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香港地铁对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塘朗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构想,阐述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必要性,总结了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方法及内容.  相似文献   

2.
付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165-168,173
总结并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地铁5号线世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阶段提出建议,以期为昆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辆基地的上盖物业开发在地铁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设计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急需总结并逐渐形成成熟的规定。通过某城市已建成运营的带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的设计实例,总结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设计特点及其在通风、排水、开发平台高程及实施接口预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带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设计中在投资决策、设计界面、消防及实施接口等方面的要求,为后续带上盖物业开发车辆基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代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167-171,176
结合东钱湖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设计实例,通过分析车辆基地用地边界条件、上位规划、物业开发需求、消防及结构设计要素,提出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盖板高度、消防设计、结构设计等设计思路.在车辆基地中创新性地应用了装配式检修立柱,介绍了智慧车辆段的创新技术,讨论了针对细节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地铁车辆段的综合物业开发已成蓬勃发展趋势。通过宁波地铁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实践,对上盖地铁车辆段的设计难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类似车辆段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是国内第一个采用线路双层布置,并进行上盖物业综合开发的车辆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通过对横岗双层车辆段的建造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技术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其它地铁车辆段建设及综合物业开发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结论:(1)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采用双层设计后,车辆段用地面积减少了35%,节约用地效益明显。(2)双层方案由于增加了白地开发的面积,提高了物业开发项目的整体容积率,本次分析其商业开发经济效益为平面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方案的2倍,经济效益明显。(3)横岗双层地铁车辆段的建设和物业开发理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上盖物业开发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设计的趋势,对城市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杭州地铁7号线盈中车辆段为设计案例,介绍了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的总图方案,并对上盖开发车辆段的室外综合管线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日后其他上盖开发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物业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物业开发案例,结合作者在设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车辆段开发进行归纳总结,提出3种模式:地毯模式、地下掩土模式及高架模式.从投资决策与收益、土地性质与使用权属以及消防3个方面,对车辆基地物业开发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以翔实的数据和图片,介绍国内外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设计大多基于同一轨面高程。大高差地形的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若采用常规的设计方案,会存在土石方工程量较大,以及难以和周边的城市规划有效衔接等问题。以哈尔滨地铁安通街车辆基地为例,在阐述该车辆基地用地条件及周边规划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及物业开发方案,分析了大高差地形车辆基地设计中影响物业开发的因素。提出分级场坪、设地下试车线、股道两侧路基支挡、桥建合一等技术措施,形成了1个地下试车线、2个分级场坪、3个降坡线路车辆基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主要设计方案,并以此为例,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要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项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段进行物业开发是今后车辆段建设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物业开发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设计不尽相同,盖板高度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需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并分析物业开发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对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镇龙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的设计及其对工程投资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研究得出,镇龙车辆段首层盖板高度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合理取值,进而得出其首层盖板合理的设计高度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工程实践中,由于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与车辆段设计无法同步,导致车辆段物业开发规模强度普遍偏低,物业开发功能与车辆段本体功能存在干扰.在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昂鹅车辆段设计中,同步考虑上盖物业开发需求,实现车辆段本体与上盖物业开发协同设计.通过优化车辆段工艺布局,压缩联合检修库及工程车库柱网跨度,进一步提高车辆段...  相似文献   

13.
地下场段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越来越普遍,现行相关规范没有具体的规定。通过参考既有建设工程规范,对地下场段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国内已建成地下场段实例进行研究,总结地下场段的设计方案,探讨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总结地下场段在消防设计、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场段在设计中,合理地进行建筑定性、防火分区划分、设置消防车作业条件等的方法,以满足使用中的功能及消防需求,为后续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地下场段设计中,通过设置消防车进入地下作业条件、设置自然通风采光井等方式,防火分区、人员疏散距离等适当加大,是能够满足火灾安全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阐述了郑州地铁车辆段(场)的总体设计以及地铁车辆拟用的检修模式,并分析了该检修模式在配属车辆数以及车辆段设计规模方面对地铁建设的影响.在分析研究拟用检修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铁车辆段设计、建设经验及现代有轨电车特点,对影响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总平面设计的资源共享、出入段线、洗车线、试车线、段型、物业开发等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结合车辆掉头功能综合设计出入段线、段型的思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优先采用贯通式运用库和洗车作业方式,针对物业开发提出咽喉区不上盖和增设天井的建议.结合设计实例,对...  相似文献   

16.
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受诸多因素影响难以与车辆基地同步建设,研究预留上盖开发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分析国内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预留上盖开发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的主要模式为预留上盖物业开发条件;车辆基地盖板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应采用100年,结构安全等级采用一级,抗震设防类不低于盖上建筑;上盖开发规模增加有利于摊销盖板成本,应优先考虑高层上盖开发方案;采用大空间结构体系、新增竖向构件、开发区域预留洞口、层间隔震等技术措施可预留上盖物业开发的空间可调性;车辆基地建设阶段应完成临时屋面、结构连接条件和施工条件等上盖物业实施条件预留。  相似文献   

17.
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具有上盖物业开发的价值。充分利用车辆基地的屋面平台及周 边空间,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使之成为地铁与城市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将车辆基地的“上盖物业”与“下盖厂 房”对各自使用功能、空间配置、交通流线等方面的需求作为输入条件,提炼耦合要素,进行基于土地资源集约 利用的车辆基地上盖建筑设计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基地的现状,对传统建筑与工艺设计体系进行 梳理、创新,同时对上盖建筑特性做科学细致的分析,得到最优的建筑维度数据,以提升车辆基地上盖土地资源 利用,进而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从架空接触网的各种悬挂分析入手,根据轨行区的净空高度设计值(H),提出适合车辆段带上盖条件下的接触网设计方案,这种方案融合常规接触网的各种单一设计标准,不仅在系统上满足安全可靠性、技术合理性的要求,而且功能适用性强、美观性好,并且因优化资源配置而使经济投资更加合理,这种新的模式可以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