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社会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考辨后认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存在两种与知识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有关的认识方法,即“类推”和“植入”的研究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按照“类推”的方法来认识社会事实的,而当我们面对那些特殊的认识对象时,则应遵循“植入”的认识方法。不过,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既不是单一地使用“类推”的方法,也不是“植入”的方法,而是二者的统一,即每一次认识都是“类推”与“植入”连续谱系中的某一个结点,是二者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就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剖析和行为分析工作,与“问题学生”展开平等的人格对话,选好“突破口”,时刻注意发现“问题学生”的细微变化,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授认为.在欧洲.巴士与客车制造业的最高荣誉是“年度巴士大奖”与“年度客车大奖”,并一直宣扬”中国年度客车”与此一脉相承。但是。百路佳的JXK6137既无国产资质,也非出口翘楚.技术上的“率先”还是伪命题,事实证明,2009年教授认可的这项”最高荣誉”并非是娱乐大众,而是在愚弄大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中国风”和国内“国潮风”兴起,推动我国服饰史论、时尚设计与文化研究不断深化,时尚产业逐渐迭代升级;“中国风格”已然成为设计学界和时尚产业关注、思考和实践的焦点。文章从界定“中国风格”入手,力图从艺术学理层面构建“中国风格”时尚设计体系;从中华历史与文化融合思潮等视角探究“衣文明”与“中国符号”的理论滋养,并从设计学层面形成对未来时尚艺术生活方式、时尚产业发展与设计教育等的学科思考,从而提出以“史论”和“产业”共建“中华时尚学”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北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实施“六大工程”,采取“六大举措”的对策来加快湖北交通运输人才培养,为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的“立交桥”,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打牢交通“大底盘”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与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在学习调研阶段,以“四抓四确保”为载体,将“三学三落实”活动与深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入调研强化实践结合起来、与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改,学习实践活动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纯电动客车以车载蓄电池为驱动力源,车辆运行消耗电能的补充.以充电时间的长短分作“快充”与“慢充”两种方式。顾名思义,充电所用时间短的为“快充”,时间长的为“慢充”。现结合公交实际,以恒通快速充电纯电动客车为例。比较“快充”与“慢充”.PK如下。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2014,(1):49-49
本月,为期半年的“四个万家”活动进入尾声阶段。活动中,我司围绕公交生产经营实际,履行“方便群众、服务为民”和“关爱职工、惠及职工”的重要职责,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推进工作,在发展中检验成果,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培养与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知民情,解民忧,初步建立起了有效地“四个机制”,集同党委明年将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面子问题     
戴诚 《家用汽车》2008,(2):148-149
车漆是汽车与外界接触的“保护伞”。车主平日注意养护车漆,车漆就会多给车主“面子”。用车与养车,真的是一个“面子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3-3-2-6子项,“大城市辐射交通与城乡结合部交通”研究的专题报告之四(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方法探讨)主要探讨了结合部交通规划的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方法与程序,它是“辐射交通特性”,“结合部交通规划理论”与“预测方法”三篇报告的续篇,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不足,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为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升交通与运载工程基础研究水平,2022年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继续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深化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导的代码改革,促进各运输体系研究均衡发展。强化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破除“四唯”倾向,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在《交通与运载工程科学问题百问》的征稿工作基础上组织各类研讨、论证,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难题,有力提升重大、重点类项目立项质量。本文具体内容包括:2022年度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基金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学科有组织科研的初步设想与举措,2023年度学科重大、重点类项目布局等。  相似文献   

12.
英国“真实与公允”观点及其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英国,“真实与公允”观点是至高无上的,它对英国的会计实务具有强有力和直接的影响.作者通过对“真实与公允”观点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分析,提出应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含义,运用“真实与公允”原则代替原有单一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广东交通》2008,(3):49
最近,广州市黄埔区公安系统在广深公路与新塘交界的南新收费站安装了卡口机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对于纳入“黑名单”的车辆,只需将其车牌号码输入到“黑名单”数据库中,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将识读所有通过南新收费站车辆的车牌号码并与数据库中的“黑名单”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重点探讨“化全球化与民族化”。当今世界各国民族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化全球化的影响。但是,在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化如何面对各种挑战和冲突,实现民族化的更新与融合,提升“民族性”,体现“世界性”,这是对化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整合,本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探讨化全球化与民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十年左右,“理解”在知识论中成为一个焦点。论文从探究知识与理解的关系入手,把它们看作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即一阶与二阶的关系,进而探讨了被忽略的理解能力的构成问题,将它解释为包含了领悟、想象与判断力三个要素,尤其是强调了在产生“元宇宙”虚拟世界的高新科技时代,想象力在理解中的创造与把握意义的作用。领悟、想象与运用同时也构成了理解的基本特征。论文还回应了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问题,认为它们两者是不相容的。理解不应当且不可能得自于运气。可能会出现知道者并不知道自己所知的情况,也就是“KK原则”它说的是:如果你知道,那么你知道你所知道的。未必成立,但却不可能出现理解者不理解自己所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据称,在2014年的“两会”上,有关教育的话题比以往平淡得多,难以聚焦,与过去热议不休的“教育投入”、“去行政化”、“人才质量”、“学术腐败”、“自主招生”和“异地高考”相比,形成鲜明反差。我们不禁要问,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之一的高等教育缘何少了话题?  相似文献   

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结合民族工作的历史情况和现实需求提出的要求。这一论题具有哲学上的理论依据,也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合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根基,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大一统”和“家国同构”的哲学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哲学源流;现代政治哲学“权利与共同体塑造”的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原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哲学基础。要深刻揭露和深入批判资本主义错误思潮、“传统文化中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和西方错误的政治哲学立场等危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观念。要在马克思主义“联合体”塑造的制度实践与文化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实践与经济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的治理实践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础从观念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个人话语的设计上,贺麟提出儒者型的个人观。这是一种颇有新意、很有价值的现代个人观。从道德行为的角度看,儒者是“合理性”、“合时代”和“合人情”的现代个人。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儒者是有使命感的个人。从自我观的角度看,儒者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从总体上说,贺麟把儒者看作“技术人”和“道德人”的结合体。这一个人观与犹太思想家索罗维齐克的个人观比较接近,索罗维齐克把个人看作“技术人”和“宗教人”的结合。这种“接近”至少说明贺麟的儒者型的个人观具有普世性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远 《交通与运输》2012,28(5):45-45
“地沟油”是新加入生物燃料中的一员。原先市场上的生物燃料主要包括两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要来源,但由于“与粮争地”、“与人争食”,导致世界粮食价格飞涨,被多方所诟病。而且,第一代生物燃料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也不符合航空燃油的标准,不能与现有飞机引擎兼容,无法应用于航空业。  相似文献   

20.
设计过程是质量控制的源头,施工图设计和审核是为了施工图在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规范的情况下,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本文结合“四电”工程电气化施工设计情况以及运营单位反馈信息,针对在“四电”集成电气化专业与土建专业之间、“四电”系统之间和设备供货商之间等多个方面的接口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