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针对车载空气净化器和汽车空调滤芯对PM 2.5降解进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以5款常见的汽车空调滤芯作为样本,结果显示,汽车空调滤芯对PM 2.5的降解作用明显;将汽车空调滤芯安装在车内并与3款车载空气净化器测试比较,结果显示,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最佳,同时安装汽车空调滤芯的净化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与HPLC对开启车载净化器前后的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车载空气净化器对车内VOC具有净化效果,且甲醛净化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对净化效果的时效性进行验证得知,车载空气净化器第10min时净化率趋近稳定,通过此次车载净化器净化车内VOC的效果验证,为主机厂开展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验证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特殊测试     
正你知道吗?《汽车与运动evo》测试小组不仅测试汽车,还测试所有和汽车相关的用品,丰富您的用车生活!DGQ A8车载空气净化器参考价:559元DGQ A8车载空气净化器有别于物理吸附技术,活性氧技术属于化学分解,有效分解甲醛、苯、氨等物质,分解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同时分解车内100多种有害物质。一个运转周期工作90分钟。可以在下车前开启,三个运转周期内可将烟味祛除,保证消费者进入车辆时提供最佳驾乘环境。DGQ A8净化器内置高容量电池,只需与12V电源连接,机器内置过充保护和高温保护系统,保证机器的用电安全。额定功率10W,工作噪音低于20dB,其采用水杯式外形设计,有利于产品的摆放和净化。  相似文献   

4.
特殊测试     
正你知道吗?《汽车与运动evo》测试小组不仅测试汽车,还测试所有和汽车相关的用品,丰富您的用车生活!复旦申花车载净化器参考价:798元空气污染是困扰当下人们的问题,空气是流通的,所以大家要共同面对污染。汽车是一个独立的小空间,出行往往长时间处在车内,所以是空气污染的高发区。复旦申花车载净化器依托复旦大学的研究成果,采用终身免更换的可水洗式集尘器,凭借两台CARD值高达15.12m~3/h的大风量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     
<正>《汽车与运动evo》测试小组不仅测试汽车,还测试所有和汽车相关的用品,丰富您的用车生活!TKO途客MA006-UC车载净化器参考价:1198元空气质量直接影响身体健康,除了家用空气净化器外,车载净化器也受到不少车主追捧。MA006-UC净化器采用HEPA复合滤网,可去除甲醛、灰尘、花粉、PM2.5及过敏原等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飞利浦汽车照明隆重推出100周年限量版车载空气净化器Compact 180至尊金及Compact 160荣耀红,打造极致汽车驾驶环境,开创最高品质驾乘感受新旅程。飞利浦100周年限量版车载空气净化器至尊金与荣耀红,历经千锤百炼,通过极端气温,重压及高频振动的严酷测试,符合74项专业整车严苛标准。飞利浦独有的三重过滤技术,能快速消除高达99%小至0.3微米的灰尘,净化高达99%的严重影响儿童脑部发育及孕妇胎儿发育的有害化学污染物及甲苯、苯、二甲苯等挥发性  相似文献   

7.
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汽车企业只有创造安全、健康的车内环境,才可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文章简单介绍了车内空气动态净化技术,以某款车用动态空气净化装置为例,验证了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态净化技术对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净化舱内空气,提升车内空气品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基于高效安全的滤网吸附技术和离子净化技术,并采用车联网技术,配备必要的传感器,开发出一套智能车载空气净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轿车情报》2012,(1):252-252
飞利浦于Automechanika展会亮相 2011年12月8日,飞利浦在Automechanika展会上推出新型恰动车载空气净化器与LongLife EcoVision车灯。自1914年起就引领行业创新的飞利浦汽车照明,日前在Automechanika展会上推出了最新汽车解决方案,其包括新型飞利浦怡动车载空气净化器和飞利浦LongLife EcoVision车灯。通过这些解决方案.飞利浦既帮助驾车者节省了能源成本,又进一步保障了他们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车载空气净化器已成为很多"有车一族"的选择。如何看懂空气净化器的参数,如何判断空气净化器的好坏,选择适合自己的空气净化器,本文将做一些简单的介绍。2013年下半年起,此起彼伏的为人民服"雾"现象愈演愈烈,从华北、华东、华南,一直到中西部,几乎已在全中国境内蔓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交通的拥堵,车主们每天与车为伴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加长,以北京为例,据《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北京来回上班的时间约为2小时,即平均每天约有8%的时间在车内度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分析指出,室内空气污染致死的  相似文献   

11.
翟羽 《时代汽车》2022,(5):11-12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出行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依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汽车的生产数量逐年递增,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车内的环境污染也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要对汽车内的环境污染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净化空气环境,为人们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车载空气净化器设计原则和要求,阐述了车载空气净化器设计要点,并通过某扶手式空气净化器开发介绍空气净化器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汽车室内环境和方便汽车驾驶人驾驶生活(与驾驶相关的活动),以车载空气动力源提供高、低压力的冷、热压缩空气,以解决汽车的汽车挡风玻璃、车窗玻璃挂雾的高效清除、倒车镜除雾、车内吹尘、吸尘、洗车、降湿、通风、高海拔行车车内增压、汽车意外水中遇险应急逃生装备和为小型气动随车工具提供压力气源、轮胎补充气、配用气动千斤顶快捷更换汽车备胎的等问题,形成汽车车载空气动力源多功能装置。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11,(51):33-33
自1914年起就引领行业创新的飞利浦汽车照明,日前在Automechanika Shanghai2011展上推出了最新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新型飞利浦怡动车载空气净化器和飞利浦LongLife EcoVision车灯。通过这些解决方案,飞利浦既帮助驾车者节省了能源成本,又进一步保障了他们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市场上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种类繁多,品牌各异,质量也参差不齐,产品售价各不相同。负氧离子、静电、臭氧、抗菌等概念层出不穷,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车载净化器真的有效吗?该如何选择车载空气净化器?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2014年年底,中国消费者协会运用抽样统计的方法,抽取51位量家庭乘用车作为测试样品,包括欧系、美系、日韩和国产等22个汽车品牌,并发布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内渡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对车内污染和空气品质的关注日益增加.影响车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因素在不断变化,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无法用精确数学概念来简单界定.文中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取评价因子,分配权重,建立了车内空气品质模糊评价隶属度模型,对车内污染物监测值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并得出相应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42):42-43
<正>以创新为名,以消费者为本,这是飞利浦汽车照明造就百年辉煌的基石,更是迈入下一个世纪的"金钥匙"。自1914年第一款车灯问世,飞利浦汽车照明已跨越百年历史,至真至诚追求细节,以创新缔造非凡,"点亮"汽车生活。近日,飞利浦汽车照明迎来100周年庆典,并藉此时机发布100周年限量版车载空气净化器,正式启动一系列以倡导和教育驾驶安全为目  相似文献   

18.
秘鲁最近则安装了第一座减少碳排放“人工树”。这座高4米、代号为“PAU-20”的“人工树”,其实是一台巨型空气净化器。它虽然没有树干、树历久不衰,却能模仿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把造成全球暖化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氧气,还可以净化空气中的尘埃、病菌和各种细菌,降低汽车废气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汽车实用技术》2004,(12):68-68
在日本.日产公司已经启动了一项净化车内空气的新技术,在车内使用离子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发生器分解空气中生产水和氧分子中的正负离子.当这些离子在车厢内的空气里遇到微生物、细菌、病毒和漂浮在空中的花粉时,就将它们团团围住,并与他们化学起反应.使得它们不再活泼。而当周围的空间干净后.发生器仍然发出负高子以保持空气质量新鲜,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