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上康 《水运管理》2011,33(9):8-11
为推进我国民营中小航运企业发展,首先从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和开辟新利润源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内河水运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民营中小航运企业发展内河水运必须解决的问题:员工离职率较高、产品优势不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差、综合物流服务能力较弱、融资能力较差,然后从内部蒂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内河水运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发展内河水运的策略建议:实施内河水运战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港航联动发展;拓展业务范围;推进管理信息化;进行服务流程再造;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2,(13):38-39
随着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山港在珠三角港口竞争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贾晓明  陈羽 《中国港口》2012,(4):16-17,15
<正>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拉开了国家大力支持内河水运发展的序幕。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结合自身内河水运发展实际,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海市内河水运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4.
以往我国水运建设的重点领域为沿海地区,对内河水运建设的关注度不足。为助力水运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更好地认清并把握内河水运市场建设机遇,对内河水运方面的数据和规划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论述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及趋势,厘清我国内河水运建设的重点领域,认为内河码头及相关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水运建设领域的重点任务,内河专业化码头工程、内河物流节点项目、航道及水利工程、跨境国际水域工程等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内河水运经济的发展对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经济发展需要关注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步发展。本文就内河经济绿色发展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内河水运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探究新时期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热点扫描     
声音内河水运迎来黄金发展机遇——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1日,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快长  相似文献   

7.
其东 《中国港口》2010,(9):I0001-I0001
<正>今年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提出要用10年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投入1600亿元人民币,加快内河航道、港口和船型标准化的建设,把内河水运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许多内河港航界人士由此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问题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1,(23):1-1
如果把今年年初加快内河水运建设的国家战略,视为内河水运发展的一个崭新原点,那么,2011,珠江在中国内河水运建设的长卷中,可称“底部崛起”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俞李欢 《中国港口》2012,(12):49-50,31
内河水运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2009年底,张德江副总理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内河水运发展座谈会上,把内河水运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河航运在运输成本、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优势突出,而内河航运管理相对滞后。提出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阐明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船舶定位、无线数据通信、电子河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并对我国发展内河智能交通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内河航运涉及船舶、航道、港口及信息技术等诸多要素。在京杭运河实施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目的就是保护运河水环境,改善广大船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船舶营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内河航运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唐净  吴文华 《水运工程》2004,(10):89-92
内河航运的明显优势是运量大、能耗低、环保、安全,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在提高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同时,对防洪、灌溉、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贡献。虽然水运的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当涉及到项目投资评估时,却一直缺乏将这些效益量化的手段,因此内河航运项目在项目筛选和投资决策阶段失去了竞争力。文章对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现状和现有的一些方法做以介绍,提出改进现行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宁波液化品自由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港是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宁波液化品自由港位于中国的炼化产业带,区位优势明显,硬件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是国内吞吐能力最大的液化品专业港。由于缺乏良好的关税环境,宁波液化品港在与韩、日港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鉴此,就建立宁波液化品自由港的意义、条件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立宁波液化品自由港,为我国液化品运输的发展和我国炼化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修改通报)对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做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内河船舶应设置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系统,并具有《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本文从法规要求出发,简要介绍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以及检验发证,为内河船舶正确选用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配套设施、获得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运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航运企业所面临机遇、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出发,即从国际航运市场、政府及企业自身因素分析中国航运企业所处的环境,提出如何提高中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赵思连 《中国水运》2007,7(3):30-32
内河低质量船舶的存在给人命、船货安全和水域环境带来了极大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低质量船舶的表现形式,剖析了低质量船舶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从源头上控制低质量船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法宝。企业要培育和加强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立足于实际环境,努力实现企业内部战略性资源整合与创新,积极推进企业外部交易性战略,加快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和创新。通过分析港口企业在物流供应链上的地位作用及其现状,找出其在供应链发展中的瓶颈,提出提高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ponse of port authorities to the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operate. It documents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rt authorities and terminal management companies and considers the strategic issues faced by these groups and other port interests. In particular, it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for a port authority in matters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amongst terminals within a port and the amount of competition amongst port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ponse of port authorities to the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operate. It documents the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rt authorities and terminal management companies and considers the strategic issues faced by these groups and other port interests. In particular, it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for a port authority in matters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amongst terminals within a port and the amount of competition amongst p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