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方云飞 《摩托车》2016,(4):86-93
摩托车悬挂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两个基本功能:一是隔离、消化来自路面的颠簸、震动,保障骑手和乘客的舒适安全;二是为骑手的转向等操控提供支撑。现代摩托车悬挂系统的典型配置是前轮采用双前叉,后面安装单筒或双筒减震器。但是,真实情况远远超过这个"典型配置",悬挂系统不仅为骑手乘骑和操控提供有力保障,而且与整车造型、格调息息相关,成为骑手标榜个性、彰显自我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张国迅 《摩托车》2003,(10):40-40
摩托车前悬挂,俗称“前叉”,是车架与车轮之间一切传动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双筒式前悬挂这一基本结构,被绝大多数两轮摩托车所采用,正三轮摩托车、农用三轮运输车的“前叉”  相似文献   

3.
一、初期的摩托车悬挂装置(1885年~1924年)最初的摩托车于1885年由德国的高特里普·戴姆勒(Gottlib Daimler)发明。当时,为改善摩托车的行驶性能,由登劳普(J.B.Dunlop)提出了充气轮胎和具有主轴前倾角和前伸距的前叉。这时的摩托车就是自行车挂上发动机,最大的缺点是前叉部件的减震性能和刚性较差,从而使得剩骑舒适性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电动自行车前叉将前轮和车架密切连接,传递前轮和车架之间的各种力(垂直力、纵向力和侧向力)和力矩(制动力矩和反作用力矩),支撑车架并控制转向,属于强度部件和转向部件,是涉及骑行安全的关键部件。行驶过程中,路面的凹凸不平,引起前轮的冲击和振动,通过轮轴传到前叉,再传到骑行者;为缓和冲击和振动,电动自行车前叉增加了弹性元件——  相似文献   

5.
走出摩托车前轮加装机械式防抱死装置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系统加装机械式防抱死装置(下称MABS),目的在于防止应急制动时前轮抱死(拖胎),从而避免前轮丧失转向能力,以提高摩托车的制动稳定性、操纵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从摩托车转向系统力学模型入手,推导出转和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从而得出系统固有特性,根据系统固有特性解析摩托车前轮摆振的主要原因为外力激励与共振和前轮的陀螺仪效应与摆振。提出了增加转向系统阻尼,减小转向系统转动惯量,改善轮胎侧偏特性,提高前悬架系统刚度和合理调整有关设计参数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丰田牌HIACE型汽车的前悬挂是独立式,不但前轮前束可以调整,而且前轮外倾、主销内倾和主销后倾也均可调整。文中着重介绍该型汽车前轮定位和前轮转向角的标准数据以及在检查调整技术方面与其它车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上接2009年第8期) 2.2机构装置及功能 2.2.1前轮夹持机构 前轮夹持机构独立于设备前部安装在机架上,由前轮夹持器、侧倾补偿机构、平移补偿机构、侧倾补偿对中锁紧装置、平移补偿对中锁紧装置、光电编码器和直滑式位移传感器等组成。当车辆测试时,它与后轮夹持机构配合,同步夹紧车辆前轮,进行摩托车转向轮转角及车前后轮中心平面偏差的测量,摩托车转向轮转角测试台如图3所示。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前叉球架是根据推力轴承中保持架的原理设计而成的,因此也有人称球架为“保持架”,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前叉转动部位的上、下轴碗与轴档间。它具有结构合理、组装方便、转动轻捷的特点,是摩托车前叉轴碗与轴档间散球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0.
给车轮进行正确的定位,可以使汽车操纵起来更安全、乘坐更舒适,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 现代汽车转向和悬挂系统是立体几何学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应用的范例之一。车轮定位整合了转向和悬挂系统的所有几何参数,以便获得安全的操纵性、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最长的轮胎使用寿命。 前轮定位的含义是指由转向和悬挂系统部件之间形成的角度。一般来说,汽车维修工需要检查前轮的5个定位参数: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转向轴内倾  相似文献   

11.
书讯     
麦年丰 《摩托车》1994,(2):31-31
一些小型摩托车前轮采用摇臂式(又叫杠杆式)悬挂方法。当左右两个减震器总成的弹力和液力能保持平衡时,不论车子静止或是在崎岖路面行驶,负载轻重,前轮均不会倾侧。但若车子使用过久,或保养不善,前轮悬挂臂上的三个连接孔(见图1),部分或全部松动,或减震弹簧力、液力发生变化时,车轮即会受到随  相似文献   

12.
TESI在意大利文中为创新之意,2D全摇架公路跑车的最大创新之处是勇于突破摩托车传统结构的束缚,设计出与后悬挂装置完全匹配的全浮式前悬挂装置,从而改写了百余年来摩托车只能使用套筒伸缩式前叉的历史,开创了全摇架摩托车新时代,它预示着摩托车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由于Bimota是一家小型的摩托车研究公司,如此享誉盛名的专利技术又舍不得转让,因此,长期以来产量极少,许多车迷可望而不可及。为满足用户需求,如今Bimota已成立了两家专业生产厂,从此,梦寐以求、苦苦翘盼的车迷们终于有了希望。TESI 2D是TESI第3代产品,在TESI 1D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非常成功的重大改进。首先是对全浮式前悬挂装置进  相似文献   

13.
正轻便老年三轮健身车近期,一种轻便老年三轮健身车被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201921326817.2)。它是由一把座椅、车架、三个轮子、前叉、后叉、脚蹬、牙盘、链条、飞轮、操作杆、车篮组成。其中前轮用作转向,右后轮用作驱动,  相似文献   

14.
现在常用的前叉型(伸缩管式)前悬挂装置和摇臂型后悬挂装置已普遍应用,而且性能价格也比较适中。今后仍将是前、后悬挂装置的主要型式,并继续在基本性能和轻量化等方面加以改进提高。但也不能保证这两种型式的悬托装置是最合适的,在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种其他型式的悬挂装置,以后将逐渐投入实用。下面主要介绍近年来推出的与常用的伸缩管式前悬挂装置和摇臂式后悬挂装置不同的悬挂装置。 1.单臂型悬挂装置基本上,与常用的前悬挂装置(前叉)属统一类型,主要是以轻量化(特别是弹簧下质量的轻量化)和良好的装配性为目的进行开发的。常用的前叉是用两根管来安装车轮,而单臂悬挂装置是用一根管来安  相似文献   

15.
为延长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和增加行使的安全性,定期将轮胎调换位置很有必要.多数汽车发动机前置,前轮的负重较大,同时还要负责转向,通常前轮轮胎比后轮轮胎磨损要严重些.另外前后轴悬挂定位角度不同,各轮胎磨损程度和位置也不同.前驱动前转向布局的汽车为了提高转弯过程中的稳定性,多数后轮外倾角比前轮大很多,像外"八"字型(也有少数车做成内"八"字型,这是由悬挂结构设计决定的),因此后轮容易内外偏磨,造成轮胎截面成梯形.  相似文献   

16.
陈伟达 《摩托车》2007,(8):20-23
捷立雅(JILERA)FUOCO(意大利火)是比亚乔子公司JILERA不久前开发的新车型。我们在刚刚下过雨的柏林大街上,尝试试驾这款另类的摩托车。上路行驶二十几分钟后,感觉到在湿滑路面上转弯时,前轮的抓地性能出奇的好,看来这要归功于这款车平行四边形的独立悬挂的底盘以及比亚乔的双前轮技术。以前听说过比亚乔MP3踏板车,就是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前悬挂,虽然其外型与内在品质有些另类,但优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帕杰罗V33,行驶里程超过25万千米。直线行驶时必须紧握转向盘,否则立刻向右跑偏。故障诊断:检查转向系、制动系及行驶系均无明显异常。该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形式,不等长双横臂前独立悬挂,下控制臂是非“I”字型A架结构,在上控制臂可用调整垫片的方式来调整前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后悬挂采用非独立悬挂,定位参数不可调。因为理论分析和实践证实,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前轮主销后倾角左右差异太大是引起跑偏严重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推断对于此车主要是因为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过小引起直行时偏右严重。故障排除: 用元征四轮定位…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转弯的原理,这一问题在朋友聚会和互联网论坛上都曾被热烈地讨论过。讨论常涉及到逆转向,但对逆转向的真正含义以及是什么促成逆转向,似乎人们没有统一的认识。下面我们来解释—下这个问题。一、明确摩托车转向的几个重要概念1、直接转向和逆转向一位公路赛车手向我说了一个关于转向的有趣现象,当赛车在赛道上以一定速度倾斜时,他一般在低手把上用力推,便会使前轮渐斩地离开弯道,如果在低手把上用力拉,转向前轮便会转向沿弯道行驶方向。任何时候他都试图将车保持在赛道上。他认为,在低手把上用力拉,可认为是作直接转向,在低手把上用力推,可认为是逆转向。摩托车转向一定是直接转向,或者是逆转向,两者不能同步进行。他对转向的观察结论是,转向在这两者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19.
仔细观察过摩托车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摩托车的转向柱都是向后倾斜一定角度的,和自行车一样,两者都靠两个车轮行驶,其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为什么摩托车的转向柱需要有这一倾斜角度呢?答案是因为摩托车的操纵性和安定性的需要。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样起作用的。如图1所示,在摩托车的纵中心平面内转向柱轴线与铅垂线所成的角α称为主销前倾角。摩托车有了主销前倾角α后,为了使前轮拖后量T控制在适当的数值范围内,通常将与转向柱平行的前减震器向前平移一个距离S,这样前轮、前减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17,(12)
正2014年哈雷推出了Street 750,凭借较强的性价比,迅速赢得了工薪阶层、年轻骑手和女骑手的欢迎,全球销售量超过了35000辆。2017年,哈雷再接再厉,升级版Street Rod火速上线—高输出发动机动力更强,最大功率增长18%,最大扭矩提升8%;悬挂系统升级,前轮安装上倒立式前叉;制动系统作了强化,300mm制动盘+浮动式双活塞卡钳提供更强的制动力;后倾角、拖曳距、轴距等变得更积极,实现了更灵敏的转向操作;冲刺赛车把、安装在车把车两端的后视镜等细节,增添了更多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