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力学》2011,15(10):1194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  相似文献   

2.
《船舶力学》2012,16(4):464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  相似文献   

3.
《船舶力学》2010,14(12)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  相似文献   

4.
《船舶力学》2012,16(6):716
正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  相似文献   

5.
《船舶力学》2012,16(3):332
正一、《船舶力学》(月刊) 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  相似文献   

6.
康伯霖 《中国造船》2004,45(4):90-90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暨船舶阻力与性能专业学组、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 船舶操纵性专业学组共同主办,由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挂靠单位海军工程大学一系承办的2004年 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9月25日至26日,在武汉市云都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7.
方文均(1911-2002),船舶流体力学专家。长期致力于船舶力学的科学研究和船舶科研队伍及试验基地的建设,是我国船舶力学科研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不断致力于新学术领域的探索开拓,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和学会工作,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船舶科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船舶力学》2013,(4):450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  相似文献   

9.
《船舶力学》2013,(6):714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  相似文献   

10.
《船舶力学》2009,13(4)
一、《船舶力学》(双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  相似文献   

11.
《船舶力学》2019,23(4):504-504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和论坛。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船舶力学及其对船舶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力学是现代船舶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船舶技术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本文描述了21世纪船舶力学将呈现的总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今造船界所关心的热点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康伯霖 《船舶力学》2004,8(5):132-132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暨船舶阻力与性能专业学组、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船舶操纵性专业学组共同主办,由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挂靠单位海军工程大学一系承办的2004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9月25日至26日,在武汉市云都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14.
《船舶力学》2012,16(7):838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和论坛。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船舶运输的动力性能,进行船舶运输运动力学分析,构建不同参数环境下船舶运输前缘阻力的数值模型,采用阻尼力载荷评估方法进行船舶运输前缘阻力数值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延性力学评价的船舶运输前缘阻力仿真模型,构造船舶运输前缘阻尼的约束参量模型,采用刚度强化约束机制进行运动力学建模,结合自适应解耦构件力学评估方法,实现不同参数下船舶运输前缘阻力的数值量化评估和自回归分析,提高力学参量估计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船舶运输前缘阻力参数评估的准确性较高,实现对不同参数下船舶运输的运动力学优化建模,以此指导船舶流体力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船舶力学》2011,15(8):948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和论坛。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本刊同时刊登中、英文论文。欢迎国内外读者踊跃撰搞。  相似文献   

17.
《船舶力学》2012,16(5):592
正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和论坛。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本刊同时刊登中、英文论文。欢迎国内外读者踊跃撰搞。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船》2006,47(4):7-7
2006年8月6日至7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六届全体会议,在江苏镇江一泉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6个单位的110多位船舶力学界代表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9.
《船舶力学》2019,23(7):882-882
一、《船舶力学》(月刊)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它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着重刊登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的科学著作、学术论文和创新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振动与噪声、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研究综述等,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界广大学者和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和论坛。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2014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本刊同时刊登中、英文论文。欢迎国内外读者踊跃撰稿。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建议各国政府,在其搜救区域内建立船舶报告制度。作为签约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遵循以上规定,应建立中国船舶报告制度(CHINA SHIP REPORTING SYSTEM)简称CHISREP。建立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应遵循国际海事组织的《船舶报告系统和船舶报告要求总则》。有特定的海域范围和适应的船舶范围。其目的是搜寻和救助遇难或失踪的船舶,防止和控制船舶造成的海上污染,为船舶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海上交通服务。建立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应有通信、计算中心和用户终端站三大部分。要对执行船舶报告制的技术政策和法规,船舶报告信息管理,各项数据库、辅助搜寻决策软件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