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锚缆机是进口的设备,该设备经过多年使用,锚缆机变速箱在运行时发生异常振动.文章阐述了技术参数的检查、测量和分析过程,明确了变速箱的技术参数,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判断变速箱轴承座、轴承、轴和齿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修理不符合标准的零件,解决了变速箱运行时发生异常振动的故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远洋大型集装箱船动力装置选型的变化趋势,就我国90年代将开发应用的3500 TEU 集装箱船主机选型,从船机桨匹配,燃油经济性,初投资,机舱布置,振动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比较分析优选得到最适宜的机型,此外,为提高3500 TEU 集装箱船的燃油经济性,对多种节能新技术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3.
230 kW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是专门为逆变器供电、船用100吨绞车而设计的新型电机.针对该电机的特殊设计要求和非正弦电源供电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机的电磁方案、IP56防护等级结构及其它结构设计和采取的措施.最后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电机满足船用100吨绞车的要求,验证了其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周卓亮  任奕舟 《船舶》2020,(2):104-109
随着IMO对船舶在全球区域限制硫排放法规生效,营运船舶加装废气脱硫系统需求日渐火热。文章以大型集装箱船加装混合式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加装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脱硫系统设计选型、设备及舱柜布置、烟囱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大型箱船或其他船型安装混合式废气脱硫做出有益的技术探索和积累。  相似文献   

5.
吴彬  俞赟  何夏茵 《船舶》2021,32(1):79-85
内河船舶因其营运环境条件和系泊布置存在特点,其设计应根据规范要求、匹配限制条件、按照设计方法开展并完成。文章以三峡升船机船型滚装船的系泊布置为例,探讨了内河船舶系泊布置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于全虎  张平 《船舶》2020,(2):1-8
为提升江苏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标准化水平,实现船型与船闸、航道等通航基础设施发展相匹配,通过梳理内河标准船型主尺度标准和通航管理规定的修订情况,结合京杭运河江苏段集装箱营运船舶的调研,在船舶主尺度、舱室布置、船体结构和新能源动力的应用等方面分析江苏内河集装箱船标准船型的设计要点,完成48 TEU、64 TEU和96 TEU标准集装箱船设计。虽然受限于内河航运关注船舶成本的现状,标准集装箱船的设计更多采用传统基础船型设计思路,但研发运用先进技术、满足内河EEDI的绿色节能型船舶是标准船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分析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在港时间,基于Witness仿真软件平台,建立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仿真模型,对装卸作业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统计分析装卸作业的相关参数,提出作业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内最大的13000 TEU集装箱船的电气舾装装置设计的要点,分析实施电气舾装装置设计方案的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实船应用表明,对相关要点的关注保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UR S11A和S34生效后的集装箱船整船屈服、屈曲要求的基础上,以1艘支线集装箱船为对象,计算得到目标船整船结构各个计算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完成整船屈服、屈曲强度评估和疲劳筛选及评估,分析发现支线集装箱船艏、艉非货舱区域结构和货舱区域的横向结构,以及整船重点区域的疲劳问题不容忽视.在设计时,对上述区域结构应重点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艘1600TEU集装箱船的侧斜桨设计及包括4只不同设计的侧斜桨模型比测试验。还给出两艘该首制船的试航结果及相关分析。到目前为止已有5搜1600TEU集装箱船投入国际航线参加航运。该船是目前全部由国内设计和制造的最大全集装箱船,其线型和螺旋桨设计之经中用于其他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船体结构腐蚀模型对检测及维修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腐蚀优化检测及维修的基本理论框架.最优的检测及维修,是在保证结构在设计工作寿命内的可靠指标大于最低可靠指标的基础上,使结构生命周期内总的期望费用最小.建立了检测、维修及失效事件的安全余量方程,推导了失效及维修概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船体结构两种常用的腐蚀模型Paik模型和Guedes Soares模型为例,分析了两种模型对最优检测及维修策略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腐蚀模型对最优的检测及维修次数和时间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总的期望费用及失效概率影响不大,而且两种腐蚀模型得出的最优失效概率都是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