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山城,欢迎大家回到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发源地——重庆。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40年,这是一个特别值得记住的年月,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月。今天,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摩信网策划并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天津国家摩托车  相似文献   

2.
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我是摩托车行业队伍中的一名老兵,很高兴并衷心祝贺"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暨《中国摩托40年报告》首发仪式"在重庆隆重举行。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这40年是光辉的40年,是中国摩托车人以不屈精神拼搏的40年,又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取得累累硕果的40年。我们摩托车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40年。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既是中国摩托车工业精英们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盛会,又是中国摩托车工业步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是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  相似文献   

3.
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今天,在我们摩托车行业"纪念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之际,我有幸获得"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十大领军人物"的殊荣,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摩托车行业对我从业30年来努力工作、诚信务实、发挥引领作用、为行业发展作出成绩的认同和肯定,感谢大家。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摩托车产  相似文献   

4.
正各位领导、各位摩托车行业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这么多行业精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前来欢聚在重庆,实在是一件幸事,在此感谢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组织了这次盛会。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40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摩托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今天,我这个耄耋老人、我这个老嘉陵人受邀参加摩托车工业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心情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6日,由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以下简称全摩网)、<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主办,中国嘉陵集团承办的"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发展30年纪念会议暨<中国摩托车30年发展纪念特刊>编委会会议"在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的始发地--重庆嘉陵集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6家整车企业、零配件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纪念会议,可谓行业罕见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6.
敢为天下先的嘉陵CJ50轻便摩托车 这是改革开放30年前诞生于今天被称之为"摩托之都"重庆的第一辆摩托车,它开了中国现代摩托车发展之先河,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突飞猛进由小变大成绩斐然我国的现代摩托车工业自从改革开放发轫以来,走过了成就辉煌的30年.改革开放启动后,一部分国有企业敏锐捕捉到了市场的讯息,嘉陵、建设等军工企业率先实行"军转民".  相似文献   

8.
正各位来宾,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起步至今,也迎来了第40个年头。在此特殊时刻,众多业内精英齐聚山城,共话行业,实乃一大幸事。在此,我代表中国摩托车协会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的摩托车制造,从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辆井冈山牌摩托车算起,已经经历了60余年的风  相似文献   

9.
正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中国摩托车工业40年庆祝大会暨《中国摩托40年报告》首发仪式",共同回顾与庆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摩托车工业取得的辉煌成绩。值此,我谨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对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尤其向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9,(1)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出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交通运输业发展成绩斐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重要参与者。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1979年交通部驻港企业招商局在深圳创办蛇口工业区,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棋盘上先行一步。1984年国家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港口成为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创建30周年的纪念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度. 30年,相对于中国摩托车工业而言,是一个从蹒跚学步到第一生产消费大国的里程碑,行业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十数年;30年,相对于与宝马、哈雷、标致等百年品牌而言,仅仅是一个起步,在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的背后,隐藏着立稳脚步后的深深思索:中国摩托车行业能否造就百年品牌.谁将成为下一个发展里程中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信息》2011,(12):34-39
中国是摩托车制造大国、使用大国、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摩托车工业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曾以方便和高效的优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大大提升了“中国速度”。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摩托车保有量已达到16亿辆。如今在众多的中小城市,在广袤的农村,穿梭的摩托车都是人们出行和谋生的重要帮手。但由于禁摩,许多从业者、使用者对摩托车未来的发展却感到越来越迷茫。摩托车现在中国居民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在社会环境里处于什么位置,似乎与10年前的今天大不相同。让我们走访各大都市及行业领头人,深入剖析中国摩托车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在改革开放40年,交通运输行业奋力建设"交通强国",中国公路迈入黄金发展期之际,中国公路学会也迎来了40岁生日。2018年8月25日,中国公路事业发展40年暨中国公路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中国公路学会的老领导、老同志、八届理事会理事,全国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单位代表400余人共聚一堂,回顾40年来公路交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公路学会的成长历程,展望公路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交通运输部原部长李盛霖,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第三、四届理事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信息》2009,(10):28-55
1992年之春,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这是一段惊天动地的历程,一曲跌宕起伏的华采乐章。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似插上腾飞的双翅。国有企业稳步发展,在思考和探索中大步前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呈波澜壮阔之势,行业生产规模疾速扩大,产量雄踞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14日,全摩网第四届六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中国摩托30年报告》首发式在广州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由全摩网和摩托车信息杂志社发起的纪念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30年系列活动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中国摩托30年报告》的问世,也为中国摩托车工业30年历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切从头开始,我们将迎来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又一个30年。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信息》2009,(10):16-27
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给予了摩托车业发展的空间感和自由度;赋予了企业创造的需要和突破的动力。 1978年~1992年,是以“军民结合”、国企独尊为特征的时代,置身于大变革、大发展之中的摩托车企业,凭借着国有资源与技术优势,在早期特种摩托车仿制、开发的基础上一展身手,打开了中国现代摩托车产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摩托车工业的开拓者和支持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的朋友们奋发努力,经过艰苦的建设,使我国摩托车工业已发展成为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独立自主开发、设计能力,有较先进加工制造设备和完整生产体系的新兴产业。摩托车工业已有了扎实的根底,形成了一批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齿轮等零部件和模具生产企业,保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中国摩托车工业大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的年轮即将跨进新世纪的门槛,中国摩托车工业也已走过了辉煌的50年。50年来,尤其是90年代来,中国摩托车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曲折坎坷、可歌可泣的发展道路,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腾飞注入了绵绵不断的动力,也在世界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史上抹下了绚丽的重彩。站在世纪之巅,回望中国摩托车工业近10年来前行道路上每个坚实的脚印,可以重新品味其中的艰难和辛酸、成功和喜悦……  相似文献   

19.
世界摩托车工业起源于欧洲,摩托车工业发展的前60年,基本上是欧美的天下。后来,日本在经历了30年的引进和仿制后,形成独立的开发和设计摩托车能力,从而击败欧美同行,主导摩托车工业的发展。近几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第三世界摩托车工业国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中国隧道工程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修建隧道工程上取得的成绩。已建成的36 103 km交通隧道中有34 708 km是在改革开放后建成的,占96%。重点从特长隧道、深埋隧道、大断面隧道、高海拔隧道及复杂条件下的隧道工程等方面阐述中国在修建重大隧道工程中遇到的挑战及取得的成就,指出:特长隧道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是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快速施工以及运营防灾等问题;深埋隧道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地温的"三高"难题;大断面隧道不仅在设计方面技术难度大,在施工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高海拔隧道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冻融问题和高原缺氧问题;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修建了大量的隧道工程,包括岩溶、瓦斯、高地应力、高压富水、膨胀岩等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和在复杂城市环境下修建的浅埋、大跨、城市地下立交等隧道工程,并在隧道工程修建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提出中国隧道工程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从发展速度向发展质量的转变。中国隧道工程40年来的成就离不开国际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而中国隧道工程的发展也对国际隧道工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