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许多幸福时刻,而婚礼,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之一。现在,越来越崇尚个性的人们让婚礼的形式多变,但最个性的婚礼却属于摩托人。对摩托车迷来说,一场"摩托化"的婚礼无疑是车迷路上和人生之旅的一个亮点;对于这个圈子而言,越来越多的"摩托婚礼"正在成为摩托文化的一个载体。许多未婚的车迷都想将摩托车融合到自己的婚礼中,但囿于所处环境和当地车迷圈条件,执行难度是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21,(8)
正眼下活跃在摩托圈的年轻人中,我比较欣赏的是小名"真真"的钟盛真。这个95后的摩托女孩真正爱着摩托车,爱着行走他乡,活出了专属自己的精彩。这几年里,每一次见到她之后,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在摩托车的世界里,她的心态越发成熟,在车迷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执著……  相似文献   

3.
周婷 《摩托车信息》2007,(11):41-41
在江苏省徐州市,只要你向玩摩托的车迷打听"摩托世界"没有不知道的."摩托世界"原来是网络中的一家摩托论坛,这个论坛自2005年5月创立后访问的人数越来越多,截至2006年12月,其人气已在国内摩托论坛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17,(4)
正提起往事,很多车迷都是有话要说。"见证者"专题见刊以来,不断有老车友通过微信等联系方式,讲述了自己的玩车经历和当地摩托圈的变迁。通过他们的讲述,各地摩托圈的发展演变过程越来越清晰,其中的许多细节也是我们之前闻所未闻的……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20,(5)
正2020年春节期间,编者跟一个河南信阳地区的读者微信聊天,听他说起一件事:他在2019年中秋节走311国道路过徐州西郊的铜山区时,在政府门前的"善行义举"宣传栏里看到一个玩车人的介绍。他说政府宣传部门对这个摩托车迷的介绍充满正能量,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建议我做一期他的内容。聊过天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去了城西的那个宣传栏,一看人物照片和内容,乐了。橱窗里的"徐州好人",原来是我认识多年的车迷三哥。三哥,本名周长彬,生于1967年,因排行老三,本地车迷圈的车友们都叫他三哥。因忙于工作,两年没见三哥了,想不到他已成为政府"善行义举"的模范。忍不住替他高兴,也有点埋怨自己失职—身为摩托车媒体从业者,身边有一个这么"正能量"的车迷却毫不知晓,还要外地车友来提醒……于是,立马联系三哥,挤牙膏般,让不善言谈的他一点一滴挤出了自己的摩托故事……  相似文献   

6.
柯怡达 《轿车情报》2018,(6):104-104
在这个世界上一共有2种摩托,一种是普通2轮摩托,而另一种称为哈雷戴维森摩托,或许你会对这种说法感到奇怪,但是哈雷戴维森就是那么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在许多人眼里,摩托车是一种不入流的车,骑摩托车的是不入流的人。被边缘化的摩托车,被边缘化的摩托人,在傲慢与偏见中艰难前行。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中国的摩托车用户群体,背负着太多磨难与不公。至今,一提起"玩摩托车的",一些人眼里仍满是轻蔑……不可否认,摩托车迷的圈子里不乏害群之马,但是,你不能因为几只浮在表面的苍蝇而否认整个车迷群体。做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执行人,笔者在这几年里也接触了国内各地的车迷,这个记录车迷在他乡生活状态的栏目让我结识了大批高素质的摩托车爱好者,也让我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21,(3):80-85
在国内摩托圈,父子或者父女都爱摩托车的家庭并不罕见,但像孔祥琦家这种祖孙三代都是铁杆车迷的摩托家庭却是不常见的。从首都北京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彭城徐州到大理古城,这个一直在路上的摩托家庭,演绎着在他乡的不同精彩……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摩托史中,长江750是一座丰碑,注定青史留名。有关长江750的由来和发展历程,车迷们早已耳熟能详,对这款古老车型的落后性能也是非常了解。车迷们之所以对这款车念念不忘,源于胸中的"长江情怀",这款传奇车型所承载的沉甸甸的历史,"750",中国摩托车行业永不磨灭的番号!所以,当经典再现的消息传出之后,车迷圈中沸腾了……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2020,(1)
正今年17岁的孔令博乳名"动动"。生在摩托世家的他,还在娘胎里时就特别好动,再加上爷爷和爸爸都热爱各种运动,所以就有了这个乳名。可以这么说:在动动家,祖孙三代都是对摩托车运动怀有很深情怀的车迷,动动爷爷上世纪50年代在学校里就是摩托车队的成员;动动爸爸是在动动爷爷的摩托车上长大的;动动出生后就在爸爸的摩托车俱乐部耳濡目染,从不到3岁开始,爸爸就骑着车,把他用安全带绑在后座上到处摩旅。动动爸爸是他爷爷老孔的骄傲,现在的动动,是他爸爸孔祥琦的骄傲……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19,(11)
<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庞大的中国摩托车迷群体已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除了众所周之的数量庞大的摩托俱乐部之外,一种新兴的车迷组织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取代常规摩托俱乐部的势头。本期专题,我们将带着车迷们走近这个特殊的摩托群体—摩托群,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探寻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倪巍  阿水  卓鹏  王晓静 《摩托车》2012,(3):74-79
男人们喜欢摩托车,喜欢那种自由无束的骑行感受。女人喜欢摩托车,喜欢那种放松心情寻找真我的情怀。于是就有了数目众多的男女车迷驰骋在路上。但是往往出于各种原因,男性车迷和女性车迷似乎都只在各自的车友圈子中打转。直到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摩托车厂家,可以生产出让男女车迷"共同飞翔"的精品摩托,这个厂家就是光阳摩托。  相似文献   

13.
未尽的话题     
正在本策划专辑的执行过程中,受访车友的响应积极程度有些出乎编者的意料。日益庞大的车迷圈,正负能量的矛盾冲突也在升级,越来越多的车迷开始反感这个圈子里的"负能量"。禁摩以及种种针对摩托车的不合理限制措施的出现,不能说全拜低素质骑行者所赐,但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老人常说,"一块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月,《摩托车信息》走进我的生活,把我带入摩托世界的海洋。月月相见,受益匪浅,她把一个热爱摩托,但又对摩托文化知之甚少的车迷武装成了具有等级水平的“行家”。而她仍不断地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追求创新与卓越。她既高贵权威,信息丰富,又平易近人,为您排忧解难,是车迷求知的好老师,然而我仍担忧“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使更多的读者走近她,我亮出内心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车迷,都要经历一个从"小白"到"老鸟"的成长过程,区别只是有的顺利些,有的坎坷些。顺利有顺利的理由,坎坷有坎坷的原因,但不论好坏,外因只是原因之一,主要还是源于自身。再"资深"的车迷,都会在回首从前时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幼稚",也会从现在的年轻车迷身上找到当年的自己。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初涉摩坛的新人,不妨多听听老车迷们讲讲从前,他们的经历,或许会让你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14,(18)
<正>改装,无疑是最能展现机械魅力的方式之一,更是发烧级车迷摩托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说到改装,许多车迷的奇思妙想往往令人瞠目结舌,各种流派争奇斗艳,一款车型,承载着车主的品味,蕴藏着历史与文化。本期所介绍的改装车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哈雷"悟空"本次改装的操刀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哈雷车迷(三联机车负责人孙晶),同时他也是这辆哈雷车的拥有者。他痴迷哈雷的无拘自由和钢铁质感,更迷恋哈雷摩托车在改装上的超强"可塑性"。作为中国哈雷爱好者,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哈雷改装,也是他一直思考和试图尝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何处是他乡     
杜启弘 《摩托车》2023,(10):76-81
<正>这些年里,“在他乡”栏目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这个真实记录摩托圈中一个“特殊群体”生活状态的栏目,反映了摩托车群体的多元化和车迷生活的丰富多彩,许多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其中的一些人也开启了“在他乡”的生活方式。当然,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限制让更多车迷无法享受自由行走的快乐,但“囿于市井而向山海”的他们,在琐碎的生活中能通过“在他乡”来慰藉内心放飞自我……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在《摩托车信息》杂志上说我的老婆嘛,那理所当然与摩托车有关。我老婆目前虽然不是摩托车迷(我估计她这辈子也许很难成为一个摩托车迷),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她接触摩托车的时间却比我要早得多。记得我们恋爱时,她曾不止一次地跟我提起她大姐夫那辆进口的摩托车是如何的好,跑起来是如何的快又如何的稳。尤其是让她忘不了的是,有一次为了让她赶回银行上班,她大姐夫只用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20,(6)
正这几年里,大批车迷成为本刊"在他乡"栏目的主角,他们精彩的车迷经历感动着、影响着我们,也让我们坚持把这个栏目做下去。何为在他乡?对于车迷而言,在他乡就是一种摩托生活的状态,这状态在呈现形式上又因人而异、缤纷多彩。在他乡更是一种情怀,让骑士胸中燃烧着行走天涯的激情……  相似文献   

20.
杜启弘 《摩托车》2015,(2):36-41
越野车是摩托产品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跨骑车是"男人车",那么,隶属于跨骑车系的越野车就是"男人中的男人",这种擅长在荒野中奔跑跳跃的轻灵车型是车手们寻找刺激、挥洒激情的最佳伴侣,拥有了越野车,就能进入一片新天地,享受另一种摩托生活。越野车为摩托家族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也让车迷的生活多姿多彩。对这款独具魅力的特色车型和与之相关的圈子,我们有必要说道说道……越野车迷的"摇篮"中国人真正的摩托生活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生活的主题是"实用"。所以,那个年代唱主角的摩托车是幸福XF250和嘉陵CJ50之类的"承载型"跨骑车(CJ50严格来讲应该属于‘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