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跨径悬索桥结构分析理论及其专用程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大跨径悬索桥是典型的柔性结构体系,其受力特性表现为几何非线性。设计阶段不仅要计算其恒、活载和附加荷载的受力与变形,还要计算主缆、吊索制作时的无应力索长,挂索初期索胺的预偏量等特殊问题;在施工阶段要作各种施工荷载及风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此外,悬索桥的风振、地震响应以及塔的稳定性也是设计者关心的问题。而悬索桥在各种情况下的静、动力特性及稳定性与该时刻结构状态密切相关。为了理顺这些关系,并根据拟定的成桥  相似文献   

2.
大跨悬索桥塔顶位移控制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喜良  岳振民 《桥梁建设》2003,(6):38-40,47
为了分析某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塔顶纵向抗推刚度和允许位移,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3种不同单元形式的桥塔有限元空间模型,利用这3种模型分别计算了桥塔的抗推刚度和抗扭刚度,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提出用2种混凝土应力水平来控制塔顶允许位移,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计算了某悬索桥塔在2种荷载工况下,按不同应力水平条件控制下塔顶允许位移值和塔身的混凝土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3.
席根喜  徐国彬 《公路》2001,(10):64-66
介绍索托桥的概念及思路,索托桥与斜拉桥和悬索桥相比的一些优缺点。就这种桥型的具体设计及施工做了粗浅探讨;同时指出了由这种桥型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主要对接触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一个实例证明了这种桥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超大跨悬索桥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大跨悬索桥建造的可行性。为了得出跨度极限,首先讨论了几何参数、荷载和材料特性的关系。利用挠度理论研究结构的主要行为时,建议使用迭代法。通过数值研究发现,大跨悬索桥的行为,在应力和变形方面,与没有加劲梁的主缆很相似,主梁的加劲作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吴海军 《公路工程》2015,(3):242-244,274
以澧水特大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将55T重车考虑为移动荷载,利用有限元建模研究了单辆55T重车匀速过桥时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包括加劲梁、主缆及吊索的动力响应,并讨论了车辆移动速度对悬索桥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指出桥跨不同位置构件对车速的敏感程度不同,为悬索桥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三塔两跨悬索桥结构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塔两跨悬索桥总体结构行为、诸多构件的基本受力变形特征与两塔悬索桥不同.结合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控制工况,对三塔两跨悬索桥的结构体系(中央扣)和结构行为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大跨悬索桥塔和锚碇的合理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寻找构件传力途径,次拟定截面尺寸,再用计算机仿真法进行应力分布的分析;然后修订尺寸,重新分析,直至得到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山区大跨悬索桥施工缆索吊机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沪瑞高速公路上贵州省境内北盘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对缆索吊机承载缆的优化计算及对缆索吊机的细部设计优化,确保了其在钢桁梁吊装中的成功运用,表明准确地进行承重索的计算分析及合理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大负载缆索吊机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的运营性能,可为今后超大跨度桥梁施工中施工缆索吊机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抗风缆对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获取大攻角区间主梁静三分力系数.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运用双层迭代算法同步计入悬索桥几何非线性与静风荷载非线性,对420 m主跨人行悬索桥进行了非线性静风响应全过程分析,得到了非线性静风失稳临界风速以及静风位移响应与应力响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抗风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跨悬索桥建造的可行性.为了得出跨度极限,首先讨论了几何参数、荷载和材料特性的关系.利用挠度理论研究结构的主要行为时,建议使用迭代法.通过数值研究发现,大跨悬索桥的行为,在应力和变形方面,与没有加劲梁的主缆很相似,主梁的加劲作用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1.
楼庄鸿 《国外公路》1996,16(2):29-32
目前正在建造中的瑞典HOGA KUSTEN大桥,是一座主跨长达1210m的特大悬索桥。文中介绍了该桥的基本情况及设计施工要点,着重叙述了桥塔、主索和主梁的制作、安装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阶谱的大跨悬索桥风致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  过静珺  江见鲸 《公路》2002,(4):58-62
为研究大跨悬索桥的风致振动及在大风下的模态,利用已建立的虎门大桥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了风致振动数据,在比较几种传统的时域和频域模态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阶谱的ARMAV模型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基于高阶谱分析,有别于传统的功率谱分析,其模态分析结果同已建立的有限元3-D模型数据计算结果是吻合的,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大跨悬索桥面向结构健康监测的基准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描述大跨桥梁服役前完好状态时的结构性能,建立了润扬悬索桥面向结构健康监测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首先,探讨面向健康监测需求、建立适度精细基准模型的目标,提出了采用正交异性壳单元等效钢箱梁的建模策略。然后,就钢箱梁的简化模拟、桥塔的动力模型修正、成桥状态初始构形及内力的确定、主梁边界条件的确定和钢箱梁局部应力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对所建立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采用润扬悬索桥成桥试验的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准模型能从整体结构尺度与局部构件尺度两个方面准确地模拟结构的实际性能,从而为润扬悬索桥的损伤识别与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描述与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正在建造中的伊格尔斯泰(Igelsta)桥长2070m,将是欧洲最大的铁路桥之一.它将成为格鲁汀铁路线,斯德哥尔摩南部一条30km长的新双线铁路线的一部分。新线将用于混合交通:重型货运列车和高速轻型的客运列车。在桥梁的南端,将建一人新的车站。并简单介绍了其招标,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山区窄悬索桥的抗风性能,以某山区大跨度加劲梁窄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谐波合成与FFT转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模拟了山区窄悬索桥三维脉动风场,并基于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语言,建立山区大跨度窄悬索桥风振响应有限元模型,分析大跨度窄悬索桥结构抖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窄悬索桥的抖振位移响应时程表现为明显的限幅振动,可能会引发局部构件疲劳破坏。该加劲梁窄悬索桥的横向抖振位移上限值为16.4 cm,竖向位移振动上限值为8.8 cm,其横向抗弯刚度更小,出现横向弯曲振型频率会更低,需要采取一定的抗风措施加强横向刚度。  相似文献   

17.
大跨径悬索桥对风的作用非常敏感,桥梁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将产生重大变形。由变形引起的结构动力特性以及空气力的非线性变化效应将会对大跨径悬索桥的颤振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基于结构的变形后状态,充分考虑结构变形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建立了大跨径桥梁颤振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方法及其计算程序。结合某悬索桥进行了颤振分析和研究,并揭示了结构变形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对大跨径悬索桥颤振影响的程度和机理。  相似文献   

18.
大跨悬索桥梁端位移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润扬大桥悬索桥160d的梁端位移响应与钢箱梁温度实测数据进行了季节相关性研究,并应用于结构的整体状态监测。针对润扬大桥悬索桥梁端位移与温度之间明显的季节相关性,采用6次多项式模型对梁端位移-温度进行了统计建模,并采用均值控制图法对梁端位移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判别分类。主梁南北端由于温度引起的梁端位移年变化幅度分别为38.8、37.4cm,而采用均值控制图法可以识别出由于结构损伤所引起的梁端位移0.8cm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温度的季节变化对悬索桥实测梁端位移的影响,较好地识别出结构损伤引起梁端位移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彭卫 《公路》2003,(12):10-12
颤振稳定性已成为影响和控制大跨径悬索桥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径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的高度和恒载集度等,进行了颤振的参数分析,并指出了影响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大跨度跨海连岛工程中悬索桥在设计风速下的气动稳定性,针对单纯采用传统被动气动措施有时难以满足桥梁抗风需求的问题,探讨了主动控制面在悬索桥颤振控制中的应用.针对传统主动控制面理论模型中假定迎风侧、背风侧控制面只能同相或反相于主梁扭转运动的问题,将控制面扭转运动相位、振幅引入主动控制面理论计算模型中,以1座主跨3 000 m的悬索桥为例,分析了控制面扭转运动相位、振幅对其控制效果和鲁棒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控制面的抑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迎风侧控制面只有在领先于加劲梁扭转运动超过180°后才会起到明显的控制效果;控制面扭转运动最优相位角不依赖于其扭转运动振幅,且有较好的鲁棒性;控制面通过主动调整控制面的扭转运动相位从而改变作用在其上的自激升力方向,产生反向于加劲梁上自激升力矩的力偶,最终起到颤振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