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表面包覆改性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的方法和材料,并对未来表面包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锂基金属氧化物是高性能锂离子电池(LIB)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其具有的高理论容量和平均工作电压有助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通过提高截止电压的上限,可以进一步提高正极的实际容量和平均电压。然而,这些高电压正极会面临重大挑战,即表面结构稳定性和电解液界面稳定性降低,从而降低电化学性能。本综述归纳了各种高电压锂基金属氧化物正极表面改性的研究方法,以实现具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长寿命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结合最近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了面向未来实际应用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周宗子  朱刚 《船电技术》2007,27(4):257-260
描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FePO4的特点,从原材料、技术工艺、设备及市场等方面概括了前国内外LiFePO4材料及动力电池的研究、生产、应用的现状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导电聚苯胺作为海水电池正极性能,通过与镁合金负极组成电池进行电性能实验,并与Mg/氯化银电池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导电聚苯胺作为海水电池正极具有较好的放电性能,其工作电压可达到1.2~1.35 V;导电聚苯胺自身的导电性使其在激活初始时期能在短时间内耐受较大电流;增加导电添加剂和减薄电极厚度后可增加Mg/导电聚苯胺电池的电压稳定时间;导电聚苯胺与聚四氟乙烯溶液(5%wt)比例在3.7:1~4:1时有利于正极成型。  相似文献   

5.
喻济兵  裴波  侯旭 《船电技术》2015,(11):40-42
本文着重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FePO4,LiNi0.5Mn1.5O4,LiNi1/3Co1/3Mn1/3O2(NCM),LiNi0.80Co0.15Al0.05O2(NCA)and x Li2MnO3?(1-x)LiMO2的性能、优缺点及改进方法,并对用这些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在车船用领域的应用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以低熔点、高活性的镁合金为负极、导电聚苯胺为正极的新型海水激活电池,采用动电位扫描方法对镁合金负极、导电聚苯胺正极的电极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恒电阻放电的方法研究了电池放电性能以及电解液浓度、电解液温度和抑氢剂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镁合金负极在海水中极化较小,自腐蚀速度低,稳定电位较负,与导电聚苯胺组成电池的工作电压高,放电电流大.在3.5%NaC1溶液中,40~45℃,有适宜的抑氢剂存在时,Mg/导电PANI海水激活电池以2.2Ω恒电阻放电,其工作电流密度可达到85mA.cm-2以上.Mg/PANI海水激活电池有较高的电流和工作电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在海防、工业和科研等方面的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LiFePO_4的结构非常稳定,循环性能好,温度范围广泛(能够在超过60℃温度工作),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极材料。本文基于全海深电池的正极材料选型调研,简单介绍LiFePO_4的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任志国  冉龙国 《船电技术》2009,29(11):31-35
本文对LiFePO4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缺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循环、倍率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存在引入了更加丰富的孔道结构,有效地改善硬碳材料的导电性,提升电子传导效率。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石墨烯/硬碳复合材料(HC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以及循环稳定性: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分别循环2000次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3.8%和24.2%。  相似文献   

10.
高比能兼具功率密度的电池在特殊国防军用领域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锂氟化碳电池作为目前比能量最高的一种锂/固体正极电池,具有在水中兵器电源中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本文采用不同电极参数组装的锂/氟化碳软包电池,对其倍率放电性能进行试验并分析,最后得出不同电极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隋鑫  张斌  赵书利  王磊 《船电技术》2021,41(1):1-5,10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复合固体电解质,其中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机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物理接触,界面电阻较高.差的界面浸润性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不利影响在高倍率情况下尤为突...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种类及含量的片状银粉、片状镍粉、氯醋树脂等混合,其与助剂、有机溶剂等以一定配比轧制出不同组合的低温聚合物导电银浆.将银浆固化在PET膜片上,用扫描电镜表征银浆固化后的表面及断面形貌,并主要对导电膜层导电性能、附着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导电相含量范围内,含量≤4%片状镍粉的加入不影响银浆的导电性能,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13.
方石  王小康 《船电技术》2021,41(2):35-37
本文以UUV用锂动力电池组为对象,研究电池模块串、并联关系对成组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成组规模越大,绝缘性能越差.考察了锂电池组不同部位的物理隔离对成组绝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电池模块与模块、电池组与UUV舱体间采取绝缘防护,可有效提升电池成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聂巍  丁玉峰  余峰 《船电技术》2015,(10):70-73
安全问题日益成为锂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难题,对锂电池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RM为控制核心的锂电池监控系统。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实现了96路单体电池的电压、16路电池温度以及电池放电电流的测量,并通过CAN总线将检测数据传送给上位机。实践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检测精准,满足锂电池监控系统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方明 《船电技术》2011,(11):16-18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是其固有特性,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其添加剂、电池的结构以及制备工艺条件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电极、电池结构、电池使用、成组技术安全性设计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effective and clean alternative choice for marine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dynamic modeling of SOFC power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based upon marine operating circumstance. A SOFC power system model has been provided considering thermodynamic an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Subcomponent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power conditioning unit, stack structure and controller are integrated in the model.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 i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ertia of its subcomponent and controller. Valid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simulation at steady state and transit period are presented,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thermo inertia, control strategy and seagoing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reasonable accuracy compare with lab test. The model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performance of a SOFC power system and identify the system response when part of the component parameter is adju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