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上海市第四次交通大调查资料,上海助动车发展异堂迅速,  相似文献   

2.
上海电动自行车自1997年开始办理上牌以来,至2007年11月上牌总量已达211万辆,接近于本市机动车总量,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本市上牌的产品目录中,有900余个产品型号及160余家生产企业。特别是燃油助动车淘汰、摩托车禁行后,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更新换代交通工具的主要选择。电动自行车在给市民交通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在生产、销售、使用领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管理亟待规范。现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三环节,分析对其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非机动车计算机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拥有1000多万辆非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种类已经扩展到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燃气助动车和残疾人专用车5种,非机动车已经成为影响上海交通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非机动车进行管理,无疑是较为有效的办法,事实上也确实提高了对非机动车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每季度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第四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是“倡导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具体议题有四个:如何协调人的出行与机动车出行的关系,提升慢行交通地位?如何在道路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扩展慢行交通的空间?如何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吸引市民出行向慢行交通方式转移?如何加强助动车管理,改善慢行交通安全和秩序?现将专家们的见解和建议整理如下,亦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对上述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08,24(4):31-31
一位在房产中介公司工作的经理,他目前上班距离较长,乘公交车不方便,平时还要经常外出,只有使用助动车比较方便。但上海已限制燃油助动车的购置,电动自行车一次充电行驶距离只有50~60公里,而且充电不方便,因此选用了燃气助动车。买车加牌照7000元,审照2年一次,一次加气可以行驶80~90公里。现在每月行驶1000公里左右,每3天左右加一次气,还是比较方便的,加上维修保养每月大概花费200元。  相似文献   

6.
信号控制交叉口助动车违章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助动车的违章行为提出改进措施,利用视频数据观测了上海市12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骑行类车辆行为。基于行为分析方法对人-车-交通环境特征进行编码,并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助动车违章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信号周期较短、非机动车流量较小、横向车流较稀疏或处于违章待行状态时,助动车更易闯红灯;在直行或非机动车道较窄时,更易违章待行;在转弯、非机动车道较窄或横向车流稀疏的情况下,更易错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较宽时,更易逆行;燃油/燃气车辆、男性骑车者更倾向于载人载物违章。最后指出,应建立助动车骑车者的安全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提升交通设施服务质量与交通管理水平,以有效引导助动车向有利于城市交通有序、安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2008,6(5):95-96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召开,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体育的、精神的和人文的宝贵遗产,还有一笔丰厚的交通遗产: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广大市民交通文明意识的提升、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尤其是奥运期间实施的限制小汽车出行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从媒体正面评论和市民热议,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绿色出行以及环保与节能发展理念的渴求。因此,这份宝贵的奥运交通遗产在"后奥运时代"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在交通政策制定以及交通管理、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城市的拥堵严重情况已经成了社会问题。点击两会热点话题,北京、上海的交通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2006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车市场,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接近2200万辆。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如何确保奥运会期间的交通畅通成为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今年两会,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建议,应该用软投资改善交通环境,认为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解决之道不仅在于“建”,更在于“管”和“控”。  相似文献   

9.
燃油助动车尾气冷凝物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上海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国产燃油助动车尾气冷凝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方法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溶剂提取和柱色谱分离方法。结果 检出238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结论 结构简陋的二冲程单缸发动机对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其排放的尾气是对城市大气危害很大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五小车辆即: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燃油助动车、电瓶助动车、残疾人专用机动车.这"五小"车辆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应该引起大家高度重视,特别是社区街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五小"车辆使用人的高度重视.下面是笔者亲眼目睹的情景,请观之.  相似文献   

11.
夏青 《城市交通》2006,4(2):35-35
《城市交通》杂志2006年第1期《交通需求管理在武汉市跨江交通中的应用》一文,描述了汉江一桥切断交通封闭维修,管理者“被迫”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诸多可喜成效:①武汉市关键的过江交通,过长江车流量日减1万辆,过汉江车流量日减2.9万辆。②实践公交优先,已有的公交线路增加经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勾画的大上海新交通层次高、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生态化等特点,提出加快南京交通发展的新观念,从上海“经营城市”中学习“经营交通”,营造发展交通的优良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探索交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明交通“三让”即:车让车,车让人,人让车。明交通“三让”管理(以下简称“三让管理”)是创建以人为本,明有序的交通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延伸无锡明交通水平、提升无锡城市明形象的有效手段和积极方法。在交通参与明交通素质还没有得到全面提高的今天,“三让管理”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7,(9):12-12
9月11日,全球唯一同时关注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市场的“2007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交通主管部门、跨国交通运输集团、设备供应商、管理咨询机构、运营机构、技术服务商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180多名专业人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应用场景对交通分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目前交通分配方 法族谱中的众多模型与方法,本文构建能够满足族谱中所有交通分配特征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技 术框架,提出交通网络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嵌入交通分析平台软件“交运之星- TranStar”中。该技术体系包括:“模型关键参数”“交通阻抗函数”“交通网络交通分配基础模型与 快速算法”3部分模块组合的分析模型一体化;面向步行、自行车、机动车及公共交通等多模式交 通网络的分析对象一体化;针对城市土地开发,交通网络建设,交通管理控制,公共交通系统,以 及交通政策制定等应用场景一体化。选取南京市道路网络和公交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 明,本文提出的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具有处理超万节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能力,对各类交通模 式、典型业务场景的分析结果可为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助动车在中国城市出现并迅猛增长,多数城市助动车出行量已超过自行车。文章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车辆的路段速度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以交通流建模为目的的参数定义方法,建立了有设施隔离、不受交叉口影响情况下非机动车流的速度-密度、速度-流量、流量-密度关系模型,并分析了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论可供后续非机动车流特性和模型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方交通》2004,(11):34-34,24
上海交通高速客运有限公司现拥有营运客车35辆,一线驾驶员60名。几年来,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下,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恪守“安全、快捷、温馨、舒适”的服务品牌,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竭力减少违章和事故隐患,努力为企业营造安全有序的客运生产环境。经过努力,公司安全行车已达2000天。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大都市交通系统中的技术与文化”论坛。来自复旦、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高等院校的技术专家和学者以及有关部门领导,从技术与人文、管理的角度思考都市交通问题及如何在交通问题上更科学地管理与决策。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上海市沪C号牌小汽车每年增长10万辆以上,外省市号牌小汽车驻沪行驶已超50万辆。在中心城对小汽车实施"近期控制拥有,远期控制使用"的政策背景下,有必要对沪C和外省市号牌小汽车加强管理,使交通需求管理得到全面落实。一、对沪C号牌小汽车继续实施范围限制和区域经营的控制措施沪C号牌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上海市政府实施"号牌政策"引申出来的。当时上海许多旧车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要求,为了加快发展上海旧机动车交易市场,1997  相似文献   

20.
非机动车计算机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拥有1000多万辆非机动车,非机动车的种类已经扩展到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燃气助动车和残疾人专用车5种,非机动车已经成为影响上海交通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非机动车进行管理,无疑是较为有效的办法,事实上也确实提高了对非机动车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