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2013BICES展上.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新产品发布会.成工总工程师朱佩和带领研发团队向用户介绍了基于TEAM技术研发并推出的矿山王系列装载机、LNG装载机、新一代平地机、石材叉装机等全新产品.展示出成工产品”技术、效率”的内涵与强劲、安全、可靠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国能 《广东交通》2009,(4):53-53
据近日举行的第九届国际重载运输大会透露,大秦铁路2008年实现煤炭运量3.4亿吨,今年运量将达3.8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以大秦铁路为代表的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3.
2013年.山工机械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开启了新征程.经过重新设计的logo和视觉形象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山工机械品牌战略的调整:突出自身优势、扩充产品线,主攻重点市场、加强销售网络。装载机依然是山工的重点.SEM650B则是其中的明星产品,其突出的性能诠释了山工装载机在重载工况下的优秀表现。  相似文献   

4.
使用大容量缓冲器是重载列车主要特征,大容量缓冲器的大刚度特性使得重载列车运行中车钩力增加.调车工况是对缓冲器容量需求的主要工况,在无调车需求的重载线路中没有将缓冲器大容量特性发挥,反而引起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过大车钩力.使用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方法,针对神华铁路无调车作业的重载列车设计出新型缓冲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万吨列车在减压50、减压170 k Pa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时车钩力分别降低11.5%、26.7%、43.8%,空气制动减压量越大,车钩力降低越明显.新缓冲器可以满足相对速度5.0 km/h的冲击需求.该研究为缓冲器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纵向压力作用下重载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重载机车的轮轨动态安全性,考虑车钩纵向力对重载机车与轨道结构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实测车钩力和线路不平顺,对重载机车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制动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车钩力为1500kN,车钩自由角为3°的工况下,重载机车以80km/h的速度在直线轨道上和以60km/h的速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所有轮轨安全性能指标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6.
尚迅 《轨道交通》2009,(6):22-22
记者从6月22日~2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九届国际重载运输大会上了解到:2008年,大秦铁路实现煤炭运量3.4亿吨,今年运量将达38亿吨,是原设计能力的38倍。这条铁路已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以大秦铁路为代表的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7.
依托“中国工况”项目,对我国乘用车行驶工况进行深入研究. 在全国41 个城市采集乘用车共计1 600 万km的行驶数据,收集各城市交通量大数据用于权重因子开发;利用权重因子对采集数据进行加权,获取代表我国驾驶特征的、统一的速度-加速度分布,以其为基准,使用卡方检验选择最优短片段组合作为我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 对比CLTC工况特征与其他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GIS加权结果,CLTC工况更符合我国实际.  相似文献   

8.
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几种新的数据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Borland C++定义了有限元程序几种新的数据类型,并对一系列C++操作符进行了重载。使用这些数据类型,不仅可以简化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的书写,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内存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东风商用车重型载货车品系以更具攻击性、更加精细化的运营策略.追求销售价值最大化.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1~7月份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19%.市场份额再次稳步提升.稳居行业第一。同时借力一大批像快递公司这样对东风商用车重载中意的客户.实现了四川、河南、湖北区域市场东风重载销量均实现超越.福建、浙江.上海市场东风重载销量分别同比提升190%、173%、73%。  相似文献   

10.
如今我国公路事业进入了建设高等级公路为主的新时代,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中国修建沥青路面有其特别困难的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对沥青材料十分不利,夏季炎热.经常能达40℃左右,冬季寒冷,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能达-35℃以下,以及超载、重载车辆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装备空气弹簧的车辆系统数学模型,推导了悬挂系统柔度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悬挂参数对车辆柔度系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了重锤法、角度测量法和加速度测量法测定悬挂系统柔度系数。利用重锤法对某车辆进行测试,分析不同载质量和外轨超高工况下的动、拖车柔度系数分布。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提高悬挂系统刚度,增大悬挂系统横向跨距,降低车体和构架的重心高度均可减小柔度系数,从而可提高车辆的抗倾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拖车柔度系数大于动车柔度系数,空载时相差0.021,重载时差异不大;重载时的柔度系数大于空载状态的柔度系数,最大相差0.109;最恶劣工况为拖车重载状态,柔度系数最大值为0.245。柔度系数随着外轨超高的增加而增大,且超高越大,柔度系数增长速度越快,因此,在大超高线路上应严格控制车辆柔度系数。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信性,且理论公式考虑的悬挂系统参数全面。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循环变量法解决了长大重载列车的自由度难题,考虑了列车纵向、横向和垂向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长大重载列车三维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牵引、制动和惰行工况下的长大重载列车在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坡道上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牵引工况下,列车头部和尾部车辆比列车中部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差;在制动工况下,列车中部车辆...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度磨耗钢轨的打磨,提出一种以圆弧切点为关键参数的钢轨廓形设计方法;以轮轨接触位置为优化区域,以钢轨磨耗和打磨材料去除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廓形边界范围、凹凸性、脱轨系数和轮轨横向力为约束条件,建立磨耗钢轨打磨设计廓形多目标函数;集成多元模拟退火寻优算法进行求解;为了得到能代表重载线路曲线区段的钢轨廓形,作为优化的输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距离算法、算术平均算法、加权平均算法和散点重构算法得出4种钢轨代表廓形;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Kendall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出4种算法的钢轨代表廓形与实测廓形接触点概率分布曲线的相关性,取相关性最高的代表廓形为等效重载线路曲线区段的实际廓形;对某重载线路过度磨耗钢轨的经济性打磨廓形以及采用圆弧型廓形设计方法的优化廓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廓形与现场打磨廓形相较,截面廓形磨削量减少69.56 mm2,下降64.98%,脱轨系数小幅增大,轮轨横向力基本不变,轮对横移变化较小,曲线通过性能相近,80万次通过量下的磨耗面积增加2.19 mm2,钢轨的磨耗速率略微增大,整体仍延长了钢轨寿命。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13,(5):53-53
到2013年,中国在建成1.5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同时,也将建成3万公里重载列车牵引里程网。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总规模达1.6万公里以上时,重载列车的开行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中国铁路客货分线的大幕全面拉开后,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重载铁路在遭受平时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破坏时的桥梁应急抢修问题,选取六五墩为研究对象,根据拟定的计算工况,利用ZH荷载对六五墩重新进行受力分析,探求六五墩用于重载铁路墩部抢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六五墩用于重载铁路墩部抢修时,不能依据六五墩手册中现有墩型直接使用。依据配合梁跨度和ZH荷载系数,六五墩通过局部加固后可选择适当的墩型进行重载铁路墩部抢修。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上的桥梁伸缩缝出现早期破坏成因很多:车速高.重载车多.车辆密度大等。如何找到这些病害形成的真正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加以防治,是我们公路桥梁管理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的运能与需求长期不匹配,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我国开行了铁路重载运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以大秦线重载铁路为代表的中国重载运输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开行重载运输,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不仅能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从多个方面详细论证了铁路重载运输的内部、外部社会效益,证明了在我国发展铁路重载运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重载敞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TB/T1335-1996、美国AAR标准以及边界非线性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车体端墙静压力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法的端墙静压力数值与TB/T1335-1996中第一工况的端墙压力数值接近,且端墙底部有压力松弛现象与试验结果一致.依据车辆冲击试验规定,利用大变形碰撞非线性有限元法进行了重载敞车与...  相似文献   

19.
为更准确地进行重载沥青路面轴载换算,调查了货车的轴重及胎压分布,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改变轴重和胎压测试了轮迹,轮胎接地压强和接地半径均随轴载的增加而增加,荷载中心距保持不变.测试了移动车辆的轮胎接地压强分布,发现在全轮迹范围内基本属于均匀分布.根据重载车辆轮迹及轮胎接地压强分布,得到了重载道路荷载作用图式.采用该图式,并充分考虑路面结构的非线性,推导出基于弯沉等效、弯拉等效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效的轴载换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在大秦线西段,进行了我国万吨级重载列车静置制动和线路运行试验。本文着重分析万吨列车在起动、长大下坡调速制动运行以及紧急制动工况下列车的纵向力及其规律,并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对比。同时也讨论了制动波速、长大下坡时列车充气能力及紧急制动距离等问题。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在我国开行万吨列车减小纵向冲动、防止断钩、保证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