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加快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纳入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定位,独特的交通特性,而区别于旧城区。该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道路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总结、介绍,可供道路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大道"绿色、生态、景观、环保、节能、和谐"的设计主题。从该工程的规划、设计,路基处理,路面材料,边沟设置,景观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工程的创新思想,并介绍了该工程绿色生态型城市快速路集成技术、城市快速路生态化设计技术集成、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快速路软土地基处理等科研课题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刘超  刘庚  曹立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33-35,311,312
结合天津滨海新区汉蔡路拓宽改造工程的设计实践,根据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确定改建方案,进而阐述了道路拓宽改造中路线、路基、路面的各自特点和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针对滨海新区软基特点,对不同交通荷载下的低填土道路路基工作区深度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浅层处理典型结构,并在滨海新区天津大道道路工程推广使用,为滨海新区及国内类似低填土路基处理方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新区是天津市重要的生态宜居型海滨港口城市。该文首先介绍了天津市总体规划对于滨海新区空间发展功能定位以及道路交通网络格局,然后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概况,包括道路、交通、城镇等方面的建设成就。最后阐述了一些重点工程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为了解决"软基、重载、盐渍化"给滨海新区道路建设带来了的巨大挑战,滨海新区积极开发研究低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在诸如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应用、废弃淤泥处置改良、盐渍土固化利用、泡沫轻质土处理软土、无机结合料加固工业碱渣、生态性排水系统设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突破,针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对其相关技术原理、应用途径进行分析,以便达到示范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赵欣  康莉  曹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64-68,150
结合新区建设的设计经验,从桥梁专业设计人的角度出发,对新区桥梁设计工作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与探讨。主要结合目前部分区域交通运输的需求,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提高标准的建议,并给出了工程实例;结合滨海新区环境特点,强调耐久性设计,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和实例;同时对设计理念和养管等问题也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项目作为滨海新区重点工程,已成为滨海休闲旅游区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其建设已被列为天津市2005-2020年间的城市总体规划,并已经国务院批复。该文介绍了中心渔港项目紧紧围绕"北方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和"北方艇产业中心"产业定位,将其建设发展成为一个以水产品加工集散、游艇产业为主,港口物流和休闲旅游相关产业竞相发展的现代化主题经济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不断提升滨海新区的国家战略定位,优化滨海新区高速路网结构,分析滨海新区高速路网结构及功能,从对外大通道、路网拥挤度、理论长度和连通度4个方面阐述了滨海新区规划高速路网的结构,阐述了滨海新区现状高速路网功能,提出了滨海新区高速公路网存在的问题及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规划"在"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中提出把"提供多样化的居住条件"作为未来的主要目标;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扩大内需;随着房价的步步高升,如何保证房价平稳成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该文针对滨海欣嘉园区域开发建设的意义与可行性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特性,并总结了新区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新区现有路面交通量、车辆组成、土基模量、材料参数、结构组合形式,最后提出了新区各等级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滨海新区道路交通特性,并总结了新区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新区现有路面交通量、车辆组成、土基模量、材料参数、结构组合形式,最后提出了新区各等级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吴炼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83-86,92,M0011
城市滨江岸线是一个城市稀缺且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为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化发展,必须做好岸线资源的规划控制工作。在对滨江岸线的功能分类、岸线断面及范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滨江岸线利用详细控制方法,采取“线-点-面”相结合,以河道蓝线和水位线为基准线,将岸线功能段落起终点投影至基准线的交点作为基准点。以基准点围合而成的面域作为各类岸线对应的控制范围。对全域岸线以“总图+图则”的方式进行规划控制,在各分图则中确定图则区位、岸线功能、岸线信息、控制要求等详细内容。并以南京市域滨江岸线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全市滨江岸线利用的功能分布、规划控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城市滨江岸线利用与陆域城市功能的协调及相关部门后续的统筹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并结合兰州、西宁滨河路的设计特色,阐述了滨河园景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江路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工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重庆市主城区滨江路为例,首先总结已建滨江路规划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国内外滨江路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改善滨江路规划建设水平的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滨江景观改造后的人群通行要求,在泥溪河和临近湿地区域设计了两处景观拱桥。在初步确定拱桥的相关参数时,通过对已有工程设计参数的整理和分析,缩短了确定最终方案的时间,该工程的设计分析过程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流既可增强道路景观,又对两岸道路交通形成分隔的矛盾,结合河流及两岸道路的不同情况,介绍了沿河道路的两种布置形式.通过对影响沿河道路布置形式和交通组织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布置于宽度较宽的大江、大河侧的沿河道路,宜采用两岸道路各自双向交通的"一河两路"形式;布置于宽度较窄的、连接处道路长度不满足交叉口最...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工程的定位研究和设计案例,探讨了位于城市主核心区的滨江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利用途径,以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休闲绿地营造相结合的新的模式,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为营造城市公共休闲绿地空间作了大胆的尝试。方案综合解决了城市防洪、生态保护、文化挖掘、绿地重建等问题,使汉口江滩成为生态江滩、活力江滩、文化江滩、炫彩江滩,满足了城市展示、市民需求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发旅游资源、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国民精神需求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黄河板块旅游公路的特殊性,从选线、慢行系统、沿河景观、沿河路基等方面分析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黄河板块旅游公路设计过程和思路;同时,针对黄河旅游公路建设中重难点如沿河路基设计、高路堤稳定性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