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异彩纷呈的汽车市场面前,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强者如林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一直是厂家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厂家的自卖自夸还是消费者们的用车反馈,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这一切的前提都要拿销量说话,用实际销量来证明自身的超强实力是令人信服的。日前有一款轿车的销量突然脱颖而出,就是一汽丰田锐志,截至目前,锐志累计销售已突破十万辆,而且订单还在持续稳定攀升。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6,(2):9-9
对消费者购车影响较大的新汽车消费税,有望在两三个月后正式出台。日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有关专家透露.按照目前公布的新汽车消费税草案推算,若厂家将税收调整支出转嫁给消费者,则车市当中除1.0L-1.5L轿车外的其他排量车型都会普遍出现涨价,其中轿车最高涨12%,MPV、SUV最高涨价15%。但厂家一旦把额外税收转移给消费者,整个车市需求可能由此受到较大打压。为此,不少厂家目前对草案叫苦不迭,近日更有20多家企业联名建议再次修改新汽车消费税草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油价格不断上涨,消费者在购车前对目标车型的油耗越来越关注,但是不少消费者反映,厂家提供的油耗值往往“不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4.
富康05款16v     
作为中国车坛的常青树,富康系列车型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而如今各个厂家推出新品的速度已明显加快,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富康的竞争力昵?答案是换装16v发动机。  相似文献   

5.
为了方便消费者购车。很多厂家提供了各车型的理论油耗作为参考。由于测定方法不同,加之大多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等速油耗.消费者在实际用车中很难达到,因此厂家公布的油耗数值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6.
很多消费者甚至是一些“专家”都认为:打汽车官司,消费者作为弱者,汽车厂家是强者,特别难打。并认为其主要难点有:1.证据难找、消费者无举证能力;2.成本高昂、时间拖的太长,消费者耗不起;3.厂家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法律处理能力;4.厂家具有巨大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并足以影响到法院的判决。  相似文献   

7.
2008广州车展     
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无处不在,在这届车展上也看得出来。很多厂家放缓了新车上市的节奏,车市似乎也要进入冬天了。这对消费者倒不一定是坏事,厂家谨慎的价格政策和对新发车型的集中投入,肯定能给我们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8.
陈然 《汽车导购》2006,(11):73-75
进入10月,车市迎来了一个销售小高潮。各个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套餐以吸引买家,广大消费者也趁着节假日的闲暇纷纷出手。总之,10月是车市继6.7.8月淡季后的第一次.也是本年度的最后一次复苏,为了完成任务,各个经销商使尽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地赢得消费者的心,毕竟很多经销商明白,比起年末的广家返点来,向消费者让利的幅度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揽客,经销商采取了什么措施?各个车型的表现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召回,听到这个词会让厂家头疼,会让消费者心有余虑,也会成为新闻的焦点。但从这个词的背后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品牌信誉、责任感,更可看出它对自己消费者的态度是否真那么真诚。  相似文献   

10.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1.
各地车市     
《汽车导购》2005,(6):101
对于所有喜欢汽车的人来说,最激动人心的就是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了,车市上的畅销车、要量产的新车、各种概念车和豪华车都到齐了。民族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的车型也出尽了风头。对于那些想在近期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上海车展对他们来说更有实际意义。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本次车展后汽车市场的动态如何,车价应该如何变化。令人失望的是,上海车屡前后并没有厂家宣布降价,更令人不解的是.不光是上海车展,就是在整个“五·一”期间,也没有厂家公布降价的消息,只有经销商为了促销而自行调价。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08,(6):146-147
综观国内车市,中级车之间的较量和竞争尤为激烈,众多欧系、日系、美系车型部欲在这个级别的车市中分一杯羹。在这些车型中,孰优孰劣、谁好谁坏,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也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看法。而今,在新车扎堆上市,价格战、服务战愈演愈烈的国内车市中,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无疑是各大厂家值得思考的问题。而选购一款口碑好、销量大的车型,也是每一位普通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3.
快意车谈     
孟大可 《汽车驾驶员》2005,(11):F0005-F0005
年底将至,车市又快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此时对今年的车市做盖棺定论未免有些为时尚早。但关注今年下半年的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像厂商所期望的那样出现。而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和优惠,对消费者来说却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消费者的犹豫表现在行动上.而销售和完成任务情况的不乐观却写在了很多厂家或与厂家在一条船上的经销商的脸上。  相似文献   

14.
汽车养护业是汽车后市场中有着高额利润的行业,面对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各个厂家及经销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中国的汽车养护市场究竟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存在哪些问题:汽车4s店如果经营汽车养护装饰业务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面对琳琅满目的汽车美容护理用品。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读完本期的文章,读者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08,(7):231-231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研究逐步深入,汽车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和汽车厂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全性能也成为各厂家抢占市场的又一个筹码。为提升对汽车消费者的安全保障,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张建成 《汽车导购》2005,(10):34-37
显然厂家对新GL8陆尊寄予了厚望,2005年4月推出的改款GL8陆尊,被厂家称为五星级“陆上公务舱”。依常理,比公务舱更宽敞,得到的服务更周到.更全面的不就是头等舱嘛。不如把五星级公务舱称为头等舱,这样更贴切。现在MPV的别号不少,甚至有的打出专机的招牌,这些别号让消费者得到的联想就是安全.高档.舒适,甚至还有气派.威严的味道在里面。别克GL8陆尊到底是一款什么车?MPV市场状况如何?借别克GL8陆尊的试车,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相似文献   

17.
《汽车驾驶员》2010,(1):125-125
于今年1月1日正式启用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在我们看来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车身上要明示,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款车型的具体油耗参数,经销商也不必多费口舌解释油耗的标准,而在油耗上忽悠消费者就不那么容易,消费者买车也更放心了,这样看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此规定确实是一桩对厂家和消费者双方都两全其美的好事。  相似文献   

18.
《汽车导购》2005,(3):21-23
2004年从第二季度开始,汽车市场开始出现逆转,由一季度41%的增长率不断下跌直至负增长。车价也由年初的加价购买到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尽管新车不断出现.降价声不绝于耳,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消费者持币待购的现象。而到了2005年,从各厂家的销售数字来看,又是形势一派大好。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有人把车市比作股市,车价涨涨跌跌,消费者到底该如何跟进呢?《汽车导购》编辑部就2004年.2005年汽车市场的分析.预测采访了几位汽车厂家的相关负责人。从对他们的采访中,读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状况及2005年将会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车展的大幕已经落下,北京、上海每年轮流主办的汽车展在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车展上强势出击的各个厂家,近期的底牌也都亮了出来,各种新车琳琅满目,有让人叹为观止的,也有普遍认为推新程度不够的,不管消费者喜欢与否,厂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新车型或者小改款的车型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朱广宇  赵迪 《车时代》2008,(10):122-125
在火热的SUV市场中,厂家与消费者部有着各自重要的角色。而作为联络两者的经销商,有着更为重要的纽带和桥梁角色。在复杂和激烈的竞争中,SUV的市场如何开拓,则是每个经销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分别与奥通和尊荣这两家较具代表性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