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抗击非典斗争面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中国铁道学会按照铁道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的要求,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铁道学会,动员铁路科技工作者,全力以赴开展了“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科普宣  相似文献   

2.
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春夏之交,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路卫生系统,特别是防疫部门、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构建铁路防治非典网络体系、制订并实施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预案》、阻止非典疫情通过铁路传播、救治非典病人和确保职工家属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为铁路夺取抗击非典斗争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铁道技术监督》2006,34(11):45
2006年10月25~27日《铁道技术监督》通讯员工作会议江西南昌召开,28名通讯员代表来自部分基层站段和工厂、研究所等单位,以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主,是《铁道技术监督》期刊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4.
齐向阳 《中国铁路》2010,(1):34-37,40
面对铁路大发展的新形势和历史机遇,如何结合铁道行业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奖励结构体系,更加切实有效地发挥激励铁道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促进铁路自主创新,是摆在科技奖励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铁道科技奖励的主体是指科技奖励的设置者和组织实施者,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铁道学会等社会力量设奖单位或企业、个人。构建具有高度社会分层、奖项功能互补、管理科学有效的国家科技奖、省级科技奖、铁道学会奖和企业奖共同组成的混合型奖励体系是我国铁道科技奖励结构体系的构建导向。  相似文献   

5.
喜闻《铁道技术监督》创刊三十周年,感概万千。还清晰记得改刊前的《铁道标准化》,为奠定全路标准、计量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清晰记得《铁道技术监督》从双月刊改为单月刊的大喜日子,它为发展以质量为中心、标准计量为基础的《铁道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宣传、交流和探索的舞台,现已成为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欢迎的不可缺失的刊物。  相似文献   

6.
“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是为纪念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在长期领导和开拓铁道科学研究事业方面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继承和发扬茅以升先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激励铁道科研工作者奋发进取,发展我国铁道科学技术,加速实现铁路现代化,茅以升科技教育基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22-23日《上海铁道科技》杂志编辑和特约通讯员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09年《上海铁道科技》的工作,表彰了2009年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防治“非典”的非常时刻,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2003年科技活动周,于5月17至23日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本届科技周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在全国深入、集中地开展防治“非典”的科普宣传活动。网上开幕式于2003年5月17日举行。“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主题展览请浏览网址:http://www.most.gov.cn/kjhdz/kjhdz_index.jsp2003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依靠科学,战胜非典”!本刊记者@国敢  相似文献   

9.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疫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公共卫生疫情报告有 3大系统 :(1)全国疫情报告系统 ,简称“大疫情”报告系统 ;(2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 ;(3)单病种监测系统。这 3大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在非典之前 ,对传染病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但在非典防治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为疫情报告系统存在着多头管理 ,有必要建立一套从上到下垂直的 ,不受地方干扰的疫情报告系统 ;二为把发热及SARS纳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 ,进一步完善周报、日报、零报 ;三为加强单病种监测。发热病例与SARS病例疫情报告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秦峰 《铁道知识》2021,(3):70-71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友富,秉承一颗赤子之心,怀揣梦想与信念,在其36年的勘察设计生涯里,展示了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自身作为,诠释了"最美铁道科技工作者"的丰富内涵.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先进个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和铁道工程师奖等多项荣...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铁道学会举办表形码培训班 1995年4月,贵州省铁道学会在铁五局机关礼堂举办了表形码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铁五局、贵阳铁路分局、贵阳车辆厂、都匀桥梁厂、铁二院一分院、铁二局贵阳指挥部、贵州省铁道学会、贵州省科协等部门和单位,共62人。贵州省科协学会部部长陈绪华在表形码培训班开学典礼时指出:“学会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普及表形码正是为学会会员办  相似文献   

12.
<正>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詹天佑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批准,在铁路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奖项,表彰奖励为铁道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铁路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做出贡献。詹天佑奖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开展了十一届奖励活动,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根据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詹基会)的《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13.
<正>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詹天佑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批准,在铁路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奖项,表彰奖励为铁道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铁路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做出贡献。詹天佑奖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开展了十一届奖励活动,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根据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詹基会)的《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14.
<正>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詹天佑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批准,在铁路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奖项,表彰奖励为铁道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铁路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做出贡献。詹天佑奖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开展了十一届奖励活动,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根据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詹基会)的《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15.
<正>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詹天佑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批准,在铁路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奖项,表彰奖励为铁道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铁路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做出贡献。詹天佑奖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开展了十一届奖励活动,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根据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詹基会)的《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规定,詹天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4年将进行第十二届詹天佑奖评审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上海铁道科技》2008,(4):F0002-F0002
2008年11月5-6日,上海铁路局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议首先介绍了科技情报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讨论了《上海铁道科技通讯员工作守则》。《中国铁路》杂志主编(研究员)江文彬同志就科技和管理类论文的写作方法、技巧及科技杂志的编辑向与会同志作了专题辅导报告。与会代表就如何进一步搞好我局的科技情报工作,进行了座谈讨论。会上还举行了颁发首批《上海铁道科技》特约通讯员《聘书》仪式,  相似文献   

17.
河北、陕西铁道学会和电气化委员会机务学组于1987年8月19日至22日在山海关召开了电力机车“修制改革”学术研讨会。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铁科院以及郑州、成都、北京等局所辖有关单位的2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河北省铁道学会常务理事屈运平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征集论文11篇,交流了9篇。郑州铁路局机务处和马角坝机务段介绍了电力机车实行状态修的试  相似文献   

18.
<正>1.本刊征集并择优刊登以下稿件1)国家和铁道科技发展计划的关键课题研究成果,在铁路工程等学科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应用新理论或新方法解决铁路实际问题并取得良好效果、研究内容对铁道科技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物资管理委员会已成立了15年。在中国铁道学会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的积极支持下,在各学组和全体委员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科技兴国的方针,紧紧围绕铁路建设发展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密切...  相似文献   

20.
正四十载风雨无阻推动科技创新促交通强国,新时代继往开来服务大局助铁路先行。从"科技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中国铁道学会与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同步伐,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奋斗历程共命运,与政府和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心连心。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铁道行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构筑起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经营管理、运营维护全产业链的科技工作者活动网络,建立起包括政府和企业、铁路院校、科研院所等来自各领域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