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铁道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在铁路既有混凝土桥梁病害整治的一些最新材料和修补工法,其中包括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修补、不停车情况下路(桥)面的及桥墩的快速抢修,同时也介绍了ZV型混凝土修补胶、ZM型锚固包、TK型注缝胶、TD型道钉锚固剂、CNL型促硬剂等科研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整个地铁的正常载客运营,地铁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及安全性须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应当加强对制定维修策略准确性与合理性的研究。通过对信号系统设备维修活动的研究,以其平均可靠性与维修费用共同作为二维优化目标,将系统可用性及安全性设定为算法的约束条件,建立相应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标准粒子群算法及引入退火机制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计算与结果分析,最终获取全局最优解集以协助决策人员制定最有利的维修计划。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powerbuilder可视化开发工具下分析、设计、开发运行图信息共享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基本满足了用户对运行图信息管理方面的要求,用户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货车旁承在不同的高度设置下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开展,工程本身以及工程环境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破坏,从而发生变形。开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及时掌握工程和工程环境周围可能产生变形的区域及对象,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以及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安全,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和关键技术。D-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目标范围广的观测能力,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表形变信息,且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因此,本文将D-InSAR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探讨实现D-InSAR技术的具体的工程化应用。详细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D-InSAR技术的发展、SAR信号的传播、InSAR和D-InSAR的理论模型、将D-InSAR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优点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兰州雁盐黄河大桥钢管混凝土顶升灌注为工程背景,对施工全过程的稳定性和静力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对施工灌注方案的确定和施工全过程监控点的的确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变信号系统轨道电路联锁试验时传统模拟试验器材和方式,将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灵活性与控制板成熟技术结合,研发制作轨道模拟试验器,替代原有模拟试验中人工制作的模拟轨道盘。在保证实现轨道区段的空闲和占用以及整条进路的记录和重复模拟走车的同时,提高轨道电路联锁试验的可靠性和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分析中的“弹性杆系有限元法“论述了“总和法“和“增量法“的原理,指出了“总和法“使用中的局限性,建议推广“增量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横南线的客、贷分流,分界口接重加大,外福电气化的开通,旅客列车开行对数的增加,使本文就区段能力、“流线“结合、调小机车运用等现状,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0.
AlphaSeryE540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本文介绍两例因环境温度和电源而引起的故障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