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利用三维工种设计软件Pro/E对制动蹄镗削机进行虚拟设计(包括光镗削机的结构分析,零部件的3D建模,虚拟装配等),探索了进行三维设计的建模方法,如二维向三维转化,特征建模等。  相似文献   

2.
喻沐阳  斯文彬 《交通科技》2020,(1):40-44,72
针对公路工程对于空间信息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以BIM技术为支撑。采用Civil 3D构建高精度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并在Infraworks中进行公路平、纵、横协同设计。通过将设计成果导入鸿业路易软件进行模型精细化设计,并建立公路工程参数化信息模型,在经过专业校核后,开展建筑界限和驾驶视距分析,实现了设计成果的自动化出图和可视化技术交底。  相似文献   

3.
公路大桥主桥设计变更易造成施工效率低、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繁杂、施工进度难以把控等,然而采用传统二维CAD进行公路大桥主桥设计难以满足项目发展需求。BIM技术可以通过可视化、参数化、仿真性以及信息化等有效模拟和优化调整公路大桥主桥设计,因此在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中应用BIM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中BIM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大桥主桥的3D模型,并分析BIM管线综合设计以及协同设计的要求。然后以某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为例,探讨了BIM技术在公路大桥主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设计道路线形安全,基于三维交互式虚拟视景系统,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和路线模型,实现将静态的平面二维设计转化为立体可视化的三维设计场景,对设计成果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并作实时判断和修改,确保了设计线形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积沙地区公路桥梁岸坡设计中施工便道岸坡模型构建的困难性,提出一套基于实际施工环境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取施工便道模型各点三维坐标,运用犀牛软件重新拟合岸坡坡面,建立天然工况模型;其次,将便道地形点引入模型,并把原坡形重合地形点剔除,建立三维岸坡施工便道修筑工况模型;最后,以在建项目内蒙古西拉木伦河特大桥岸坡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分析天然工况和施工便道开挖模型的稳定性,与传统二维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并通过施工探究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工程数据缺乏存储规则与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托云南省老营隧道工程,采用GIS/BIM数据集成方法开展公路隧道数字化管理研究。首先,对公路隧道海量工程数据进行分类并形成数据字典,提出统一的数据存储标准;其次,通过CAD到ArcGIS的数据转换,以主题图的形式在地理场景中表达二维图形,生成工程底图和数字化对象;再次,分离三维BIM模型单元的属性与几何信息,在Unity软件中实现几何模型的拼接、渲染与添加脚本,发布成Unity3D文件;最后,提出工程数据与GIS、BIM集成的技术方案,并利用开发的公路隧道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GIS/BIM一体化联动、数据实时录入与资料在线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公路边坡设计中,需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数值仿真以验证其合理性。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数值模型构建过程中需在解算速率及解算结果准确性之间达到平衡。为准确评估数值模型对边界尺寸的敏感性,并取得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常采用FLAC3D软件与强度折减法分别对二维和三维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整边界尺寸取值、边坡角度和三维模型的宽度,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模型几何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从而确定仿真模型的最优边界尺寸。研究结果表明:1)二维模型边界尺寸对安全系数的影响与坡角有关,且当坡角为45°时,计算结果对模型几何尺寸的取值变化最敏感;当坡体顶端与坡脚分别距数模边界的距离为坡高H时,计算所得坡体的安全系数偏小;当坡体顶端与坡脚分别距数模边界的距离不小于1. 5H时,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2)对于三维模型,若坡角小于45°,可取模型左右侧边界及宽度不小于H,下边界不小于1. 5H;若坡角大于45°,则模型宽度应不小于1. 5H。  相似文献   

8.
曹峰杰  蔡健 《公路与汽运》2020,(2):69-71,77
针对传统公路设计模式存在的专业协同性差、反复工作量大、方案调整频繁、易遗漏等问题,利用Civil 3D等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对G319瑞金至兴国段公路改线工程一期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设计,搭建三维可视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公路工程协同设计和参数化设计,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交通系统仿真正逐步在城市道路及公路的规划和设计中得到应用。该文首先对交通系统仿真的主要研究内容、应用、分类、功能及相关的交通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了总体介绍;在此基础上,利用宏观仿真软件VISSUM对上海市临港新城芦潮港社区D3路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其预测成果已被应用于D3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研究了某11m大型全承载式公路客车底架在Catia中从二维图纸结构到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然后在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在Hepermesh中建立二维板壳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再通过Optistruct有限元求解器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求解,来对整个底架进行模态分析,并分析前6阶4自由模态来对底架的模态进行评价,以此分析结果来对底架的动态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来验证底架设计的合理性,大大地缩短设计周期,节省一大笔昂贵的实车试验费。因此,对底架进行3D建模以及有限元分析流程,会对底架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即能保证整车设计的合理性,为企业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节约高昂的实验成本,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对企业以及对社会都会产生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三维建模是公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基础和关键,文中讨论了进行公路线路三维建模的一般过程和利用AutoCAD2000进行建模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2.
三维建模是公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基础和关键,文中讨论了进行公路线路三维建模的一般过程和利用AutoCAD 2000进行建模的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3.
3维搜索引擎     
《经济导报》2007,(1):130-130
现实世界存在于三维空间里,那为什么还要用文本进行在线搜索呢?美国Imaginestics LLC(图像液面控制)公司或许能给出答案。该公司已开发出一种名为3D—Seekcom的搜索引擎,这种引擎可让工程师通过图画和图像而不是文本,进行搜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吴韧彦 《车迷》2021,(3):4-5
虽然目前还买不到3D打印的整车,但3D打印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业.不少企业还专设了3D打印的部门,研究如何运用该技术.3D打印常见的应用有打造原型车和概念车、测试零部件、制造工具(如夹具、固定装置)、给老爷车打造零部件、定制零部件等.  相似文献   

15.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设计已经进入到全新的三维虚拟现实的设计环境。本文简介三维设计在客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汽车实用技术》2013,(11):46-46
Urbe是第一辆3D打印的汽车,由KorEcoLogic在2011年开发。这项设计引领了多项3D打印技术。KorEcoLogic正在制造第二版Urbee3D打印汽车。可以说Urbee的部件设计优化没有3D打印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以减震器为例,包括风管和其它接I:2设置都需要3D打印。令其可以使用更少的零部件,而且能够明显减少总体重量。据称,新版本3D汽车需要50个零部件左右,而一辆标准设计的汽车需要成百上千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研发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可用于原型制作的三维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快速成型技术,因为其在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异性,而被广泛用于汽车产品设计环节。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2010年汽车内外饰产品及新材料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以色列的Objet公司,展示了最新的三维打印成型技术,该  相似文献   

18.
同时建立了三维整车热管理数值模型和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数值模型.发动机舱内流场及其换热特性三维仿真获得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换热量,可用来在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的一维仿真中算出冷却系各部件的温度;这些又可作为三维仿真的边界条件,去更新发动机舱的热流特性.如此反复迭代直至收敛.这样的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分析,为样机制造前整车热管理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施工要求的日益严格,道路施工中道路设计、测量、摊铺等环节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瑞士徕卡公司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实际的摊铺工艺,推出了革命性的3D控制系统——PaveSmart 3D,一举克服传统施工中的难题,为提高摊铺机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既有隧道数字化三维建模的难题,提出利用构件模型库组装隧道的技术路线。整理出隧道构件模型库的分类,并完成各类构件模型的参数设计工作;提出由构件搭建三维隧道模型的具体步骤并将其固化为6个功能组,分析出每个功能组的作用、输入及输出等关键需求;提出继续开发三维隧道设计软件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