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确了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推动现代港口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新形势下,构建港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面临集疏运系统建设、港城协调发展、港口资源合理配置等3方面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在管理体制、规划制度、行业标准、港城发展、现代物流、经营机制等6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生动描绘了金华水运的繁荣,历史上金华水运非常发达,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境内还有20余条客运航线和80余条货运航线。后因富春江大坝建成后,致水运萎缩。近年来,金华交通全面实施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积极推进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兰江航运开发工程建设,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了衢江(金华段)、兰江航道和金华江下游共50km高等级航道的建设,实现了\"通江达海\"。本文回顾了金华内河水运历史,展望了金华航运的未来,分析了金华市内河航运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快航运复兴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港口城市临港基础设施开发过程中普遍面临的系统性谋划不足、建设资金短缺、运营绩效不佳等问题,以营口市鲅鱼圈区为例,在分析目前临港城市片区、港口物流园、疏港公路等临港基础设施项目主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一种“临港城市片区改造提升+疏港交通建设+基础物流承载区开发”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调动政府及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串联各子项目的可持续开发模式,为推动临港地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港口城市临港基础设施开发过程中普遍面临的系统性谋划不足、建设资金短缺、运营绩效不佳等问题,以营口市鲅鱼圈区为例,在分析目前临港城市片区、港口物流园、疏港公路等临港基础设施项目主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一种“临港城市片区改造提升+疏港交通建设+基础物流承载区开发”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调动政府及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串联各子项目的可持续开发模式,为推动临港地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21,(6):44-51
1综合客运枢纽综合客运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换乘便捷、公共换乘设施完备,客流量大的客运枢纽应考虑安全缓冲.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机场布局规划的衔接,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轨道交通衔接.全国性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衔接.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对于交通行业的影响逐渐扩大,国家建设交通控制网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不仅引领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还保障了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和低污染。  相似文献   

7.
陆民敏 《中国水运》2010,334(8):50-51
<正>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发展的普遍趋势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各自的技术特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交通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将港口建设成为综合物流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柏 《中国港口》1999,(5):36-37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完善航运服务功能,结合湖北省港口发展的自身特点,应用多层次模糊分析法,以湖北省18个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政策环境、经济条件、港口营运技术条件等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港口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为湖北省港口建设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市场化转变提供目标和方向,并以此为确定"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港口发展的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台州作为新兴的港口城市,如何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统筹规划,跳跃式发展,应引起市区二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进行港口综合物流规划已刻不容缓.据统计,台州市社会货物总运量60%是通过水运完成的,水运交通在台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港口作为交通网络的枢纽,水陆交汇的节点,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搞好港口综合物流规划是基础,是重点.  相似文献   

11.
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协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协调程度对该系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通过建立港口枢纽集装箱运输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评价模型,找出影响系统协调的主要因素和薄弱环节,从而对港口管理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经营决策以争取系统的最大利益,以及制定港口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港口装卸工艺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东 《水运工程》2005,(11):45-47
为适应生产发展和市场物流的需求,以日照港为例,利用模糊评价技术对港口装卸工艺的优选作出评价分析,从而使得装卸工艺的优化分析由经验判断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码头工艺方案的论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海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对海口港建设成综合枢纽港提出构想,一是充分利用琼北地区海岸建设深水港的自然优势,选择与海口市毗邻的澄迈湾西侧的玉包角建设新的林诗深水港,二是在建设步骤上,先是调整和整合现有海口港的港口功能,即调整秀英港,整合和适度发展原有的马村港区,在此基础上启动林诗深水港,最终形成海口综合枢纽港。对于原计划在盈滨半岛建设的东水港港址,应充分利用其砂坝———泻湖海岸特有的景色,建成与海口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旅游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14.
殷东晓  解庆功 《港口科技》2014,(3):41-42,49
摘要:为节约成本,促进生产,采用综合指标法核算港口单机成本。阐述单机核算的作用和综合指标法核算单机成本的原理和做法。提出综合指标法中的定额标准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使单机核算工作更具科学性、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提出了在上海周边建设多个集装箱中转站,中转站与码头之间建设轨道专线的建议。集装箱经中转站就可进入各个码头。外来集卡不进入上海市内,将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交通拥堵和安全状况,提高港口内集装箱装卸自动化程度和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综合枢纽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昆明、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工程,对总平面布置、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客流组织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特别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铁路站房的衔接进行了讨论,并对福田轨道交通枢纽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根据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分布特点及运行现状,研究一种新型集装箱拖车运输模式。介绍集装箱码头牵引车辆新型运输模式。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分析。该模式以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提高港口整体装卸效率。  相似文献   

18.
港口(码头)达到满负荷营运通常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一般说来,港口越大,其成长速度就越快。那些率先取得竞争优势的港口能够成功地成为地区性枢纽港,而那些不能率先取得足够货运量的港口往往会成为中小型的支线港口。只有某些具备适当前提条件的港口才能成为地区性集装箱枢纽港。此外,港口要成为地区枢纽港,还需具备地理位置、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甩挂运输以其高效低碳的特点正得到迅速发展。针对当前国内甩挂场站研究中功能布局、建设规模等方面的量化研究相对不足,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建立沿海港口甩挂运输场站交通仿真模型,研究甩挂车辆在场站内运行状况,评价场站内部功能布局方案,并以某港口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佛山、珠海、中山等珠三角西部地区的集装箱生成量分别通过公路或水路中转到香港、南沙港区和深圳港,然后海运至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通过对集装箱综合运输成本费用的调研分析,论证南沙港区对珠三角西部地区的近远洋集装箱箱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