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每季度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第四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是“倡导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具体议题有四个:如何协调人的出行与机动车出行的关系,提升慢行交通地位?如何在道路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扩展慢行交通的空间?如何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吸引市民出行向慢行交通方式转移?如何加强助动车管理,改善慢行交通安全和秩序?现将专家们的见解和建议整理如下,亦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对上述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
方蕾 《江苏交通》2003,(11):75-76
我国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尾气、嗓声等交通污染日益严重。基于ITS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对机动车污染控制方法对交通环境有显著的改善效益。三条途径:控制交通注相关要素,给出行者提供可靠的交通信息,车辆排放达标自动检测与控制,有利于城市交通健康发展,保护市民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本市各区交通部门在迎世博活动中.把缓解“停车难”问题,作为改善城市面貌和交通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努力挖潜,新建公共停车场,增设大量泊车点,积极营造良好交通环境,方便市民出行。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08,6(5):101-102
2008年9月18日,广州市和江苏省江阴市分别签署参加无车日活动承诺书,全国共有112个承诺开展此项活动的城市.参与活动的全国城市总人数约234亿。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在全国各承诺城市顺利开展。谨此通过对活动的宣传.希望更多的城市,尤其是城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参与无车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的认识,鼓励市民采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促进能源节约和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看绿色交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能源消耗等问题同时威胁着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世界的情况下,未来的交通工具也许是两个轮子的,而不是四个轮子的。  相似文献   

6.
对交通行为的研究应该打破传统研究方法,转向基于市民生活行为学(狭义:生活导向型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市民生活行为学侧重于考量生活选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仅主张交通行为是各种生活选择的结果,也主张生活选择受交通行为的影响。这些主张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证依据,因此,涉及市民生活的各种决策需要不同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这种沟通与合作需要有共同语言。市民生活行为学既为跨部门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全新的理论,也是服务于跨部门城市与区域政策(公共政策)的全新理论。市民生活行为学作为跨学科的理论体系,有望成为支持跨部门决策的通用语言。本文首先介绍市民生活行为学及其在交通行为研究的应用。其次,针对生活方式、汽车依赖、家庭能源消耗、信息通信技术与生活、健康与生活选择、旅游行为、老年人出行、年轻人风险行为、自然灾害应对及生涯流动在内的10个与交通行为密不可分的热点话题,介绍了基于市民生活行为学的交通行为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基于市民生活行为学的交通行为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邓艳 《轨道交通》2006,(6):20-26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纵观各大城市的城轨形式,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山城重庆的轨道交通,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以其独特的单轨形式,在众多的城市轨道交通中脱颖而出,引人瞩目,光芒凸现。 重庆轨道交通是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让重庆选择了单轨交通?单轨交通到底有何特点和优势?在国内其它城市均不采用单轨的情况下,重庆单轨交通如何寻求技术上的支持与突破?在国家对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政策指引下,重庆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程度如何?重庆轨道交通的未来又将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仲建华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尾气、噪声等交通污染日益严重.基于ITS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对机动车污染控制方法对交通环境有显著的改善效益.三条途径:控制交通流相关要素,给出行者提供可靠的交通信息,车辆排放达标自动检测与控制,有利于城市交通健康发展,保护市民健康.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2009,7(3):98-98
金融危机迫使美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州一级政府大力开源节流,学会过紧日子。在这种形势下,交通项目资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美国州政府这一层次,如何保证交通项目的资金供给及其可持续性?美国兰德公司空间和交通研究所所长、知名交通学者Martin Wachs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案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精简版的研究报告,可在以下地址免费下载:http://www.rand.org/pubs/testimonies/2009/RAND—CT322.pdf。  相似文献   

10.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多和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恶化.不断恶化的交通出行环境和现公交运营模式,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高效性和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谋求新的公交运营模式和创造更舒适的出行环境,定制公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2009,7(6):91-91
重庆市成功举办“重庆-英国可持续交通论坛”,来自英国的专家认为,使用新技术、新燃料,建立人性化智能交通将是未来低碳交通发展方向。如何建立低碳交通?英国专家称,除了在汽车、货车、公路运输、大客车、火车、航运和海运等方面支持新技术和新燃料能源外,还应该通过建立智能交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低碳出行选择,以及利用市场机制推出低碳交通车型。  相似文献   

12.
正自长治市人民政府在主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以来,不仅缓解了主城区车辆拥堵现象,也改变了市民出行的交通方式。市区实行免费公交,公共自行车也参与其中,成为广大市民的出行选择,公共自行车与城市公交有机结合,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形成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相结合的绿色出行方式。在限行期间,为积极响应市政府冬季污染治理号召,  相似文献   

13.
各个城市的老城区特别是用地范围内分布着较多文物景点的老城区来讲,不仅担负着承载大量城市日常生活性交通的重任,同时承担着相当数量的旅游性交通流量。各类交通流的混杂再加上自身道路状况先天的不足.许多老城区都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存在着相对比较严重的交通拥堵与交通混乱问题。笔者提出通过分类识别的手法对老城区的交通进行整理,从而对老城区交通环境的全面优化与完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虽然近年来,交管部门加大了管理和执法力度,多数市民能约束自己的交通行为,做到依法出行、文明出行;但在目前交通条件和环境不是非常完善、交通行为人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仍有不少市民对交通法规熟视无睹。作为交通一线的民警.我们有责任悉心揣摩一下这些违法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使得大量运输方式的革新,均围绕着怎样才能让人们自由地选择在什么地方生活、工作及开展其他活动。然而,交通方面的革新又带来了安全问题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诸多问题。如污染、噪声、过长的旅行时间,增加了无法使用汽车的市民出行困难;能源被过分地消耗,以及大量车辆使用石化燃料,导致依赖原油和全球变暖。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在各种各样的官方出版物中被证明和讨论过,为此,欧盟也在城市发展问题上颁布了战略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交通》2011,(12):16-16
为不断适应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力创公交优秀,真正做到让市民满意、政府放心,郑州公交提出“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新概念,打造服务新品牌,适时推出了“定制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修建是公路交通事业向现代化迈进一大步的标志.并且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高等级公路由于车流量大、车速高,造成公路沿线的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交通噪声干扰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身体健康,相应的交通噪声扰民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2008,6(5):95-96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召开,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体育的、精神的和人文的宝贵遗产,还有一笔丰厚的交通遗产: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广大市民交通文明意识的提升、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尤其是奥运期间实施的限制小汽车出行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从媒体正面评论和市民热议,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绿色出行以及环保与节能发展理念的渴求。因此,这份宝贵的奥运交通遗产在"后奥运时代"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在交通政策制定以及交通管理、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排放是全球城市空气污染的一大来源,而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路边空气污染浓度的实际状况如何?路边污染暴露的健康影响有哪些?如何解决路边空气污染问题以减少人体健康风险?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和路边暴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11,(4):47-47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病日益凸现,越来越拥堵的交通和愈发紧张的城市空间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完善交通规划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如何科学的开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如何将地下空间和交通规划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