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通过地面应答器时的接收性能测试是我国目前客运专线列控系统运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应答器传输模块测试的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首先分析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的工作机理,深入研究车速对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影响,推导出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实际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表达式,然后提出基于自动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设计方法的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实际应用和测试表明,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产生的信号和理论分析相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应答器传输模块接收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点式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 BTM)是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车载子系统必不可少的设备,可实现车地间信息的传输。文章针对实际车地传输中偶尔会有"丢点"现象,即无法收到地面应答器的报文信号的问题,提出设计开发一套应答器车载设备测试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原理和软、硬件架构。试验表明,该测试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应答器传输过程中上下链路关键参数的考核。  相似文献   

3.
BTM辐射模式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答器分析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参照UnisigSubset085规范,对测试应答器传输模块的辐射模式估计进行了xml语言规范描述,并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环境,对测试系统中辐射模式估计功能进行实现,对模块的性能作出正确的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源应答器是列控系统里非常重要的设备,而既有有源应答器监测装置存在诸多不足.从系统角度出发,论述有源应答器传输通道集中监测系统的结构关系,并分析各单元模块的功能需求和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应答器的工作原理和测试原理,结合对应答器测试规范的理解,对应答器的模拟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种应答器模拟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6.
有源应答器下行链路信息传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应答器系统中有源应答器不能进行双向传输的问题,对有源应答器系统进行修改,实现信息的顺利传输。首先通过建立各个接口的下行通道实现各自的信息传输,进而实现整个系统下行链路传输,并通过对"A"接口建模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下行链路信息传输功能的有源应答器系统保留了原有应答器的功能,避免了技术上的大幅度修改,而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也可以代替部分轨道电路的功能。当列车控制系统降级,C1和C2系统仍然能够通过有源应答器进行双向信息传输,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同时为实现双向应答器的产品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中国高铁的发展趋势,设计一种适用于CTCS-2列控系统的应答器传输模块,介绍应答器传输模块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各模块功能设计,并阐述其先进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8.
应答器传输系统由地面应答器、车载天线单元和车载应答器接收单元组成。列车高速移动时,车载天线单元相对应答器产生时空变化,传输信道形成时变特性。基于电磁场理论,解释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其电感耦合的本质。通过研究应答器输入输出随空间变化关系、输出随时间变化关系,分析应答器输入输出特性,得到在系统射频能量传输过程中,应答器和车载天线单元在不同空间位置时的作用过程。通过模拟仿真,反映出应答器传输系统的时变非恒参过程,以及相对距离的变化对传输效能的影响。并以耦合系数S_(21)为研究对象,探讨空间位置对S_(21)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答器信息在车-地间进行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对于保障列控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我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已将应答器作为CTCS-1及以上级别系统的关键设备,用于向运行列车传输列控安全信息。本文分析了应答器信息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随机突发错误、异步传输错误、长短帧报文误译及报文切换时错译等各种错误模式。为保证信息传输和接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了欧洲应答器编码策略中采用的CRC循环冗余码及同步信息码校验、10到11 bit字转换、整形约束条件检查等防护措施在编、译码过程中对以上错误模式的防范能力,从理论上论证得到:欧洲应答器编码策略有效保证了应答器信息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我国研制适用于CTCS的应答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答器信息在车-地间进行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对于保障列控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我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已将应答器作为CTCS-1及以上级别系统的关键设备,用于向运行列车传输列控安全信息。本文分析了应答器信息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随机突发错误、异步传输错误、长短帧报文误译及报文切换时错译等各种错误模式。为保证信息传输和接收过程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了欧洲应答器编码策略中采用的CRC循环冗余码及同步信息码校验、10到11bit字转换、整形约束条件检查等防护措施在编、译码过程中对以上错误模式的防范能力,从理论上论证得到:欧洲应答器编码策略有效保证了应答器信息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我国研制适用于CTCS的应答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玲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4):72-73,76
铁路道口预警安全系统是由中央处理系统、机车移动信息终端、地面无源应答器、道口监控和无线传输网络组成。介绍道口监控和无线网络传输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徐沛铁路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答器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安全设备,是整个信号系统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配合车载电子地图使用,目前广泛应用在现代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介绍了应答器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数据传输速率对应答器数据传输质量的影响,并对应答器在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应答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灵活、维护方便、功能多样、信息传输可靠性高、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设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应答器传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从工作原理出发,研究分析车载应答器潜在的敏感设备、耦合路径及电磁骚扰源。以宁波地铁5号线电客车发生的多起因车载应答器传输模块受扰,导致列车停站不准、定位丢失故障为例,排查构成干扰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通过提高设备抗扰度来抑制干扰。经长期追踪观察,未再出现因受扰导致的故障,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查询应答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在ATP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偶发应答器信息收不到,且缺少有效测试手段的问题,研制了应答器在线检测分析系统。通过在应答器下方安装采集射频信号的检测天线,实现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的实时采集;由安装在轨道旁的检测装置对采集信号解码,解析中心频率、振幅抖动、频率偏移、平均数据速率及最大时间间隔误差等指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采用同类分析法和多点对比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准确找出应答器信息丢失的原因及应答器传输系统的故障部位,达到提升应答器传输系统维护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LabVIEW搭建应答器功能与性能自动测试平台,按照铁道行业标准应答器传输系统测试规范要求,通过定制测试工装,实现清水、盐水、铁矿石、金属物等异物环境下的应答器输入输出(I/O)特性测试,为在室外复杂环境条件下工作的应答器设备的芯片选型、故障分析等测试研究工作提供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列车运行控制记录装置(LKJ)的数据来源从车载下移到地面,提出采用大容量应答器从地面向LKJ提供控车数据,解决LKJ数据更新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大容量应答器采用双信道,提高了数据容量,减少应答器使用数量,满足LKJ控车的数据需求.大容量应答器传输系统满足互联互通兼容性、应答器数据安全性、系统抗扰性、可维护性及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有源应答器报文是列控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有源应答器报文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报文的编制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介绍了一种报文的自动生成方法,以此来提高报文的编制效率,并加入关键数据校核模块,对列控基础数据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校验,来提高报文编制的准确率,并减少人为造成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ETCS、CTCS等列控系统需要在铁路沿线铺设数量众多的点式查询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等功能。提出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为主的组合定位方法,实现虚拟应答器。虚拟应答器可以部分取代真正的查询应答器,无需地面轨旁设备。介绍虚拟查询应答器的发展背景和在列控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应用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应答器报文优选及快速编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答器是列控系统中用于地-车信息传输的关键设备。本文从降低传输误码率的角度提出连"0/1"个数评分、报文码逻辑"0"和"1"切换频率、同步偏离解析条件、欠采样条件4个报文优选指标,以实现应答器传输报文的优选。通过构造反向查询的字母表、减少检查字母表条件的字数、优选指标与整形约束条件检查同时进行的方式,进一步实现优选报文的快速编码。随机选取武广客运专线真实应答器用户报文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根据优选指标能够实现应答器传输报文的优选,采用所提出的快速编码算法生成优选报文的速度比规范定义编码方法提高了97%左右,优选合法报文的误码率明显低于常规合法报文的误码率,满足报文编码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