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前言近年,在推广深层搅拌法地基加固技术过程中多次遇到泥炭及泥炭质土地基加固问题,如昆明滇池沼泽相泥炭土地基、南京梅山冲沟沉积泥炭质土地基等。泥炭和泥炭质土含水量大、重度低、孔隙比大、有机质含量高、pH值低,以往在这类地基上建造3、4层房屋也要采用混凝土桩基础。根据对这些工程地基加固方案的对比分析,如采用高水泥掺量,被加固的泥炭土、泥炭质土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加固土强度,则深层  相似文献   

2.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根据孔隙比及有机质含量,结合含水量、压缩系数、渗透系数、快剪强度及天然容重等,可将软土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5种类型。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和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而把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泥炭、泥炭质土称为泥沼。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大量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地层,这些地层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孔隙比和低强度的特点,工程上称为软土。在这些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往往都要起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软土路基进行设计成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公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软土路基设计中,设计参数的选取是设计是否可靠的前提,而难点在于加固区的沉降和路基稳定性计算。重点在于加固区的沉降计算方法和路基稳定性控制方法在柔性桩复合地基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石武铁路为按车速350km/h无碴轨道设计的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标准高,对变形要求极为严格.深厚层粉质土性质较差、变形控制尤为困难,提供可靠的粉质土地质参数是实现该类地基上路基和桥涵工程高标准沉降控制的基础,对设计和施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采用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载荷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勘探测试,试验研究黄淮平原区粉质土特性,准确获得其特征参数和变化规律,得到粉质土压缩模量与标贯击数的关系曲线,掌握粉质土单桥静力触探与双桥静力触探的关系特征,分析粉质土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测试承载力的差异,确定准确求取粉质土承载力的经济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石环公路(省道S101)石黄高速互通立交桥位于三环路的东北角北五女村东,南起石环公路TK75+050,北至与石黄高速公路交叉口TK75+860.9长811米,为Y型全互通立交桥。根据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勘察报告,石黄加宽段A、B、C、D匝道处地表2.0~3.0m以下存在2.5~3.5m厚泥炭质土,其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6.
粉质土压实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发现,粘质粉土的标准击实曲线呈双峰特性,压实性能较差,压实后的干密度和压实系数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故不宜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通过标准击实试验、静力压实试验,系统地研究粉质土的动、静力学击实性能,明确粉质土的工程特性,并最终得出粉质土的静压力和压实的难易程度与颗粒级配以及液限等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魏宪田 《交通标准化》2009,(13):200-202
试验研究发现,粘质粉土的标准击实曲线呈双峰特性,压实性能较差,压实后的干密度和压实系数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故不宜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通过标准击实试验、静力压实试验,系统地研究粉质土的动、静力学击实性能,明确粉质土的工程特性.并最终得出粉质土的静压力和压实的难易程度与颗粒级配以及液限等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基于粉质土的土质分析,从石灰稳定粉质土的稳定机理、改良措施、施工工艺等方面对粉质土在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分析,并介绍其在道路底基层中的应用,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的软弱地基主要有软土、泥沼、湿地。软土是以饱水的软弱粘性土或淤泥为主的地层,一般深度小于10m,这种地质在黑龙江省分布较少;泥沼是以泥炭为主,或腐泥、淤泥沉积的低洼地,一般泥炭层深度小于4m,这种地质在黑龙江省分布也较少;主要的是湿地,湿地包括池塘、地势低洼的湿塔头地、林间湿地以及水田等,土质构造上层0.3  相似文献   

10.
泥炭类土在我省长白山区的低温地带分布很广,在其上通过的公路,极易产生路堤失稳和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从而造成路基变形和破坏。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泥炭层厚度的不同,利用沿线的砂砾和山皮石这两种优良的粒料对其进行改善和处理,可以达到使用要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隧道超前地质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常规地质方法、工程物探方法、数值分析方法等,在预报时一定要结合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进一步拓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概念的含义.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过程中,在加强工程地质分析的同时,应结合工程物探对隧道不良地质进行超前地质探测预报研究,以为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支护材料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与信息.  相似文献   

12.
孙利国 《北方交通》2012,(3):125-127
结合多年公路工程地质勘查的经验,提出了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前期准备和监理程序、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工作内容和方法及加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介绍了地质雷达在绍诸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是一种操作简便、对施工干扰少的超前地质预报设备,结合隧道地质调查和隧道围岩观察能有效地预报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地质情况,有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宜万铁路某标段岩溶隧道群地质的特殊性,介绍采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红外线探水、地质雷达和超前探孔等综合探测手段进行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是降低施工过程地质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采用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岩土成像技术的新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少.文中介绍了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并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对新建大瑞铁路尖山岭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效果良好,准确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点测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振华  孙伟 《北方交通》2010,(2):101-102
简述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介绍了三种地质雷达的采集方式,结合地质雷达点测在隧道超前预报实例中的应用,说明了点测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从莞高速公路惠州段为例,结合项目应用遥感地质解译方法,介绍遥感地质解译的工作程序、目视解译配合计算机解译的解译方法,针对性介绍与高速公路有关的断裂、崩塌、滑坡、地层岩性等解译标志,并根据该标志对从莞高速惠州段进行地质解译,着重揭示公路选线所需的路线工程地质条件。对路线方案的地质条件进行比选,推荐采用K线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质雷达在山西省隧道检测中的应用,从其原理出发,阐述地质雷达在隧道常见缺陷检测方面的可行性.并通过检测实例证明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能力,有益于地质雷达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熊洞湾隧道超前地质钻探中发现的采空区现象,通过地质调查法、TSP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探等措施分析采空区分布范围、空间形态特征和冒落状况等,确定采空区的性质、评价其潜在危害性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任全 《交通标准化》2012,(18):96-98
以雷达数据的频率域分析方法为基础,一种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半定量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张涿高速公路分水岭隧道地质预报中得到了应用。预报结果表明,半定量分析在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数据分析中是可行的,相比较于传统的地质雷达图像分析法具有较好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