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常根据公路路线设计确定路基高程与天然地面高程是不同的,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挖掘;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填筑。由于填挖情况的不同,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介绍了这三种类型的构造。  相似文献   

2.
正前言季冻区填挖交界段路基由于填筑料、压实度、含水率等差异,容易造成填挖交界段发生不均匀沉降及冻胀,影响公路路面使用耐久性及运营安全。本文以某一级公路填挖交界段为例,借助有限元分析了无处理措施和基顶加铺土工格栅时路基不均匀沉降和冻胀的对比特征,提出了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段路基处理的有效性。1工程概况某一级公路路基横断面形式:整体式断面24.5m,分离式断面12.25m,行车道宽度为2×4.50m,  相似文献   

3.
路基是公路路面下的基础建筑,是公路行车部分的基础.它通常是由土、石按一定尺寸和结构要求建造成的带状土工构筑物。公路路基的横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形式,路基断面的几何形状由高度、宽度和边坡决定。路基高度由路线纵断面设计确定,路基宽度则决定于设计交通量和公路等级,路基边坡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本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情况,提出该公路路基膨胀土处理、堆填段冲击压实段、旧路基利用段施工难点,同时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如对于本工程部分路基存在的膨胀土路段采用超挖换填形式等;同时提出公路平整度施工技术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路基填挖交界结合部位的差异沉降控制,首先分析了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差异沉降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而全面分析了造成公路路基出现差异沉降的主要原因,并就公路路基填挖交界部位的差异沉降施工处理技术,提出了几项具体技术控制措施,可以为公路路基填挖交界部位的施工处理作业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结合公路施工实例,针对该公路路基存在低填浅挖路段,同时路基清表完成后,对其进行填前碾压,但鉴于存在较大的含水量,基底填前碾压压实度无法达到规范要求,为此对该路基采取换填天然砂砾方法,详细地探讨该换填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产生沉陷病害的原因,针对路基沉陷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出在路基设计中应加强路基填挖交界处特殊部位的设计,预防在填挖交界处产生沉陷病害。  相似文献   

8.
半挖半填式路基是高速公路施工中一种常见的修筑方式,其稳定性的好坏取决于挖填交接面的形式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介绍了半填半挖路基挖填交接面的形式分类以及相应的变形破坏形式,同时提出采用随机-模糊统计法处理路基稳定性。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靠合理,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路填石路基施工,结合某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围绕公路施工的主要特点,从路基填料选择入手,深入分析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及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承德市位于燕山山脉,所修建的公,路多在山岭重丘区,路线在崇山峻岭中穿行,难免存在较多的填挖交界,而且在近两年修建的平铁公路、承围支线公路在填挖交界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拟针对填挖交界路基病害及工程处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