术》2000,(2):20-21
救生艇事故除了个别人为或偶发性因素外,应该说是可以预防的。救生艇常见的事故有:收放艇时艇钩伤人、单侧自动脱钩、艇钢丝破断、人落水、艇桨叶缠绞艇缆、救生艇水容器冻裂等等。对照这些事故,现列举工作中注意事项,以利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救生艇的喷水试验,油火灾试验以及救生艇内热流物的计算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测试了水的光谱吸收系数和喷水的吸收率,以了解起火时喷水对救生艇外表面的效果。这些参数也适用于登船甲板上水冷却装置的设计和确定艇体外表面上的水流速度,以防大火包围的油舱发生爆炸。2)在水池中对现行救生艇进行了四种火灾试验。所测得的艇内表面温度与艇内空气温度同根据救生艇热流模拟模型计算的温度值极为吻合。3)提出了无需对现行救生艇进行耐火试验即可估算救生艇耐火能力的另一种代替方法。  相似文献   

9.
挪威一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救生艇从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吊放的专用吊艇柱,这种吊艇装置在放落高度很大遇到强烈的横风时不致使救生艇与平台的立柱发生碰撞。吊艇装置系一台带绞链式吊臂的吊车(见图),被吊放的救生艇用两根吊索悬挂在吊臂上。当要放落救生艇时,第一节吊臂就下放到水平位置,随后第二节吊臂便可伸展至最大的跨度,并与钻井平台保持垂直。最后,救生艇被下放到海面,并借助艇上的动力驶离平台。  相似文献   

10.
英国罗亚尔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救生艇。它的艇体、甲板和上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救生艇能有效地防止渗水、漏水,能抵抗5级风浪,当艇体倾覆后能很快地自行扶直。艇壳结构采用“三明治”式:两层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增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夹”住一层低密度聚氯乙烯。该艇的艇体分隔成5个水密舱,可分别作为锚链舱、前储存能、救生舱、操舵室、燃料船和备件能。它的甲板弦弧线呈下垂形,以降低干舷,这有助于将遇险人员拖上救生艇。用复合材料制造救生艇@李惠萍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SOLAS公约规定:船舶救生艇必须配备紧急释放装置,使人员全部登艇后,能在艇内操作释放救生艇。在船舶日常工作中,由于人员的后期保养不当厂家安装或设计缺陷,导致部分船舶的救生艇紧急释放装置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船舶应仔细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应急设备随时可用。1重力倒臂式救生艇介绍  相似文献   

12.
探讨船舶救生艇设备的日常维修与管理工作。重点介绍了全封闭式救生艇玻璃纤维艇的维修、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救生艇在自由抛落过程中将与水面发生砰击现象,伴随自由面的破碎、飞溅等强非线性特征,采用拉格朗日系统光滑粒子法(SPH)对该剧烈流动现象进行数值研究.首先对二维楔形体的自由落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文中SPH计算程序在艇体入水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随后,考察了楔形艇体截面的舭部夹角对入水过程中自由面的演化过程及结构运动产生的影响.最后,将SPH方法拓展至三维救生艇的入水过程模拟研究中,分析了艇体入水后的自由面变化及艇体运动的三维特征.数值结果表明,SPH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具有复杂自由面变化的救生艇入水砰击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抛落式救生艇是目前最有效的海事救助设备之一,在遇到事故后由高度较高的母船甲板上自然下滑至水中,在进水瞬间受到强大的水上撞击,为了保证艇体结构、艇内设备和内部人员不受损害,抛落式救生艇的强度在工程设计需要重点进行考虑。本文主要介绍逆思考的工程设计基本原理,通过逆向思考研究抛落式救生艇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些问题,通过梳理抛落式救生艇的一般思路和求异规律,探讨抛落式救生艇外形构造和内部工程设计的改进方案,为抛落式救生艇的设计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船检》2011,(6):16-17
2011年5月20日闭幕的国际海事组织第89届海上安全委员会会议正式通过了酝酿已久的对救生艇钩技术要求的SOLAS公约和救生设备规则修正案。该两修正案关于新艇钩的要求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并要求从2014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船舶的救生艇必须配备符合新要求的艇钩。  相似文献   

16.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1,(10):I0010-I0010
近年来,因救生艇演习导致船员受伤甚至是丧命的事件屡有发生。为防止海上人员在进行救生艇训练中遇险,在救生演习时,达飞轮船公司决定禁止船员登艇。但包括船东、救生艇制造商以及监管者的航运业应考虑形势的严峻性.难道因存在潜在风险就对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置之不理?假如员工被害或受伤.难道雇主可以袖手旁观?救生艇下水固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此风险还受外界环境及船舶高度和尺寸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有观 《航海》2009,(2):42-42
英国罗亚尔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救生艇。它的艇体、甲板和上层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救生艇能够有效地防止渗水和漏水,能够抵抗5级风浪,当艇体倾覆后能很快地自行扶直。  相似文献   

18.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入水过程开始时,艇体与水面接触瞬间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脉冲,这一脉冲力有可能造成救生艇内部结构失效.在救生艇入水过程中,存在固、液、气三相的耦合,其过程较为复杂.文中以某救生艇为研究对象,主机配置为380 J,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入水冲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自由抛落后冲击载荷对艇体的冲击响应.最终得出:最大变形发生在入水时间t=0.35 s,即救生艇开始向水面浮升的时,最大变形量为34.3 mm;最大应力发生在t=0.035s,为95 MPa,应力变化在材料承受范围内,艇身不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19.
案例分析     
专家点评此缺陷是PSC检查中非常典型的滞留缺陷,几乎所有船舶都可能因为维护保养不善而遭遇这类问题,而该缺陷的避免正是在于日常工作的关注和到位。救生艇艇机的要求是SOLAS1974公约的强制要求,1983年修正案以前船舶至少应配备一艘开敞式救生艇,开敞式救生艇的艇机一直是PSC检查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0.
SOLAS公约规定2006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散货船均应配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其他型船也早于此配备了此型艇。文章以目前船舶配备较多的FH-70型艇架为例介绍此类艇架的操作要点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