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为了防治机动车污染,提升慢行交通系统使用率与服务水平,针对慢行交通出行者特性开
展研究。以铜川市居民出行调查为数据基础,将其分为家庭属性、个人属性与出行特征属性3 个
类别,借助SPSS 软件构建二元Logistic 模型,以优势比(OR) 为主要评判标准,从多种属性变
量中辨识影响慢行交通使用的主要变量,阐述出行者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出行距离一般小
于3km,自行车出行距离小于5km,各种属性变量对慢行交通的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步行与
自行车出行的影响变量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倾向于步行而男性使用自行车的几率更高;非通勤出
行以步行为主;交通工具保有量的提升会降低步行使用率,而对自行车出行基本不产生影响;家
庭收入与是否选择慢行交通出行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慢行交通混合过街时相互干扰较多,过街特性与一般的行人或电动自行车过街有所不同。本文对福州地区5个信号交叉口的慢行交通过街交通流和交通冲突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描述慢行交通混合过街交通流特性并建立交通冲突模型。研究得到电动自行车过街平均速度的均值是7.89km/h,行人过街平均速度为4.37km/h;随着慢行交通密度的提高,慢行交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将冲突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作比较,检验了冲突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受站间距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指标分析,学习并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及研究方法,以实际数据作为基础,首先对客流分布和乘客出行时间这两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城市轨道客流随着乘坐距离的变化存在着一个先增后减的函数变化;根据对客流分布以及乘客出行时间的分析,将乘客出行时间成本转化成经济效益指标,将票价收入标准与客流分布进行结合得到地铁票价收入的经济效益;之后结合乘客出行时间的经济效益和票价收入的经济效益按照总收益最大化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优化模型,并实施优化计算,碍到理论上的最优站间距. 相似文献
6.
低碳和谐是都市人对城市生活的渴求,而实现这种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城市交通的低碳和谐,即较低的城市交通工具尾气排放、通畅的城市交通运行,舒适、愉快的城市居民出行.文中通过对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低碳型交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慢行交通是大连未来城市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公平包容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连市慢行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以改善慢行环境、保障慢行空间、提升城市品质为总纲,结合大连慢行交通发展实际,科学制订慢行交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模式及策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睿智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锦江乐园站为例,探索如何构建慢行友好的轨道交通环境。首先基于实地调研,借鉴日本、香港、深圳等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出慢行交通与轨交换乘的三大规划设计要素:慢行网络、慢行设施和慢行环境;其次针对锦江乐园站慢行通道受阻、人行空间被占、慢行环境较差三个现实问题,从打造畅行连续的慢行系统、重组慢行空间和提升慢行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最后针对慢行系统中涉及的五大关键节点,提出可实施的改造方案,着力改善锦江乐园站周边的接驳环境,提升慢行品质,最终构建畅行连续、空间宜人、绿色友好的慢行接驳系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中小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系统规划问题所在;在分析研究慢行交通系统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于中小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针对慢行核、慢行走廊的建设,提出了单一核心,走廊辅助的慢行交通布局规划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以慢行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为中小城市的慢行系统发展以及城市交通发...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缺乏合理的体系构建,国内城市出租车(包括巡游出租车与网约出租车) 服务站的发
展较为无序。鉴于此,在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出租车服务站的定义、基本设施、主要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方法,根据基本设施的完备性、主要功能的全面性以及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将城市出租车服务站体系构建为两大类5 小类,提出了每类服务
站的功能定位、设施特点、建设条件与用地规模,分析论证了每类出租车服务站的建设合理性与有效性。对广西柳州市城区的实例分析表明,按照该出租车服务站体系规划的出租车服务站的设
施供应充足,可为城市出租车提供有效服务。该体系可有效解决出租车驾驶员“四难”等棘手问题,缓解出租车随意停车造成的交通风险,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影响评价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通影响评价中交通需求预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构建交通影响评价交通需求预测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然后提出了共享平台的层次结构,并设计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最后,以北京市为例,对共享平台中核心模型的应用与参数选择进行详细说明,同时阐述了平台相关基础信息库建设及标准规范建立的长远意义. 交通需求预测共享平台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交通影响评价的预测精度,为进一步规范交通影响评价中的交通需求预测工作及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北京市旅游高峰期间景区周边交通混乱以及城市交通路网负荷增加,选取北京市三
处景点进行问卷调查,将游客的年龄、是否有车、月收入、同行人数及同伴类型等数据作为影响游客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与此同时,对所需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分析不同游客的出行方
式特性,利用非集计模型对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是否有车、月收入、同行人数以及同伴类型这几类因素对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均显著,并得到游
客对私家车、出租车、地铁及公交车这四类交通方式选择的比例,分别为17%, 7%, 54%, 22%。研究表明,北京市旅游交通方式的需求以公共交通为主,尤其是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为此建议进
一步加大北京市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城区交通系统与空间环境优化策略——以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浙江省绍兴市老城区,其交通现状和发展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意义,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与传统格局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提出从交通、空间两方面统筹安排、合理组织以解决老城区的交通问题。提出4点交通优化策略:净化老城区过境交通;分流居民日常生活交通与旅游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强化城市主要功能中心的联络线;加密次干路、支路路网。同时,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交通性道路和特色道路分别进行景观控制和交通管制,进一步优化其空间环境,强化并突出其特色,使其成为塑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ʩ�н�ͨӵ���ѵĽ�ͨ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拥挤费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而有效的需求管理方法,已在国外部分城市实施. 本文对北京市旧城区实行交通拥挤收费的预期交通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旧城区的区位特征,土地利用性质,以及目前交通运行状况,提出在旧城区实行交通拥挤收费的必要性. 然后借鉴国内外城市实行交通拥挤收费的经验,结合北京市实际的出行时间价值调查结论,提出旧城区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方案. 最后基于北京市宏观交通模型测试了施行拥挤费后的预期交通影响,并对施行拥挤费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针对公共交通系统的供需分析不足,研究较为薄弱. 本文在既有的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公交系统组织运营特点,以公交模型结构体系和功能定位分析为起点,研究并选取能够反映交通影响评价需求和公交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设计了公交模型分析流程,并将公交模型引入到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 结合交通影响评价实例分析,对交通影响评价中建设项目的公交运营组织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公交模型分析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进一步完善了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拓展了公交模型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各类交通规划管理政策和先进技术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构建了描述能源储备
量、机动车保有量和路网面积动态演化的三维非线性动力模型,重点对均衡解的存在性、唯一性
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若所有变量及参
数为正,则有实际意义的均衡解唯一且稳定;若满足可供机动车行驶的能源增长率降低城镇开发
边界扩大、共享泊位供给量增加、机动车的平均能源消耗量增加中任一条件,则均衡平均车速提
高;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路网面积和路网容量的换算系数增加会提高均衡平均车速;存在最优行
驶机动车比例,可使均衡路网饱和度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公路交通服务能力皆以道路拥堵情况(V/C 值)及行车顺畅程度为评估 标准,缺乏对交通安全潜在社会成本、时间成本及环境保护的测量.根据国际社会对绿色 经济、绿色交通运输的重视与发展趋势,本文以台湾电子收费系统的数据为基础,针对不 同交通流需求量、路段平均行驶速率衍生的时间成本与污染排放、交通安全等因子,分别 构建出行时间延滞成本、碳排放增量成本、潜在肇事概率成本等3 个参数指标,利用这3 个指标构建综合型绿色安全交通服务指标(Green and Safety Index for traffic levels of service, GSI),作为划分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估标准,并通过实时在线软件,提供出行者道路 出行延滞、碳排放及安全等社会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19.
程嘉辉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71-73,104
中国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对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标准GB/T 22486<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出台更对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在质量上作出了严格的要求.职业院校适时建设"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培养合格的服务人员,将是保证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