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本文围绕汽车专业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衔接,并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特点,研究并构建了中高职衔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及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经验借鉴和范例。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中  相似文献   

2.
郭美华  刘杰 《时代汽车》2022,(1):107-109,186
文章从介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指出了我国现行的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重点探讨了1+X证书制度对现存弊端的有效解决和职业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最后也指出了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1+X证书在具体执行过程存在的若干问题,为后续1+X证书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校企衔接不够紧密、校企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及课程设置和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为了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实施了产教融合、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改革创新力、团队凝聚力、科研研究力、办学影响力、专业软实力等提升,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1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1课程体系重复设置虽然同是汽车专业,但由于中高职学校相互独立,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中高职课程的有效对接。通过对比部分的中高职衔接学校的相关课程设置,可发现汽车专业的各类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均有一定程度的重复设置。如中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均开设汽车电工电子学、  相似文献   

5.
系统化开发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强化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实践。将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分析并提炼为主要行动领域,通过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优化、重组为专业课程,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及认知学习规律开发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过程、体系构建、实施进行探索。为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的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当下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对汽修技能人才的需求特别大,但我国汽修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需要加快发展汽修职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汽车维修行业提供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国家近些年发布了若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要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推动技术产业升级发展。而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举措之一,是打通从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通道的关键一步,而课程体系的设计则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环节。因此,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  相似文献   

7.
1课程教学模式总体设计1.1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维修接待实务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维修接待方向学生提升汽车售后服务接待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本专业实行"双标定位""双核驱动""双元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标定位"即以课程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核心系统,优化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教学标准,通过编制和开发新型活页式专业课程教材,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融通。  相似文献   

8.
<正>中高职一体化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经常热议的话题,也是浙江省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进入了标准制定和方案推行的关键阶段,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教学标准衔接不够,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各自按照以往的教学标准执行,教学标准未根据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规律进行系统地规划和设计;二是培养目标从低到高的层次性变化未得到体现,培养目标中的就业服务领域、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中高职3+2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3+2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希望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1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定位1.1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15]2号)要求,为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完善创新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技能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创办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汽车智能技术产业链岗位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深入剖析该产业工作领域及典型工作任务,对标1+X等级制度,探索符合区域汽车智能产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衔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专业创新并实践对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理虚实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等保障条件,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职业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经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的一个考核方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更是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文章以我校汽车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为起点,积极探索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目标汽车构造新型教学改革方式,为后续课程和人才培养计划做足够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文章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院现有的改革基础与保障条件下,进行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文章就职业院校新开设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讨,提出衔接问题及解决办法和衔接特色,为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2021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就业基本现状、职业能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详细分析,得到对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启示。如丰富人才培养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三能”型教师;全程化就业指导,打造人才培养闭环模式等,不断优化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调研数据分析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建议,希望对高职汽车类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为增强汽车类专业在未来职业教育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和核心能力,我校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含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岗位及岗位任务变化、了解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后,人才培养主动由单一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向“升学与就业并重”的目标导向,邀请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订“四适配双交替”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实验教学在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以提供汽车器件为主的汽车实验室已难以在当前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发展背景下满足汽车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首先,系统分析了汽车实验室现状对当前新能源及传统汽车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其次,提出了以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发展为导向,开展“强化汽车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优化汽车实验室配置建设为核心、创新汽车实验室管理和评价机制为途径”的三位一体构建思路;最后,提出了与汽车实验教学、科研及高校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实验室体系,以期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就汽车涂装课程教学来说,学校如何提高教学与企业岗位的适应性,优化汽车涂装课程教学是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1中职汽车涂装课程校内教学现状在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指导下,中职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建设取得了高速发展。汽车涂装作为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实训  相似文献   

19.
正《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汽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强化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认知、拆装规程、保养换件等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体系的构建及后续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汽车类人才培养计划中占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救育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职业院校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向纵深发展,受教育部、交通部等部门的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决定于今年7月19~22日在承德联合召开“全国汽修职职教核心专业课示范交流会”,该交流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