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具有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对北京地铁十号线花园东路站暗挖段的结构设计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以期对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铁大跨区间隧道“PBA”法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至黄庄站区间单孔三线大跨隧道为例,介绍"PBA"法原理和施工关键技术,分析总结了"PBA"法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PBA"法在当前地铁区间大跨隧道施工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惠生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110-111,118
PBA法是修建地铁车站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多导洞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引起地表沉降。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位于城市繁华区域,车流量大,周围建筑多,管线密布,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控制极为重要。通过对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PBA工法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施工各阶段地表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比例,并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沉降控制分解比例对比,分析出现沉降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对今后类似地铁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贾少春 《科技交流》2008,(2):109-113
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草场坡-小寨区间隧道施工图设计,对地铁区间渡线及联络线地段浅埋、大跨、变断面隧道暗挖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在从小断面向大断面施工、大断面向小断面施工以及连拱地段等的设计施工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某区间复杂周边环境下矿山法大断面隧道的设计及施工,介绍隧道设计参数、施工方法、构造物保护措施、盾构掘进临近隧道的保护,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铁昌平线08标段区间右线大断面隧道全长215.254 m,单拱大跨双线断面隧道,开挖净跨12.1 m,通过方案比较分析,二衬断面形式由马蹄形改为曲拱直墙,首次采用了拱墙分离式简易台车模筑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浅埋单拱大跨断面隧道二衬施工的施工技术。介绍大断面隧道二衬拱墙分离式简易台车模筑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地铁黄庄站三连拱拱部防渗漏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文梅 《铁道建筑》2007,(10):38-40
北京地铁黄庄站主体结构采取洞桩逆筑法(PBA法)施工,结构断面形式为三拱两跨,施工缝接头和三连拱"雁尾"处是隧道防水施工的重点。文章详细说明了防水层铺设工艺、施工缝接头处防水和拱部防渗漏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地层的土质特性及其与管片的相互作用特点,研究北京地层条件下的管片合理设计理论与模式,详细介绍修正惯用法和梁弹簧模型法计算管片衬砌内力的理论。针对北京地铁盾构管片设计采用的修正惯用法,使用与实际情况较接近的梁弹簧模型分别计算了北京盾构施工的2个工程实例。通过理论分析,使用梁-弹簧模型法更符合北京地铁隧道工程实际,可对北京地铁隧道管片进行设计优化,为北京地铁工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受制于环境条件,有很多地铁车站局部采用单层暗挖段,与两端明挖部分连接形成端厅车站,单层大断面暗挖断面设计是工程中的难点。文章以北京地铁14号线朝阳公园站工程实例为背景,针对单层多跨暗挖断面形式,结合三联拱断面和平顶直墙矩形断面的优点,提出单层多跨拱顶直墙的暗挖方案,对该方案的施工方法、主要工程措施进行了重点阐述。车站现场施工实践表明,该方案对减小暗挖风险,控制地面沉降是有效的,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地表沉降及既有线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穿越既有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及既有线的变形的控制对施工及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站下穿长安街,上跨地铁既有1号线开挖过程为例,在详细研究该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铁设计参数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工程分析软件对地铁开挖过程及其引发的地表、拱顶及既有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开挖施工方案,模拟动态施工过程,合理设计隧道开挖步序,并对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提出建议.指导地铁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大跨暗挖车站)下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在国内属首次。通过多次论证、试验探索及工程实践,车站终于在满足既有线结构和运营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复杂环境下大跨地铁风道结构建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BA工法建造的大跨地铁风道结构施工顺序主要有逆作法和顺作法两种方法。为克服传统PBA工法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大跨风道为背景,提出一种风道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施工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风道结构不同施工方案进行研究。针对风道拱部的中导洞开挖跨度大、地层沉降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一种联合支护结构。工程实践表明: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结构施工方案更有利于地层沉降控制及结构安全,联合支护结构有效控制了大跨中导洞开挖引发的地层沉降,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和结构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国斌 《铁道建筑》2000,(10):5-8
北京地铁天安门西站采用暗控法施工,其防水作业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该工程阐述防水设计、防水选材和防水施工。  相似文献   

14.
徐俊峰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21--125
主要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车站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技术,指出浅埋暗挖地铁施工要遵循新奥法原理,以量测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5.
地铁洞桩法施工阶段地下洞室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的施工设计,介绍利用洞桩法施工过程中,地下洞室在施工各主要阶段的受力和变形的计算分析方法及主要结果,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出入段线采用CRD法施工大断面隧道。为确保节点工期目标实现,采取导洞之间穿越技术,增加施工作业面,并达到预期目标,为CRD法施工大断面隧道增加作业面,提高施工效率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出入段线大断面隧道采用CRD法施工时,为解决工期滞后问题,采取横通道方式从先行一侧导洞进入另一侧导洞的施工方法,增加了施工作业面,确保了预期目标,为CRD法施工大断面隧道增加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为单跨暗挖结构,具有跨度大、矢跨比小的特点。介绍了该站在粉土、粉细砂地层中平行下穿DN1050污水管的施工方法,采用Pipere-100内胀圈工艺对污水管管节进行防渗保护,洞内采取深孔注浆方案加固地层,确保了大跨度暗挖车站安全顺利地下穿污水管道。  相似文献   

19.
介绍北京地铁14号线某段采用内径9 m大盾构隧道的情况,阐述隧道直径确定、线路选取、管片设计、盾构机选型的依据,结合已完成段的大盾构沉降规律、车站区间结合方法等实际施工经验,总结北京地铁采用大直径盾构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之处,对地铁大盾构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站-天坛东门站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结构在穿越南护城河段与南护城河跨河桥桩基发生空间交叉,采用了洞内桩基托换的施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