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公司在中国豪华轿车领域的竞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加速对华豪华轿车领域渗透的动因。1.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开放并不断融入世界汽车市场体系,政策及区位优势日益凸现。按照我国人世的承诺:2005年,将取消汽车的一系列进口配额的限制;2006年,将整车进口关税调整到25%。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步开放并日益融人世界汽车市场体系。此外,中国鼓励汽车经销商进口国内目前产量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高档豪华车,而力争减少进口国内能够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以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在这一趋势下,跨国汽车公司加强了对华豪华轿车的出口。在2003年8月首次出现的德国进口的汽车与日本进口的汽车大致持平的现象就表明了这一点。以往,日本汽车的对华出口额远大于德国的对华出口额,同时,日本对华出口多为中低档汽车,而德国对华出口多为大排量的豪华轿车,所以这一现象表明跨国公司对华豪华轿车的出口在呈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2.
德国汽车工业前景不容乐观,国内汽车市场饱和,国外汽车市场对德国汽车的需求出现下降,各大汽车厂家纷纷压缩生产。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汽车企业只有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绩不俗,其合资企业产品占有中国轿车市场50%的市场份额,其它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都不顺利。  相似文献   

3.
田越 《汽车杂志》2003,(4):36-37
宝马汽车主要是针对顶端的客户群,而中国这个群落比较小这和德国不一样,我们不能拿德国的这些东西硬套在中国上,总之中国的市场还没有成熟到让3系的销售超过7系。  相似文献   

4.
资讯     
《汽车杂志》2013,(11):66-66
自1989年5月德国AUTOMOBILPRODUKTION《汽车制造》杂志在斯图加特首次举办AUTOMOBILFORUMStuttgart以来,已经成为欧洲汽车企业高管们的春季盛会。各大欧洲汽车企业在会上纷纷给出行业发展分析和精彩见解。11月21~22日,该会首次在广州车展期间召开“汽车制造中国峰会”,邀请欧洲、亚洲和北美的行业领导者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介绍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营销之间诸多环节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峰会被指定为2013年广州车展官方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洪琪 《汽车与配件》2011,(24):48-50
德国是世界汽车的发源地之一。在强劲出口的带动下,2010年汽车总产量达到590.60万辆,同比增长了13.36%;而汽车注册量为319.85万辆,同比下降了21.01%。本文将就德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相关政策以及中国汽车企业是否适宜进入德国汽车市场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就被描绘成“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汽车市场”。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4200万户;而到2025年,中国更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面对“最后晚餐”式的诱惑,想动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大“奶酪”的,不仅仅有国内三大集团以及众多汽车生产厂家、新生的中国民营资本,那些国际汽车巨头表现得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8.
kim 《世界汽车》2004,(8):94-96
德国不仅是世界汽车生产三大汽车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第四大滴费国(刚被中国挤去了第三的位置,但比目前中国国内的汽车市场要成熟的多)。一般而言,凡是能在德国汽车市场上畅销的车型,都是能经得起长期考验,性价比皆优的车型,对于国内消费者买车很有参考价值。本文分车型介绍一下德国市场最畅销的车型,数据来源为德国机动车管理局(KBA)的5月份汽车上牌数,是最权威的汽车销量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9.
打通经脉     
德国新车市场还将持续萎缩,根据预:测数据,未来三年,德国汽车市场的年销量将维持在270万至280万辆的水平。然而,汽车厂商针对德国汽车市场投放的新车数量大致维持在400万辆的水平。这意味着,大量厂商面临着投放过剩的问题,与之相伴,汽车厂商不得不制定更为激进的营销策略以消化过剩的产能。  相似文献   

10.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7,(28):53-54
1.9月4日~7日,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及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分别表示:中国双环汽车存在明显抄袭迹象。对此,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的权利。 随着中国与WTO全面接轨,国际社会通行的“知识产权”游戏规则,也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向中国走来。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大规模爆发时期,比预测提前了5~10年。从近几年中国多起汽车知识产权案中可以看出,目前,外国汽车企业已经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他们对付中国汽车企业、抢占中国汽车市场的斯巴达摩之剑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汽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国际汽车市场需求的平均增长率长期徘徊在4%~5%时,中国则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国际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5%,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高达28.4%;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而中国未来汽车总需求量将超过德国,成  相似文献   

12.
肖军 《时代汽车》2005,(11):36-37
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轿车需求将达到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10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成本中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轿车中的比例将达到30%-40%。预计未来10年,国内汽车市场将持续以15%-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生产总量将增长到1000万辆。相应地中国对各种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同时,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和美国北美国际车展登台亮相,我们感到仅有一股气场在弥散,而十几天前华晨在德国不来梅与德国合作者签署了为期5年共15.8万辆轿车的出口协议就证明中国企业要真动欧洲市场的“奶酪”了。1957年丰田第一辆出口皇冠车在加州长滩登陆,五十年后丰田变成全球车业翘楚。此番中国品牌汽车既将登陆欧洲市场桥头堡意味着什么历史篇章开篇?国际国内众人拭目以观。国际车坛上的明珠终于有了中国企业去敢于摘取。12月10日晚22:03,CCTV-2《对话》迅速录制并播出的对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的采访,使得观众有机会聆听到一个中国企业敢于迎接挑战的真实故事,中国车运抵欧洲市场意味着一场严峻的考试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德国汽车和中国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无论是慈禧太后的奔驰,还是现在满街跑的大众、宝马,德系车与我国的汽车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众多的国际级汽车制造商看准了中国汽车市场这块亟待开发的土地,纷纷涉足中国的汽车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更是首当其冲。也正是从那时起,百姓眼中的老上海、2020逐渐被桑塔纳、捷达等引进的优秀车型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最近,德国宝马、奔驰和奥迪这些在市场“打”得不可开交的竞争对手,却联手在北京车展期间举办了一次市场推广活动,表现出德国人在海外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默契与和谐。德国汽车企业在北京推出柴油汽车,与日本的混合动力车和美国的燃料电池车“唱”对台戏,目的就是力图扩大清洁柴油汽车在中国的影响力,让中国消费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清洁柴油汽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音响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超过德国、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随着全球汽车购销热潮开始向中国市场转移,汽车音响的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  相似文献   

17.
2 美国 美国被人们称为建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几乎平均每人拥有一辆汽车,它的汽车产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虽然日本曾一度超过了它,但很快又被它抛到了后面,这个泱泱汽车大国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汽车的起源在德国,推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却是在美国。 1892~1893年间,查理士和F·杜里埃制成了美国第一辆汽车,这是一辆4马力单缸发动机驱动的马车式车辆。接着又制造了第二辆汽车,并参加了1895年感恩节举行的美国第一届马拉松车赛,从芝加哥到伊文斯顿的8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9个小时,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在华投资。德国采取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其在在华投资战略上暂时处于优势。美国汽车工业1995年才开始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但有善于进行战略性行动和采取技术领先战略等特点。日本汽车工业由于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自恃等原因,在华投资所处地位暂显落后,在国际竞争中错过了“双赢”机会。在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汽车产业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曾经是摆在无数中国老百姓面前的诱惑。但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大谈买车的时候.有号称“汽车王国”的德国早就将汽车带来的困惑摆在人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20.
当雨季公路一旦被水浸淹或越野驾驶通过河流时,车辆必须涉水行驶,由于汽车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浮力,将使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变差,附着力降低,行驶阻力增加等,影响德国安全,驾驶员如不掌握水中德国特点,极易发生险情或事故,为确保汽车安全涉水,必须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