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磁悬浮铁路的技术优越性,但因其运营经济性仍未得到确认,如果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采用磁悬浮技术,将有3方面的弱点,具体从这3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日本研制的超导磁悬浮系统使用了带有地面电枢线圈的直线同步电动机(LSM).其功率变流器能根据列车速度和牵引力提供电压和频率可变的电源.因此为山梨磁悬浮试验线开发了脉宽调制(PWM)逆变器.另外,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开发了几种控制方法,在不改变逆变器电路配置的情况下能提高其输出电压.文章叙述了这些控制方法的特性及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三点式逆变器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铁路牵引用三点式逆变器的控制方式,并对几种PWM方法作了比较,得出一种适合大容量装置的单脉冲和PWM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且由8097BH微处理器来实现,所得的实验波形与理论推导相符。  相似文献   

4.
德国和日本磁悬浮高速铁路系统的现状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德国和日本一直在研究和试验磁悬浮高速铁路系统,目的是使其技术达到商业运营的成熟水平.尽管德国和日本磁悬浮高速铁路系统的技术原理及其特点不同,但仍有可比性.现介绍其开发背景及作用方式,就基本原理、线路、车辆、驱动及能耗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三电平逆变器是实现大容量、中高压电机调速系统的主要方式之一。介绍了二极管中点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的结构和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的原理。对三电平逆变器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磁浮车辆/高架桥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磁浮铁路为了实现高速客运,大量采用了封闭式高架线路,在德国msland磁浮试验线上,采用了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结构两跨连续梁作为高架线路的主要形式,本文以这两种结构形式为例建立了磁浮铁路车辆/高架桥垂向耦合模型。分别对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支承梁通讯不同车速时车桥耦合动力响应进行了住址计算,得到两种支承梁结构下系统动力响应特征及车速对耦合系统动力影响规律,为磁浮高架线路设计和进一步的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文末以我国青城山磁浮线现有的一组基本数据。对其车轿耦合动力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信号控制中,由于采用动态电压输出产生的可靠性问题,特别是电网产生的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对运行中的系统进行此类故障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轨道梁是磁悬浮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磁悬浮铁路的土木工程部分技术难度最大的。本文结合国内外磁悬浮铁路的现状及京沪高速铁路磁悬浮方案设计研究,对磁悬浮铁路轨道梁做了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异步电机(IM)驱动系统中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某桥臂故障问题,提出一种三相八开关容错逆变器(TPESFTI)控制策略。通过搭建拓扑结构和输出电压模型发现TPESFTI存在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基于此又提出由于延迟补偿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FCS-MPTC)策略。FCS-MPTC策略能够利用其目标函数的非线性约束项来抑制母线电容分压不均衡、同时考虑模型控制的运算量和系统迟延等不利影响。通过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且有效地抑制母线电容分压不均对系统的影响,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靠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磁悬浮铁路按磁悬浮原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常导电磁铁吸引式,也称电磁悬浮式(EMS);另一种是超导电磁铁相斥式,也称电动悬浮式(EDS)。德国的TR(Transrapid)型磁悬浮铁路系统是属于常导电磁铁吸引式,而日本的ML(Maglev)型磁悬浮铁路系统则属于超导电磁铁相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