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已有成果与试验研究基础上,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变形协调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结构的截面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考察了碳纤维面积与初始应变对结构承载力、延性等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碳纤维加固量的新定义并分析绘制了其与受弯结构性能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加固结构承载力与延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与碳纤维面积及初始应变两个参数均呈正相关;构件延性、截面极限曲率与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受构件破坏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来逢波  张克伟 《公路》2023,(9):243-252
交通建设和人口流动相互促进和制约,两者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交通强国战略的切实保证。引用交通优势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交通和人口流动两个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公路和铁路的交通优势度分别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核心—边缘”结构和单核心的“放射状”结构;山东省的人流网络密度整体较低,高密度区呈现核心阴影效应,联系强度的空间邻近性显著,城市个体的人口流动势能差异较大;交通系统对人口流动系统的带动和约束作用相对更强,根据发展水平组合关系可分为16类,以超前型和同步型为主,根据耦合系协调关系分可为3类,公路、铁路均以良性协调的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冻土区工程日趋活跃,冻土灾害问题愈显突出。为了减少灾害,提高工程耐久性,必须进行冻土区地基承载力的力学特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文章采用青海省果洛州海拔4 200m处冻土,在室内模拟不同环境负温与升温梯度的冻土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冻土在不同环境负温、不同升温梯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强度-温度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冻土到高温冻土的破坏特征是由脆性破坏过渡到塑性破坏,其应力应变关系由广义双曲线模型变为邓肯-张模型;环境负温与升温梯度的不同,使得冻土强度折减不同;设计冻土区地基承载力时,需根据当地温度和升温梯度等变化特点修正冻土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网规模是区域综合交通规划中重要的指标。在分析山东省社会经济及高速公路网现状基础上,运用了改进的国土系数法、连通度法、类比法、时间序列法4种模型,系统分析了高速公路网与人口、人均GDP、高速公路系数等因素的关系,合理预测了未来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模。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项目的建设对交通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考虑了项目的开发对交通系统承载力上限的影响,还考虑了交通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以及经济性问题,即项目开发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度。为了便于操作,同时又多方考虑系统内的各种影响因素,本文采取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5日,在山东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上,梁山县名列全省跨越发展县(市、区)第9位,是济宁市唯一受到表彰奖励的县(市、区)。"3个突破"促进梁山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1,66(9):285-292
协调是新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内涵之一,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性进行测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从中观尺度单元对两者协调性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各地市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了由两者交替上升至2014年后公路交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态势转变过程,两者空间分布逐渐分别呈现"一核两翼"和"核心-边缘"分布格局;(2)耦合协调度方面,各地市2006年~2018年的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协调性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呈现出以郑州市为中心的空间集聚态势;(3)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河南省多数地级市会进入公路交通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两者系统将逐步进入更加高级的协调发展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8.
新宏观政策及经济环境下,房地产经济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其行业环境,并在房地产经济特征、需求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框架进行分析与思考。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只有具有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资本融通能力及投资管理能力,房地产企业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才能推动房地产行业长期稳定地发展,才能为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对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况、房地产经济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在某些地区使得生态地质环境更加脆弱,生态功能和承载力也急剧下降.通过重大交通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切割、隔离、阻碍和扰动作用的研究,建立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在适合研究区的层次分析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线形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处理好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高原环境、促进基础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借鉴前人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沈阳市1995—2009年经济和环境数据,建立了沈阳市人均GDP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具体分析了沈阳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不明显,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虽呈现倒“U”型关系,但拐点并未出现。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省中部的G22、G205、S236、S329等8条国省道的路堑展开了调查,总结了路堑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从路堑与地形的协调、路堑植被与环境的协调、排水设施的协调、人工痕迹的明显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调查显示:路堑与周围地形欠协调、边坡的自然恢复力没得到有效利用、排水设施缺乏隐蔽、路界内外植被缺乏联系、施工痕迹明显、路堑"戴帽子"的设计方法与协调性设计不适应等路堑环境协调性问题普遍存在。需要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在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钢管混凝土轴压强度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指标取值问题。在大范围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荷载—变形全过程关系各阶段的力学性能和特点,提出了钢管混凝土轴压σsc ε关系和纯弯M φ关系全过程曲线的实用计算公式,实用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提出了钢管混凝土轴压强度、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简化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大量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区域经济实力和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基于ArcGIS对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实力和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17个地市区域经济实力和主体功能区划的综合排名,最后对其进行叠加分析,重建地理实体。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交通运输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匹配度不高、适应性不强及对城镇化发展支撑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交通运输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分析交通运输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关系,梳理了"推动型"、"同步型"、"拉动型"三种发展策略之间的关系,构建协调发展策略匹配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算法进行发展策略优选,并在四川省进行实例验证,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交通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制定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的依据和基础。基于模糊物元理论和熵权法构建交通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对2007—2014年北京市交通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对北京市交通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07—2014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交通环境污染承载力是限制北京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且交通环境资源承载力障碍度有逐年攀升的趋势;北京市交通环境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机动车保有量密度、建成区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线路密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密度的障碍度逐年攀升,已超过交通环境污染因子成为制约北京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6.
结合山东省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受经济、人口、水资源供需等因子的影响;并且根据2000年到2008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对2015年山东省水资源需水量进行了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不容乐观,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采取节水措施,使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物生长观点将Gompertz函数模型用于单桩极限荷载的预测中,给出模型参数估计的粒子群(PSO)方法,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将PSO—Gompcrtz模型与常用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踢:在桩顶静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的发展经历了发生、发展、成熟并趋于饱和的生长过程;桩的荷载Q-沉降5曲线可用logistic函数描述;提出的PSO—Gompertz模型比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桥梁设计中型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应按照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综合考虑认真分析;桥梁不是孤零零的一座建筑物,它应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呈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的一件艺术品;因此在充分认识每种桥型的基础上,结合桥梁所处的地理、文化,设计出一座景观桥梁,造福人类,是桥梁工程师应尽的职责。该文介绍了桥型选择的原则及与环境协调的问题,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杜勇立 《公路》2012,(9):87-91
在对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物生长观点将Gompertz函数模型用于单桩极限荷载的预测中,给出模型参数估计的粒子群(PSO)方法,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将PSO-Gompertz模型与常用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桩顶静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的发展经历了发生、发展、成熟并趋于饱和的生长过程;桩的荷载Q~沉降s曲线可用logistic函数描述;PSO-Gompertz模型比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道路设计新理念在杭州沿江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杭州沿江大道可行性研究,介绍如何运用"宽容性道路设计"与"灵活性道路设计"新理念,探索新时期环境协调型和可持续发展型道路设计方法。沿江大道紧临杭州市钱塘江北岸,道路沿线自然风景秀丽迷人,且是观潮的绝佳地点。该区域河流、湿地、生物等资源丰富。沿江大道的设计借鉴了国内外类似工程的经验,提出适合杭州地区道路设计新理念。主要介绍在沿江大道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如何从路线线形、道路安全、周边景观环境等方面进行环保景观设计,从而将项目建设成为道路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与钱塘江和大运河旅游风景区相匹配的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