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铁路货物到达交付。根据目前铁路到达交付中防范风险隐患意识不强、货物到达交付方式单一、到达交付手续繁琐、货物到达预告方式传统、物流配送管理基础薄弱、货物放行手续不完备、电子领货凭证进度缓慢等问题,提出铁路货物到达交付对策,即:提高铁路货物到达交付服务质量、提高防范违规交付风险意识、加强交付手续过程动态监控、试行受理阶段提货证明材料、改进货物到达预告沟通方式、加快健全物流配送综合实力、避免无领货凭证货物交付、推进研发电子交付改革步伐,实现安全高效地完成货物运输全过程,加快铁路货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该系统在电话自动/查询告知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可为货主快速及时地提供准确的货物到达信息,在交付时可自动划价、消号,自动生成各种清单和统计报表。对加快货物流通和货车货位周转和提高货运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贷运货物到达短信催办平台是现代的IT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车站货运交付流程的分析,采用接口技术,通过手机短信,结合货运到达交付的货票数据库,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通讯方式,快捷、方便、及时和准确地将数据传达给货主,提高车站货物运输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我国铁路货运业务流程,促进铁路货运业务的良性发展,阐述铁路货运业务流程的发展状况,从业务受理、货物运输及货物交付3个方面分析当前铁路货运业务中常见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铁路货运业务流程的优化措施。对铁路货运流程的优化应当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智能铁路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一个综合服务体系。首先,应对铁路货运业务受理流程进行优化,分别对受理渠道、受理流程、运输提报及物流需求及费用支付等方面进行优化;其次,应对到达交付流程进行优化,对货物到站通知、网上手续办理、费用缴纳及领货凭证、货物交付及理赔方案提供与理赔支付等方面进行优化,最终实现铁路货运业务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及人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朱旭升 《铁道货运》2005,(11):25-26
通过对现场货物交付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改运单格式、认真审核委托书、加强对经济担保书的设计和审核、慎重处理合同变更、加大对运单中填记事项的考核等做好货物交付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铁路运输的货物被诈骗、冒领、误交付的情况时有发生,给铁路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地影响铁路的声誉.文章分析了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提出了防止铁路运输货物被诈骗、冒领、误交付的具体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建新 《铁道货运》2011,29(5):23-26
对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中常见的保价运输赔偿、货物误交付及认定、领货凭证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保价运输赔偿问题的关键是对"最高不超过保价额"中的"保价额"的理解;对货物误交付的情况和处理原则作出界定;明确认定领货凭证只是身份证明不是物权凭证,同时指出铁路企业要认真防范此类纠纷。  相似文献   

8.
在兰州、天水、西宁站的货场抽取发送货物、到达货物各300批进行调查,得到发送货物、到达货物占用货位时间t参数的观测值.对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其频率峰值位于1.5~2.0 d附近,并随偏离量的递增而呈现对称单调递减的趋势,由此可假定t参数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分别运用x2检验法、SHAPIROWILK检验法对发送货物、到达货物t参数值的分布进行检验,并对2种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发送货物、到达货物t参数值的分布各自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别在1.742和1.749 d左右波动.由此可知,发送货物t参数的观测值与现行规章的取值比较吻合;而到达货物参数t观测值与现行规章的取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后,以铁路货物运单电子数据为主线,客户需求和铁路内部生产信息传递全部实现了电子流转,但目前铁路受理承运和货物交付时仍然需要客户在营业厅办理相关手续,与客户间的货运合同签订和交付手续办理尚未实现电子化。为提升铁路货运服务便捷化程度,以数据采集标准化、信息交互实时化、货运合同电子化为总体原则,以贯通需求受理到货物交付货运生产全过程数据链为目标,构建"运单设计+运单流转+电子签名"的铁路电子运单关键技术体系架构,提出"电子运单+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电子交付"的电子运单实施功能架构,为加快铁路电子运单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铁路货物运输的货物发送及到达作业无法实现"门到门"式的高效率、快捷式物流服务的问题,提出将EDI技术运用于铁路货物发送和到达过程中,设计基于EDI技术的铁路货物运输流程,通过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技术,改进货物办理、取送环节,从而提高铁路货物运输效率、改善运输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