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线区段通过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数学方法分析和推导双线区段内各种因素对旅客列车和除系数的影响关系,给出旅客列车在多种不同场合下求扣除系数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设计了求双线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和区段通过能力的多项式算法,通过大量实例计算,分析了客货列车速度、追踪列车间隔、旅客列车对数等各种因素对通过能力影响的变化关系,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提速200km/h的客货混跑线路,客货列车的速差增大,影响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和货物列车的通过能力。为弥补旅客列车提速对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以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为立足点,分析单列旅客列车、多列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变化,提出了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提高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旅客列车采用小间隔多列追踪运行等措施,以提高货物列车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扣除系数的计算方法主要为分析法与模拟法,扣除系数的常见影响因素有客货列车速度比、区段均衡度、追踪间隔时分等。通过模拟法进行不同客货列车速度比下的运行图铺画,得出客货列车速度比对扣除系数的影响规律分析。实验表明:随着客货速度比的增加,扣除系数将逐渐变大,据此建议在相关双线客货混跑区段,选取合适的客货速度比,以减小对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计算方法,在介绍表格计算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扩展,分析了待避站股道足够和不足条件下,货物列车各待避站起停车附加时分不等条件下表格计算法的运用,定量分析了旅客列车提速后按闭塞分区追踪运行和按站间闭塞运行扣除系数的变化幅度,分析了货物列车提速对改善区段通过能力的作用,得出了旅客列车提速后,为了不增加提速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要求货物列车相应提速的幅度。  相似文献   

5.
对重我列车运行区段内旅客列车影响区和非影响区进行分析,计算旅客列车单发和连发的概率并结合既有繁忙干线重载运输实际,将区段内运行的列车分类,按运行列车组分别计算各种运行方案下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得出重载列车运行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表达式.以扣除系数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了双线自动闭塞区段重载列车停靠站间距的分析计算方法,并针对兰新线兰武段(兰州西-武威南)重栽列车停靠站的站间距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兰新线重载列车停靠站间距应为30~50 km.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列车运行图结构分析,在确定旅客列车会车区和越行停留时间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等级反向列车产生的会车次数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列车组和价结构理论,对不同等级反向列车与不同正向列车组组合的情况下,对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反向列车对正向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影响规律,认为铁路双线区段组织反向行车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随列车开行数量和区间运行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层次轨道交通间的直通运营具有减少乘客出行时间、节约土地资源等优势。该模式下,在直通区段上运行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技术标准(如速度目标值、车辆制式等)的列车互称为异质列车。在分析车站追踪间隔计算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将组合周期时间作为计算直通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依据,建立了直通区段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站间距下列车速度目标值与旅行速度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直通区段通过能力与异质列车的速度目标值组合具有相关性。在部分参数取值给定的条件下,随着两种异质列车速度目标值差值的增大,直通区段通过能力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
双线铁路旅客快车扣除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取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家荷  时颢 《铁道学报》1990,12(2):38-47
在实际调查和大量图解的基础上,应用运行图理论,全面分析了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及客车数量等影响旅客快车扣除系数的各种因素,建立了计算区段旅客快车扣除系数的数学模型,导出了计算公式,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一般双线区段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是铁路勘察设计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普速客车上客运专线运行,将对列车之间的最小追踪间隔影响较大;本文重点分析旅客列车的类型、编组辆数、列控系统,提出动车组与普速客车间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为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基于客运专线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和机车安装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LKJ系统)+地面信号机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并以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的运城北站为例进行分析检算,经检算普速客车与动车组列车之间的车站到通间隔、到到间隔和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客车之间的车站通发间隔均可实现3 min,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客车之间的车站发发间隔可实现5 min.  相似文献   

10.
确定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各种扣除系数的微机交互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场肇夏 《铁道学报》1989,11(1):39-49
本文提出了将计算机模拟人工与CAD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铺画区段最大列车运行图来确定双线自动闭塞匠段各种列车扣除系数的新算法,解决了,国内现有电算方法只能孤立地确定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问题。文中有关铺画旅客列车、货物列车运行线,特别是计算市郊、摘挂列车轮廓方案的理论以及将区段一昼夜的全图作为一个计算整体的观点充实了现有计算机编图理论的内容。采用高级语言与微机AUTOCAD绘图软件包接口的计算软件能根据要求提供各种列车扣除系散及区段最大列车运行圈,后者在人工或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时作为检查区段通过能力的标准尺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面向地方铁路的运输管理调度系统,涵盖铁路运输调度与生产管理等业务,实现生产计划、运输监督、调度指挥、维修管理等各个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该系统采用了嵌入式技术、基于数传电台的无线列调,异构系统集成等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并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列车运行调整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分局调度辅助决策系统是一个基干网络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行车调度台子系统.该子系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数据管理、列车调整指挥和调度信息处理.而列车运行调整是行车调度台子系统最重要的功能,论文着重分析了已有调整算法的特点和现场实际需求,阐述了新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涉及到救援列车驻地工艺设计的参考资料较少,通过对已建成或设计中的救援列车基地进行调查,结合《铁路救援列车管理办法》等规范,对救援列车进行简要介绍,并进行救援列车驻地工艺设计,供系统同行参考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救援列车及驻地工艺设计,提升铁路救援能力,在事故发生时减少国家经济损失,并能给铁路运输带来安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利用GSM—R系统电路交换数据模式来传输无线列车调度数据的方式,具有可靠性高、传输时延小和安全性好的优点。因此建立一个基于GSM—R网络CSD模式的列车调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调度中心和列车之间传送无线列调数据信息.并就CSD模式的数据传输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建遂渝铁路的区间中继台方式无线列调系统能否满足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运营需求是一全新的课题。为保证遂渝铁路无线列调系统的成功实施,从系统选型、设计、施工等几方面,以及高速试验测试的最终数据,阐明区间中继台方式的无线列调系统是如何成功实现200km/h客货共线铁路的无线通信的。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ITCS系统中虚拟闭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藏铁路的ITCS信号系统中,虚拟闭塞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虚拟闭塞工作原理和设置原则,并通过实例说明虚拟闭塞与其他ITCS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突出了虚拟闭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开发一套适用于调度、信号一体化的专用信息传输平台,将通信服务功能与系统业务功能分离。研究信息转发的框架、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双通道传输的的负载均衡等问题,意在加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的性能优化,达到一个平台满足系统内各种通信业务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浦东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客流需求预测问题,为浦东铁路是否开行市郊列车、如何开行市郊列车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对浦东铁路沿线的居民出行调查得到浦东铁路的站间客流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沿线土地和人口发展规划.建立方式划分模型对未来5年及10年的市郊铁路客流进行预测;分析了市郊列车起终点站、发车频率、行车组织、交通衔接等因素对客流预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国家高速铁路网包海通道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的运输需求,可为本线主要技术标准、运输组织和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首先通过旅客运输径路比较分析,确定本线主要承担我国蒙西、陕北、山西、北京、东北地区、关中地区与陕南、西南、广西、海南等地的旅客交流,兼顾陕南重镇安康等与关中城市群、陕北地区的城际客流,其次基于"四阶段法"基本原理,对区域铁路客运量进行分配预测,并按照趋势运量、转移运量、诱增运量进一步分析本线客流密度,最后研究本线客流构成、所在通道的综合交通方式结构,并综合确定本线客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