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确了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推动现代港口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新形势下,构建港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面临集疏运系统建设、港城协调发展、港口资源合理配置等3方面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在管理体制、规划制度、行业标准、港城发展、现代物流、经营机制等6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动描绘了金华水运的繁荣,历史上金华水运非常发达,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境内还有20余条客运航线和80余条货运航线。后因富春江大坝建成后,致水运萎缩。近年来,金华交通全面实施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积极推进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兰江航运开发工程建设,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了衢江(金华段)、兰江航道和金华江下游共50km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实现了\"通江达海\"。本文回顾了金华内河水运历史,展望了金华航运的未来,分析了金华市内河航运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快航运复兴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正>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发展的普遍趋势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自的技术特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交通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9.
为进一步完善航运服务功能,结合湖北省港口发展的自身特点,应用多层次模糊分析法,以湖北省18个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政策环境、经济条件、港口营运技术条件等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港口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为湖北省港口建设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市场化转变提供目标和方向,并以此为确定"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港口发展的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台州作为新兴的港口城市,如何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统筹规划,跳跃式发展,应引起市区二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进行港口综合物流规划已刻不容缓.据统计,台州市社会货物总运量60%是通过水运完成的,水运交通在台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港口作为交通网络的枢纽,水陆交汇的节点,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搞好港口综合物流规划是基础,是重点. 相似文献
11.
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协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协调程度对该系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通过建立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评价模型,找出影响系统协调的主要因素和薄弱环节,从而对港口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经营决策以争取系统的最大利益,以及制定港口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港口装卸工艺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生产发展和市场物流的需求,以日照港为例,利用模糊评价技术对港口装卸工艺的优选作出评价分析,从而使得装卸工艺的优化分析由经验判断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码头工艺方案的论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为节约成本,促进生产,采用综合指标法核算港口单机成本。阐述单机核算的作用和综合指标法核算单机成本的原理和做法。提出综合指标法中的定额标准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使单机核算工作更具科学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16.
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昆明、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工程,对总平面布置、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客流组织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特别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铁路站房的衔接进行了讨论,并对福田轨道交通枢纽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港口(码头)达到满负荷营运通常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一般说来,港口越大,其成长速度就越快。那些率先取得竞争优势的港口能够成功地成为地区性枢纽港,而那些不能率先取得足够货运量的港口往往会成为中小型的支线港口。只有某些具备适当前提条件的港口才能成为地区性集装箱枢纽港。此外,港口要成为地区枢纽港,还需具备地理位置、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佛山、珠海、中山等珠三角西部地区的集装箱生成量分别通过公路或水路中转到香港、南沙港区和深圳港,然后海运至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通过对集装箱综合运输成本费用的调研分析,论证南沙港区对珠三角西部地区的近远洋集装箱箱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