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雷彤 《港口装卸》2007,(5):43-44
秦皇岛港煤三期翻车机始建于1989年,C80型车辆及其组成的2万t重载单元列车是近年随着大秦线扩能改造出现的新型车辆和列车.原秦三期翻车机系统已不能完全适应接卸C80型运输车辆并且出现了疲劳和老化现象.两台翻车机已接卸近3.4亿t的煤炭,超过原设计通过能力1.6倍.由于翻车机长期超负荷运转,其钢结构出现了开裂,如何对其进行补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港煤五期目前有3台O型翻车机,每台翻车机房出口和入口分别配有2台和4台夹轮器。这6台夹轮器设计能力为20万kN,即在翻车机翻转过程中能够固定住总重量在2万t的火车,防止火车前后移动造成机损事故。但是目前进入煤五期的列车都是1万t列车,在卸车作业中如果6台夹轮器同时工作,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卸车作业中,如果某一台夹轮器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卸车流程中断,极大地影响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日照港一公司煤炭装卸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煤炭专用装卸生产线.其中2台翻车机原设计卸车能力为1 500万t/a,2001年以来翻车机卸车量达2 000万t/a.长期超负荷作业使翻车机部分部件严重磨损,并导致失效.  相似文献   

4.
日照港煤一期工程是我国"六五"重点工程之一,其工艺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利用世行第2批日元贷款成套引进的煤炭装卸输送设备.整套装卸工艺设备包括串联双翻式翻车机(C/D)2套、螺旋卸车机2台、旋转悬臂式堆料机(ST)3台、斗轮取料机4台、旋转行走式装船机2台、皮带机11 km,设计通过能力为1 500万t/a.该系统于1985年年底开始试运行,至今已累计装卸煤炭约3.2亿t.在2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对系统尤其是关键设备翻车机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形成了1整套适应该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该系统在我国煤炭运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GANTREX轨道固定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日照港煤码头是国家"六五"计划的重点项目,煤炭年设计吞吐量为1 500万t,2 000 年已突破2000万t.翻车机(共2台)是日照港煤炭装卸生产的咽喉设备,担负着煤炭入港卸车的重要任务.此翻车机为串联新月型转子翻车机,是英国Strachan & Henshaw公司专利产品,可一次翻卸两节车.  相似文献   

6.
我港有2台KFJ-3A翻车机,采用折返式布置方式,每台翻车机对应1条重车线,2条空车线。每套翻车机卸车系统均由1台地沟式重车铁牛、摘钩平台、翻车机、迁车平台及空车铁牛构成。按设计标准可卸C60、C62型通用敞车,随着铁路重载提速,部分车皮已经改为C70型通用敞车,导致翻车机系统不能满足铁路货运的使用要求,需要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7.
早在1985年以前,我国各港口使用的翻车机全部是适应列车解体作业的。1986年秦皇岛港建设煤三期时,首次引进不解体单元列车作业的方式,即每一单体车厢的一端设计成可旋转车钩,通过合理设计翻车机的旋转中心,使跟随翻转的列车车钩运动轨迹落在限界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1 翻车机转子托辊轮和轨道损坏状况 秦皇岛港第二港务分公司的煤二期卸车系统的2台翻车机,由英国汉肖公司1982年设计,为双车翻车机,其转子采用C形四端环结构.经过长期高负荷运转,以及受车箱不断增高、加宽及载重量不断增大的影响,转子钢结构变形损坏严重,1998年达到了报废的程度.大连重型机器厂承担了新翻车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在不改变原设备基础的条件下,将4个转子端环由原来的单腹板结构改为箱形结构,增大了钢结构的刚性,同时翻车机的整体重量也有所增加,翻车机的设计寿命为2×106 工作循环,其中1台翻车机于1999年初投入了使用.  相似文献   

9.
1#、2#翻车机系统是我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大型煤炭卸车系统,其中翻车机是该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翻车机为串联C型转子翻车机,主要由压车梁、靠车板、平台、转子和驱动装置及相应的电气、控制设备组成,作业过程为:当车辆在翻车机内定位,推车机也离开了翻车机后,翻车机开始翻转,随着翻车机翻转,靠重力作用的压车器动作,并由液压系统锁定。卸车后,翻车机反转复位,压车器松开。  相似文献   

10.
结合煤炭港口翻车机卸车系统的特点,对某港克虏伯C型转子翻车机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翻卸C80A/B车型的功能,提高了整体卸车性能,实现了一机多用,使生产组织更加顺畅、稳定,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拨车机改造     
神华黄骅港一期工程翻车机卸车线中的拨车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1)该卸车线原来是由德国克虏伯公司设计的,主要用于C64摘钩翻卸作业,现铁路线已逐步更新为C70车型,其连接钩头为旋转钩头,可实现不摘钩作业,使用现有翻车机还需人工摘钩作业,严重影响翻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师伟 《水运工程》2015,(5):107-111
介绍国内外煤炭港口翻车机系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四车翻车机工程实际,阐述大型多功能翻车机卸车工艺系统的设计研究过程,及研制出的一种能够在一个翻卸循环中接卸4节敞车车皮、并满足4种车型(C64型摘钩车、C70A和C80型旋转钩车、KM80型底开门车)的大型多功能翻车机系统。该系统满足日益增加的煤炭产量以及翻车机系统向大型化、高效化、环保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自主化悬挂式单轨列车的总体性能要求,包括列车牵引/电制动性能、故障及救援性能,及电气牵引系统的高压系统、牵引系统、辅助电源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参数,并阐述了适用于悬挂式单轨列车应用场景的系统与关键部件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要点,研制的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的电气牵引系统完全满足列车总体性能指标,系统运行状态良好,为悬挂式单轨交通后续市场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雷 《港口装卸》2010,(2):28-30
秦皇岛港煤二期共有两套双车翻车机系统,均为大连重工20世纪90年代的产品。翻车机为“C”型结构,可接卸C60系列车体,年设计能力为2000万吨,翻转角度为0~175°,转速为1.44r/min,转子直径为9000mm,拨车机的最大牵车能力为50节重车,牵引速度为0.7m/s,返回速度为2.0m/s,挂钩接车速度为0.3m/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黄骅港四车翻车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混编车组接卸、铁路信号联锁不畅、定位车推送机车车头效率低以及作业过程中溜车、压车器信号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改造方案和方法,以便提高翻车机的卸车能力和翻卸效率,增强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有必要根据翻车机系统的动作特点,对系统的能耗和节能优化策略进行研究[1]. 1 翻车机系统的动作特点 整个翻车系统由拨车机、翻车机及推车机3部分组成.翻车机房建于港口环形铁路线上,运煤列车到达翻车机前规定的位置后停车.援车机移动到列车的第3、4辆车厢之间,放下推车臂卡在车钩处带动列车向翻车机运行,拨车机启动的同时夹轮器打开,当3辆满载车皮处于翻车机翻车平台上时,定位系统自动定位,夹轮器将列车固定,车皮夹紧装置固定待翻车皮,列车进入卸车状态,然后开始翻卸作业,翻车机翻转165°的角度,将物料翻卸到翻车机房下的漏斗中,漏斗下设有给料机,把已卸下的物料均匀地输送到翻车机下的BF皮带机上,通过皮带机系统将物料送入堆场.此时,定位车自动抬臂和反向运行,进入下一次翻车循环.  相似文献   

17.
我港有3个煤炭码头,3座翻车机房,8台翻车机,煤炭年设计卸车能力为8000万吨,2003年5月投入试生产运营,至今未发生过火灾事故。我们防止煤尘爆炸工作的经验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采取制度与技术并进的思路,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仲松 《港工技术》2010,47(2):13-15
简要介绍翻车机卸车工艺和底开门卸车工艺的基本情况。参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底开门卸车工艺应用工程实例,结合天津港南疆港区神华煤炭码头二期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底开门卸车工艺的设计内容。最后,对比底开门卸车工艺和翻车机卸车工艺的特点,分析两种卸车工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港煤二期系统是我国"六五"重点建设项目,共建有2台双车翻车机、14条皮带机、3台堆料机、4台取料机和2台装船机,年设计能力为2 000万t.经过近30年的运行,其皮带机控制系统暴露出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邵洪刚 《水运管理》1999,(11):34-35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在1989年我国就已宣布,停止生产蒸汽机车。目前,我国铁路干线的牵引动力已全部由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承担,并不断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因此,港口铁路的提速和扩能问题也就成为需要优先解决的课题。结合连云港港口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笔者谈一下铁路牵引动力更新换代的必要性和机车选型方面的一些问题。一、连云港铁路运输生产概况连云港港务局铁路运输公司,共有蒸汽机车6台(其中前进型4台,建设型2台)。目前,运行机车4台(有火预备一台),另两台轮流入厂进行厂、架修,承担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