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室内沥青发泡最佳组合条件下,提出了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Sup25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为例,首先变化成型温度确定了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佳成型温度相对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降低20~30℃;其次,通过改变旋转次数,确定了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旋转次数为100次;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分析,提出了可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指标及成型方法,为今后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修建与维养中的应用,对温拌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最佳发泡条件下沥青发泡前后的性能进行对比,验证了沥青发泡后性能的可靠性。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泡沫沥青温拌技术不能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是国内大多施工单位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没有与之配套的温拌沥青发泡设备,不能使沥青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集中、间歇地发泡并喷入拌缸。MEEKER温拌沥青发泡设备填补了这项国内空白,它由美国MEEKER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经过沧州市市政工程公司近几年来道路工程实践证明,使用MEEKER沥青发泡设备生产的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和SUP-13混合料为基础,4%空隙率为设计体积指标,确定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击实温度,并对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动稳定度和低温弯曲性能进行检验,利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曲线分析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21℃的情况下,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差异较小,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温拌施工。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通过力学-经验路面设计指南(MEPDG)软件对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WMA Foam)路面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路面在相同设计条件下的车辙、疲劳开裂以及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等进行预测比较,并根据MEPDG路面设计方法分别得出了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在相同情况下的路面设计厚度。结果表明:采用石灰岩碎石作集料时,WMA Foam与HMA表现出相近的性能。而对以天然砾石为集料的PG 64-22原样沥青混合料,发泡沥青温拌技术的采用使得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比HMA混合料有显著增加。此外,采用天然砾石和PG 64-22原样沥青的温拌发泡沥青路面设计厚度远大于对应热拌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泡沫沥青发生器的主要结构,沥青发泡机理、泡沫沥青及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泡沫沥青的路用性能及泡沫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分析等。提出了沥青发泡所需的最佳用水量、温度、时间等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沥青发泡最优组合方式下,对发泡温拌、有机添加剂温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疲劳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且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最接近,并略优于有机添加剂温拌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8.
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是影响其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探究提高泡沫沥青再生层水稳定性能的技术方法,该文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探讨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因素(发泡效果、发泡沥青用量、水泥用量、聚合物纤维用量)及其显著性.试验表明:发泡效果、水泥用量、沥青用量是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组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研究了马歇尔击实次数、沥青发泡用水量、沥青含量和击实温度对水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能的影响,得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设计组合为双面击实75次,发泡用水量1.5%,沥青含量4.9%,击实温度130~135℃。在此最佳配合比设计组合下成型的马歇尔试件相关体积性能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差异很小,能够实现降温10~15℃,为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温拌技术可以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有效解决橡胶沥青施工难、有害气体排放多等问题,同时发挥橡胶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针对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技术,通过室内发泡试验确定橡胶沥青最佳发泡温度和用水量;根据sup20级配设计确定沥青用量;通过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试验,表明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水稳定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泡沫降温-橡胶沥青混合料在施工时可实现降温10℃,试验路压实度等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WMA)能节约能源,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并能保持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品质的特点。分析了美国ASTEC公司的多点发泡温拌技术,该技术通过多个喷嘴全自动精准控制沥青发泡过程。论述了多点发泡沥青温拌设备不但技术可靠,而且施工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可为温拌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一种新的应用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SG4000型沥青搅拌设备生产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的工艺流程,结合某种沥青发泡装置的工作原理,提出该沥青发泡装置和SG4000搅拌设备相匹配的工艺。通过沥青发泡试验,确定泡沫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通过沥青混合料试验,评价施工工艺和最佳发泡条件。结果表明:配置该温拌沥青发泡装置生产的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不同粘度沥青的发泡性能比较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虎荣  何桂平  韩海峰 《公路》2004,(6):107-112
沥青发泡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发泡性能的研究是泡沫沥青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了60/70号和100号2种不同标号的壳牌沥青,在各种条件下进行了发泡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沥青泡沫破裂的机理上对2种沥青发泡性能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2种沥青发泡性能差异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畅晓钰 《中外公路》2024,(1):95-101
针对目前泡沫沥青仅凭借经验粗略确定最佳发泡参数条件的不足,该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不同发泡条件下泡沫沥青与铣刨料RAI拌和后的混合料进行图像采集,然后进行灰度图像转化、形态学处理、二值图像转化及网格划分等处理过程,计算不同区域内沥青裹覆率,以沥青在混合料中的均匀分散性为指标,对泡沫沥青的发泡效果进行评价并优选发泡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泡沫沥青均匀分散效果进行评价,可计算出精确的数值作为判断依据优选发泡参数,具有简单快捷、易于实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由新建公路向公路养护转变,发泡沥青及其再生混合料关注度随之上升。本文基于TFOT及PAV老化试验,对不同粉胶比发泡沥青胶浆老化前后三大指标、集料粘结强度以及老化前后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指标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导致发泡沥青针入度下降、软化点上升、延度下降;矿粉使发泡沥青脆性增大,导致沥青胶浆-集料抗拉强度降低,发泡沥青再生混合料劈裂指标劣化;矿粉通过吸收轻质组分,可减缓沥青老化速度,随粉胶比增大,不同老化阶段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指标劣化幅度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发泡试验,就沥青的品种、发泡温度及用水量3个因素对发泡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对RAP掺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特征和水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分析发现,中海70号沥青的发泡效果较为突出;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ARP掺量呈反比。沥青品种、发泡温度与用水量均影响发泡效果;RAP掺量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成反比,但RAP掺量达70%时,混合料的性能仍能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节能、低排放沥青路面材料,由于具有大幅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和废气排放,并且适合修建的施工季节较长等优点,近年来受到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和相关研究者的密切关注。综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混合料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制备技术和研究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9):79-87
为探究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沥青温度和发泡用水量对沥青发泡效果的影响。并基于最佳发泡条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压实温度对泡沫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变击实功马歇尔击实试验探究了压实参数随击实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发泡用水量对沥青发泡效果影响较大,当用水量为3.6%时,混合料内部残留水最少,压实效果最好;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可降低30℃,减少了约14.3%的CO_2和5.6%的苯可溶物排放;随着击实次数的不断增加,压实度和稳定度分别呈幂函数与线性增长,当连续击实次数100次时,试件变得较难以击实;基于压实系数模型计算得到,泡沫沥青混合料达到最佳密实度所需的最小击实次数为155次。  相似文献   

19.
机械发泡沥青是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最为环保的一种方式,但其发泡特性不仅与沥青加热温度和发泡用水量关系密切,沥青加热老化对其发泡特性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加热老化后膨胀率与半衰期的变化,研究了加热老化时间及温度对膨胀率和半衰期的影响程度,对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泡沫沥青温拌混合料的生产及施工技术,设计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级配,并在低于热拌工艺温度40℃的条件下将集料与发泡沥青混合,生产出外观合格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料的各项物理指标满足使用要求;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与钻芯取样检测,证明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各项体积指标可以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