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总装配线现状和F3000车型的主要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从工艺流程、设备、工装等方面对总装配线进行改造,实现F3000车型批量装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刘勇 《驾驶园》2011,(8):24-25
德龙F3000采用的总成(潍柴、康明斯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及汉德MAN技术驱动桥)都是国内甚至国际顶尖配置,且均由各产业链企业直接内供陕汽。确保了该款重卡较高的品质。德龙F3000系列产品有牵引车、专用车、自卸车,也有液化天然气车。本期,记者对德龙F3000系列产品的市场表现继续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文章作者结合多年来的汽车装调经验,针对重型车德龙F3000驾驶室线束电动摇窗机常见的故障,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排除,而且对电动摇窗机故障检修时常用的方法做了简要说明,便于降低驾驶室线束电动摇窗机系统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4.
F3000系列重卡铝散热器的设计研发,适应了陕重汽F3000系列及F2000系列重卡散热器升级换代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了铝散热器的应用范围,对重卡铝散热器设计研发及使用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专用汽车》2011,(5):57
日前,陕汽汽车工程研究院成功开发出德龙F3000液化天然气水泥搅拌车。该车在德龙F3000技术基础上开发,采用6×4驱动形式、整车配置选用潍柴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6.
刘勇 《驾驶园》2011,(10):48-49
对于德龙F3000系列重卡,有段这样的描述:"高节油和强动力性完美契合,高承载性,国际领先的智能性、高安全性使该产品领先国内,深受用户喜爱,成为中国长途高效重载运输的理想车型。"德龙F3000系列重卡是否名符其实?本刊记者继续采访德龙F3000系列重卡的用户,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09,(8):52-53
2008年-2009年的各类车展上,频频出现陕汽重卡德龙F3000的身影。从牵引车到自卸车、从主打车型出勤和节省的“双冠王”到基于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燃料的新能源车,陕汽引导市场——全方位以F3000替代F2000的心思可谓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09,(8)
2008年-2009年的各类车展上,频频出现陕汽重卡德龙F3000的身影。从牵引车到自卸车、从主打车型出勤和节省的"双冠王"到基于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燃料的新能源车,陕汽引导市场——全方位以F3000替代F2000的心思可谓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9.
刘勇 《驾驶园》2011,(7):24-25
小档案:车型:陕汽德龙F3000(牵引车、自卸车)购买日期:2009年10月、2010年4月、2010年10月发动机型号:WP10.380E32、WP10.336发动机功率:280kW(380马力)、247kW(336马力)基本用途:运输蔬菜、水果、沙石车牌号码:鲁H7D206等发稿时行驶里程:44385km、200000km、1 00000km2009年9月15日,陕汽高端重卡德龙F3000正式上市。德龙F3000是一款纯正的MAN技术重卡,它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多处技术提升,在设计上应用了CRUISE软件等先进技术,在四大总成上采用了被业内称为陕汽独有的"黄金组合"的匹配方式:即潍柴、康明斯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及汉德MAN技术驱动桥。该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多名德龙F3000的用户。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1,(8):45-45
本次车展现场,陕汽的参展产品可谓阵容庞大。既有装配了康明斯450马力发动机的德龙F3000,又有F2000、天然气重卡,甚至卡车大赛的赛车也被开到现场进行展示。陕汽销售公司市场部张自勇告诉《驾驶园》记者:"在车展上展示的各款车型,针对的目标市场都有所不同。德龙F3000主要针对山东、山西等物流发达省市,自卸车则重点针对新疆、山西等矿山较多的省市。可见,山西既是物流大省,又是煤矿大省,是各企业的必争之地。"张自勇表示,目前的市场,用户越来越追求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降雨时高速公路纵向坡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HRGR)和行车速度做为特征参数,量化分析晴朗和降雨天气下行车速度与驾驶员心率和纵向坡度之间的关系.开展实地驾驶试验采集基础数据,提取特征参数进行数据融合,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比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车辆行驶速度表现的异同,并确定纵坡路...  相似文献   

12.
汽车动力电池包内部的潮湿和凝露现象是温湿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加剧电池失效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未得到足够关注,开展电池包内部温湿度耦合特性的分析工作尤为迫切。基于此,研究相应瞬态数值分析方法,求解电池包内部空间动态变化的温湿度分布情况。首先,分析电池包内部空间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热量传递过程,建立热湿传递的物理模型,并根据流体运动三大基本守恒定律以及温湿度耦合关系,建立对应的热湿传递数学模型;利用恒温恒湿箱和安装防水透气阀的电池包箱体进行热湿传递试验,验证外界环境动态变化的温湿度对电池包内部温湿度的影响以及电池包内部出现凝露和积水现象的条件;建立电池包及其内部空间的多物理场耦合三维模型,对电池包内外的热湿传递与温湿度耦合过程进行瞬态数值模拟,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采用真实气候环境数据定义模型中动态变化的电池包外部环境,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电池包内部温湿度的瞬态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瞬态数值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佳,得到了外界环境以及电池工作状态的动态变化对电池包内温湿分布、电池表面凝露时长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万州天城连接路为典型的山地城市改造工程,道路沿线地形复杂高差起伏大、两侧建筑物多且拆迁困难、地上地下构造物多且资料收集困难、控制因素多。设计综合考虑以上设计条件,并将处理好新建道路与老路衔接和交通转换、新建道路与两侧周边建筑关系、新建道路与地块开发建设统一协调关系作为设计重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对山地城市改造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全面正确地了解快速路设计在不同间距出入口组合设置条件下,在不同的交通流量下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厦门市仙岳路的运行状况分析,总结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对快速路设计中要重点做好的出入口位置、间距、组合形式及交通影响分析等进行研究探讨,并通过VISSIM仿真模拟不同间距出入口在不同交通流量下的运行速度。结果表明:交通流量的大小比出入口间距组合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更大;快速路出入口间距设置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与相交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密切相关;出入口加减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的设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3):160-163,171
以上海市某商办楼基坑项目为背景,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地表沉降、地连墙、水位、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开挖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并分析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周围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不同沉降增加的速率不同,开挖基坑上半部分沉降较慢,开挖到中下层沉降速率加快;基坑开挖造成地连墙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形形态,且最大变形处位于基坑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的极限承载力、滑移特性及破坏模式,设计3组10个推出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纤维、螺栓直径、螺栓孔径比等对混杂纤维混凝土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螺栓拉力、破坏模式及荷载-滑移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螺栓直径,可以明显提高螺栓剪力键的承载力,其中 Φ22直径螺栓较 Φ16,Φ19的螺栓的承载...  相似文献   

17.
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和冷却系统模型并进行直接耦合,通过高原模拟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而研究了不同海拔外特性工况下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拔每升高1 000m,柴油机出口水温平均升高5.01%,散热量平均减小6.25%,风扇质量流量平均减小11.20%,柴油机功率平均减小3.55%,燃油消耗率平均增加4.67%;该装甲车辆在海拔1 000~2 600 m低转速区和海拔2 600m以上必须降负荷或者提高冷却系统散热能力后使用。最后以柴油机出口水温不超过报警值为目标,计算得到了柴油机最大允许负荷和风扇最小体积流量增幅MAP图,为高原环境下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匹配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作为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面板结构,实时监测并准确识别其重要构造细节的疲劳损伤程度,在此基础上预测剩余疲劳寿命,对于大跨度桥梁的服役期管理维护决策至关重要;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问题具有多尺度、多模式、随机性、隐蔽性等特性,且其对结构静动力响应的影响仅限于疲劳裂纹附近的局部区域,传统的损伤识别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结合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问题的基本属性,构建了其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并对其疲劳损伤指标和疲劳损伤智能评估的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等效结构应力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多尺度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建立了考虑随机因素的结构体系实时疲劳损伤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构建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基于实际桥梁结构的交通量和结构响应监测信息,对所建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交通荷载作用下,顶板与纵肋连接细节的疲劳主导失效模式为焊根部位起裂沿顶板扩展,所提出的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构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确定结构体系的疲劳失效模式;疲劳损伤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所确定的实桥疲劳损伤及剩余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桥梁疲劳损伤开裂时间基本一致;所建立的智能监测与评估系统可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损伤过程和寿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及支撑,并为实桥的运营管理养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卡丁 《隧道建设》2013,33(7):537-544
在地铁隧道管线及设备安装过程中,目前大多采用人工钻孔,对环境及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造成结构破坏,降低工程寿命,增加运营维护成本。运营地铁隧道还存在钢构件及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为此,对地铁隧道电缆、管线、设备安装及钢构件、设备腐蚀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说明人工钻孔所带来的危害,提出预埋件技术这一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关实验;针对扣件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锌镍渗层防腐技术。认为应: 1)全面推广预埋件技术,可提高设备安装效率,改善安装环境,降低对结构的损伤,延长工程寿命,使运营维护简便、易行; 2)全面推广锌镍渗层防腐技术,预防设备及钢构件锈蚀,降低营运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20.
廖政权 《路基工程》2015,(3):172-176
针对上海地铁9号线二期2标——盾构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的工程实际,在分析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以及既有地铁2号线保护要求等因素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控制对策、技术措施、施工要求等,完成下穿施工,保证了地铁2号线运营安全。很好地控制安全质量风险,为工程项目的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