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上期) 3.博世(BOSCH)峰值保持型喷油驱动器 博世峰值保持型喷油驱动器(图5)用在少数欧洲车型和一些从早期(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亚洲汽车的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博世峰值保持型喷油驱动器(安装在控制电脑内)被设计成允许喷油器线圈流过大约4A电流,然后再减少至大约1A电流,并以高频脉动方式开关电路.  相似文献   

2.
一、喷油驱动器的分类 喷油器的驱动器简称喷油驱动器.喷油驱动器由控制电脑(PCM)里的一个晶体管及相应电路组成,它控制着喷油器的开与关.不同类型的喷油驱动器波形不同,除了切断电压时的峰值高度以外,喷油器本身并不能确定其自身波形的特点,确定喷油器波形形状的关键是开关晶体管和喷油驱动器.喷油驱动器有4种主要类型,另外还有一些是4种基本型的分支,这4种主要类型的喷油驱动器是:  相似文献   

3.
喷油器的驱动器简称喷油驱动器有四种基本类型,除了关断电压峰值的的高度以外,喷油器本身并不能确定其自身波形的特点,而开关晶体管和喷油驱动器才能确定大多数波形的判定性尺度。喷油驱动器由控制电脑(PCM)里的一个晶体管开关及相应电路组成,它开闭着喷油器,不同类型的喷油驱动器产生不同的波形,一共有四种主要的喷油驱动器类别,还有一些是四种驱动器类型的分支,但是能了解这主要四种,就可以认识和解释任何汽车喷油驱动器的波形。这四种主要类型的喷油驱动器是:  相似文献   

4.
76年之前,1927年11月,博世(Bosch)开始了世界范围内最最的成批生产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觜。此举使博世公司第一次向发动机生产商提供了能够用于经济地制造高速柴油机的喷油设备。博世公司的这个主意迅速地取得了成功。在此期间,生产了超过1.13亿台柴油机喷油设备,而且整个世界对柴油机轿车的需求量也迅速  相似文献   

5.
孙勇 《汽车电器》2005,(8):40-43
新捷达王轿车发动机采用博世(BOSCH)公司生产的。EA113型20气门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它实现了对发动机喷油和点火角同时进行最佳控制。其M3.8.2电控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主要融合了怠速控制阀信号、喷油驱动器信号及水温传感器信号,设计了通过提取信号特征值,应用神经网络故障识别系统诊断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信号特征以各自信号的特点提取,其中怠速控制阀信号为脉宽调制信号,选取脉宽及幅值等参数为特征;喷油驱动器信号也为脉宽调制信号,选取喷油时间和峰值电压等为特征;水温信号因其为慢速变化信号,取不同阶段的水温为特征。神经网络的BP算法加入动量项法和动态参数两阶段调整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博世柴油共轨系统是一种针对传统喷油系统的缺陷按标准模式设计的系统。现在对比传统喷油系统介绍一下共轨系统的喷油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货车和公共汽车发动机将使用何种类型的喷油装置?电子控制的喷油泵应当成为首选。现将汽车燃油喷射装置的两个主要生产厂家——博世(Bosch)和卢卡斯’(Lucas)公司在这方面的开发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二、燃油供给系统新款奥迪A6L3.01-V6-TDI型柴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采用了Bosch(博世)公司的第3代共轨技术,如图14所示。该系统配有一个由齿形皮带驱动的高压泵,左、右气缸座各有一条分配管。喷油压力提高到了1600bar(1bar=100kPa),比以前的第二代共轨系统提  相似文献   

10.
产品信息     
博世公司  30 0万套共轨式喷油系统2 0 0 0年 11月 ,博世公司的第 30 0万套共轨式喷油系统走下了装配线。 4a来 ,该公司用自己不断取得的技术成果为车用柴油机提供蓄压式喷油装置。一年前的产量为月产9万套 ,目前已上升到月产 18万套。共轨技术将压力高达135MPa的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降低了高功率经济型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和噪声排放 ,这些优越性为柴油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5a前 ,德国轿车柴油机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5 % ,目前已达到 30 %。据博世公司称 ,该公司的共轨式喷油系统于 1997年首次装置Mercedes—Benz公司…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单位陆续购进十几辆欧曼电喷油罐车,其装配的发动机型号为上柴SC8DK,采用日本电装系统。电装系统在我国广泛装配于杭发、重汽、上柴、锡柴等发动机,其油泵控制与德国博世系统有较大的区别,该系统喷油泵为开关型(HPO),在喷油泵高压出口处安装有两个PCV阀(即燃油压力调节阀)。电装系统ECU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传输信号来驱动PCV阀工作。喷油泵通过燃油压  相似文献   

12.
Motronic ME7发动机管理系统是博世公司新一代先进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该系统将Motronic和节气门控制集成于一体,于1997年首先推向市场。ME7发动机管理系统是带集成电子节气门控制(ETC)的集成了喷油和点火控制的Motronic系统。现代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了大量的子系统,它控制的不仅仅是基本的EMS功能如喷油、点火和排放控制,它同时还控制其它功能,如何变气门正时控制、冷却风扇控  相似文献   

13.
读者 E-mail     
Jetronic、Hotronic发动机管理系统有什么区别? 编辑同志你好,我在一些技术资料中看到了Jetronic、Motronic发动机管理系统,我想请问它们有什么区别?能否就此介绍一下。(吴工) Jetronic发动机管理系统只控制喷油定量的电喷系统,是博世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开发的燃油定量电子控制系统,如D-Jetronic、L-Jetronic、KE-Jetronic、Mono-Jetronic系统等。 Motronic发动机管理系统是同时控制喷油定量和点火  相似文献   

14.
富康988轿车于1997年下半年度采用博世公司(BOSCH)先进的MP5.2全电子控制点火和喷油的Motronic多点燃油喷射系统,由电控单元“ECU”全面控制。 一、富康988电子汽油喷射系统特点 1.压感式D型系统:富康988电喷和“切诺基”、“桑塔纳”轿车引进技术一样,采用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空气量,属于压感式“D”型系统。 2.燃油多点喷射:即在进气歧管上安装有对应缸四  相似文献   

15.
在一台压燃式发动机上,进行了燃用2-甲基呋喃(MF)及其与柴油混合燃料的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油时刻接近上止点时,缸内压力峰值降低,废气再循环可明显降低缸内峰值压力和放热率;喷油时刻提前CO排放降低;推迟喷油和采用废气再循环(EGR)可明显降低NOx排放;混合燃料可以明显降低碳烟排放;相同的喷油时刻下,废气再循环对小颗粒的影响较小,对大颗粒的影响较大;喷油时刻越靠近上止点,废气再循环对颗粒数量浓度的影响越大;喷油时刻早于上止点前12.5°CA时,在废气再循环的影响下,大颗粒物数量增多,颗粒物质量浓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6.
在追求柴油机清洁化的探索中,促使研发者一再提高电喷燃油喷射压力的首要原因是:喷油的喷射压力越高就意味着尾气排放中的微粒(PM)含量越少,这已成为柴油机领域一条公认的规律。那么,博世公司是如何部署高压燃油喷射技术攻关的?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在前几期中,我们介绍了德国博世(Bosch)公司的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从本期开始,本文将为您介绍美国德尔福(Delphi)公司的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和多次喷射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试验在1台由高压共轨柴油机改装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展开,通过仪器模拟不同海拔,进而研究在高原环境下甲醇-柴油双燃料(DMDF)燃烧的循环波动.试验主要在1800 r/min下,通过调整发动机负荷、甲醇替代率和柴油喷射参数,研究各种参数在不同海拔下对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缸内压力参数,如峰值压力(pmax)和平均指示压力(IMEP),被用来量化双燃料发动机循环波动.研究结果表明,DMDF燃烧在高原下的循环波动表现出与平原上相似的趋势;随海拔升高,峰值压力循环波动系数(COVpmax)明显升高,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波动系数(COVIMEP)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高海拔下峰值压力对应曲轴转角分布趋于集中.预喷油量的增加限制了高原工况下发动机循环波动率的增长;在所有海拔下,喷油时刻对COVIMEP影响不大,COVpmax对喷油时刻更加敏感;相比较其他喷油参数,喷油压力对循环波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博世公司针对柴油机开发了一种新型喷油系统。这种被命名为"针阀闭环控制"的喷油系统基于电磁阀式喷油器的共轨喷油技术而开发。其能以闭环方式调节喷油持续期,同时借助于喷油器中的压电传感器和新型软件结构以极高的精度进行采集并调节每次燃油喷射的持续期。从而能在实际行驶条件下,在整个汽车使用周期内确保对发动机较为重要的燃油计量和准备精度,因此这种喷油系统有效提升了轿车柴油机动力装置未来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日产千里马(MAXIMA)轿车使用VG30E发动机,采用类似博世LH型汽油喷射系统ECCS。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是ECCS系统ECU控制喷油毫秒的重要参量。它向ECU反映的是驾驶员的驾驶愿望。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电位计,它将节气门位置(开闭程度)和速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到ECU,ECU根据此信号决定怠速位置,称作“软怠速开关”,控制发动机在断油时的运转。另一方面,置于传感器内部的“硬怠速开关”只用于诊断系统,不用于发动机控制。如果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工作不良,便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