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适应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CTCS-3级列控系统工程建设角度出发,对包括基于多路速度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速测距策略、列车制动模型及CTCS-3/CTCS-2级动态转换机制等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适应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测速传感器的特点,采用车轮速度传感器与雷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列车速度的安全测量,并运用联合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基于多路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测速测距算法策略。结合列车移动体的控制特点,在国际铁路联盟UIC 544—1标准的基础上,提出1种改进的分段式减速度计算的列车制动模型,可兼顾行车安全和效率。针对列车运营模式的兼容性与可靠性,采用兼容CTCS-3级和CTCS-2级的双模冗余设计,使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同时具有CTCS-3级控车功能和CTCS-2级控车功能,并通过输入信息共享和等级转换时信息交换等技术手段,实现CTCS-3/CTCS-2级之间的平滑动态转换。研究成果已在武广高速铁路上实施,满足了列车高速安全运行的要求,并提高了等级转换时的列车运行效率和旅客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装备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列车从CTCS-2级线路向CTCS-3级线路运行时需进行CTCS-2/3等级转换,在转换过程中车地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的列控数据交互,需经过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安全层和应用层等,任何一步失败,都会导致列车无法转换到CTCS-3等级运行。从CTCS-2/3级等级转换失败案例中选取车载未发送SABME帧、车载发送多条SABME帧、RBC收到多条M155消息包等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车载、网络和地面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CTCS-3级列控系统是在结合中国路情和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借鉴ETCS-2级列控系统,并且兼容中国既有的CTCS-2级列控系统。为了更好的理解CTCS-3列控系统的控车模式,通过与ETCS-2级列控系统控车模式的比较,阐述了CTCS-3级列控系统控车模式的运用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应用,重点描述了ETCS-2级与CTCS-3级列控系统控车模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CTCS-3级列控系统RBC控车场景建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统一建模语言UML与模型检验工具PHAVer(Polyhedral Hybrid Automaton verifie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CTCS-3级列控系统RBC控车场景:列车注册与启动、行车许可、等级转换、列车注销的混成性。首先通过UML支持的扩展机制,引入构造型(Stereotype)对UML进行面向混成性的扩展,建立RBC控车场景UML模型,实现对RBC控车场景混成性的描述。然后依据UML到PHAVer的转换规则,将UML模型转换成PHAVer模型。最后,依据CTCS-3级列控系统需求规范,总结RBC控车场景的功能需求,运用PHAVer进行验证,证明CTCS-3级列控系统需求规范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CTCS-3及CTCS-2信息融合技术进行研究,提出CTCS-3和CTCS-2信息融合的4个应用场景,结合CTCS3-300T车载设备给出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关胜 《中国铁路》2009,(11):16-17
结合我国铁路站场的实际分布,阐述高速场与普速场相互独立或两场有道岔相连情况下,列控中心的布置方式。分析枢纽内高速场与既有线区间、高迷场与客运专线中继站间区间,CTCS-3级与CTCS-2级列控系统切换点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CTCS-3列车控制系统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融合是提高列车控制数据完备性和保证列车安全的重要方法,CTCS-3列控系统已在传感器层面进行了局部数据融合。本文在分析列控系统技术规范、CTCS-3列控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CTCS-3列控系统决策层数据融合方法,分析融合的可行性并建立实现该方法的模型。该方法通过CTCS-3列控系统C3控制单元与C2控制单元之间进行列控信息交换,实现行车许可、线路描述信息、临时限速等核心列控数据的数据融合。融合后的列控数据更可信、准确、可靠。使用融合后的列控数据计算列车允许速度和生成监控曲线,使列车控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轨旁设备是列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为列车控制系统提供地面应答器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以保证列车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主要对CTCS-3级列控系统中的轨旁设备进行研究,在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轨旁设备仿真子系统,最终达到了测试CTCS-3级列控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数据通信协议和传输模型;结合列控系统实际应用,归纳车-地通信常用数据。在此基础上,阐述GSM-R网络CSD测试原理,讨论关键参考指标的确立依据。列控数据传输运用质量是GSM-R网络CSD测试的根本依据,了解实际应用与测试之间的关系,对探讨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数据传输运用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深入理解GSM-R网络CSD测试结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鹏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2):76-79,94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ETCS-1的成功应用经验,并利用我国既有自动闭塞的优势补充点式列控系统不足,统筹考虑点式信息和连续信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优化CTCS-2点连式列控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传统控车模式和点连结合控车模式的差别。针对轨道电路作为高速铁路列车控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点连式结合设计。研究结果:采用基于轨道电路与应答器结合的CTCS-2点连式列控系统克服了既有列控系统的缺点,对于客运专线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研究结论:CTCS-2点连式列控系统增加了车地通信的列控信息,实现了速度-距离模式控车,充分发挥了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11.
郑西客运专线采用兼容CTCS-2的CTCS-3级列控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差异,造成了CTCS-3与CTCS-2临时限速方案的不同。本文从对CTCS-2与CTCS-3系统差异的分析入手,剖析两种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方案的原理,最终得出CTCS-2与CTCS-3临时限速一致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下简称C3系统)是高速铁路的5大核心系统之一,武广客运专线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首个实施c5系统的重点工程项目.通过对武广C3系统技术创新过程的总结,分析归纳了"武广式"创新模式和各个创新要点,对国内后续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及实施高铁技术"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线闭塞中心(RBC)是CTCS-3级列控系统的核心地面子系统,随着300km/h以上CTCS-3级客运专线的建设,RBC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着重分析RBC结构、列控系统运营场景中的功能需求、容量计算以及与CTCS-3级列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对CTCS-3级列控系统工程设计中RBC的功能划分和接口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仿真测试管理器是CTCS-3级仿真测试平台的重要辅助模块,它独立于CTCS-3级列控系统,但在仿真平台中可实现节点监控、数据收集、人工命令自动下达等辅助功能.从仿真测试管理器的仿真前准备及仿真过程控制两大方面对其进行介绍,体现出其在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中灵活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南枢纽列控系统集成工程中应答器报文及临时限速系统设计的分析,总结研究CTCS-2/CTCS-3等级线路接入CTCS-3D等级线路时需要注意的特殊点,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列控系统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分析CTCS-2级转换至CTCS-3级的具体流程以及转换过程中的车地信息交互。以西南交通大学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系统CTCS-2级至CTCS-3级等级转换的功能空缺,在车载子系统中增加等级转换控制模块,完善地面子系统相关功能,并对CTCS-2级至CTCS-3级的等级转换功能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正确地完成CTCS-2级至CTCS-3级的等级转换,实现等级转换过程中超速防护功能及司机提示功能,并对等级转换过程中车地仿真消息进行实时记录和显示。  相似文献   

17.
项目安全组织结构、项目安全保障工作、项目安全监视工作和项目安全关键控制点(安全里程碑)是构建项目安全保障体系的四大关键要素。从CTCS-3系统集成项目实际出发,结合欧洲成熟安全保障理念和最佳实践,对构建适应CTCS-3系统集成的安全保障体系进行详细论述。工程实践证明,本安全保障体系能够有效适用于我国CTCS-3客运专线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中国铁路时速500~550km客运专线的重要技术装备,是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可靠的核心技术之一.概述了CTCS-3级列控系统的用户需求,简介了郑州一西安客运专线CTCS-3级列控系统、验证用户需求联调联试的实施案例及测试分析方法.并根据郑西线联调联试的试验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CT...  相似文献   

19.
依据CTCS-3级列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电磁环境状况,从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3个构成电磁干扰的环节入手,分析CTCS-3级列控系统的干扰模型。围绕ATP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试验,研究并验证CTCS-3级列控系统在现场和在实验室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讨论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