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焕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后插30-后插31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大城市的普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也逐渐从一个个运转大量乘客出行的载体转变为一个个综合性的服务场所,车站与乘客、与城市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车站的内部环境设计也越来越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车站环境的设计团队也开始注重将建筑美学、空间美学与社会审美融入到车站环境中,以期带给市民丰富的、特殊的、舒适的城市出行...  相似文献   

2.
垂直型天窗占用运行图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双线自动闭塞区段计算垂直型天窗占用运行图时间的计算公式。设计通用的表格计算法,计算垂直型天窗条件下天窗外损失的时间。由计算结果可知:区段内车站增加到发线与增设中间站的效果是不同的,一般后者产生的天窗外损失时间少;同时认为即使区段内区间运行时分都小于追踪间隔时间,也产生天窗外损失时间。分析某重载线路垂直型天窗占用运行图的时间,运用表格计算法计算部分车站封闭后的天窗外损失时间。  相似文献   

3.
明挖地铁车站抗震设计内力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抗震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首先采用地铁车站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地震系数法和反应位移法对一个地铁车站实例进行了抗震计算,然后采用ANSYS软件对该车站进行了时程分析。比较了3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内力结果,并分析了其在配筋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严寒地区地铁建设越来越多,目前运营的严寒地区的地铁线路环控系统冬季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寻求一种适合严寒地区的地铁环控系统方案。研究结论:严寒地区地铁车站环控系统采用开式通风系统,开闭式运行模式。在车站每端设置一个活塞风道、迂回风道,在全高安全门上方至结构板有500 mm左右的空间,在这个位置加设电动可启闭装置,冬季、夏季关闭,使轨行区与车站公共区完全隔绝开,减少由于列车活塞风的影响而从车站出入口进出的冷空气量。从模拟计算结果来看这种环控系统方案满足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枢纽车站的建设,为满足跨线列车在枢纽车站的行车需要,地面信号机机构的设置越来越复杂。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信号机机构的设置方案,并对不同设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安检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交通枢纽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地铁线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越来越受重视。安检系统又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现阶段安检机主要设置在站内非付费区,占用了一部分公共空间资源,有些项目在方案阶段,不断压缩车站规模,造成车站公共区越来越拥挤,常常造成安检机前排队拥堵的状况,困难情况下,站外限流。本文主要从安检设备的设置角度出发,探讨在出入口通道内设置安检设备的可行性,供今后新建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铁车站与城市关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指出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今天,车站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而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基本交通功能外,更要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舒适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现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应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相融合,车站应成为城市风貌一部分的设计理念.以宁波地铁1号线延伸线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两个车站的设计方案——将地块开发、景观等与车站进行一体化设计,从建筑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轨道交通的建筑属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地铁防水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民治站防水施工技术,介绍了该车站防水设计原则,并具体阐述了该车站所采用的防水方式、施工工艺及控制点。从施工效果看防水效果较好,对类似地铁车站防水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桥跨丹瑞 中午时分.我所乘坐的汉堡一哥本哈根的列车准时驶入哥本哈根中央车站。此时距离开往瑞典的火车开车还有十几分钟。由于欧洲的火车站没有安全检查和检票进站的过程,因此.这十几分钟完全来得及简单参观一下哥本哈根中央车站。今天的哥本哈根中央车站建成于1911年,已近百年历史。车站位于城市中心,离市政厅广场步行不过5分钟的路程。这座丹麦最大的火车站规模巨大,气势宏伟。从外观上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加密,居民乘坐轨道交通日常出行的比例越来越高,乘客对地铁车站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托2019年年底开通的成都地铁5号线的成功经验,以对比分析为主,从长编组线路车站布置方式、车站换乘方式与楼扶梯布置、车站人性化设计、站点物业开发与后期地块开发预留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证.研究发现:中部交叉型...  相似文献   

12.
王建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23-后插24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科技和艺术的交织与碰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了一个城市独有的风采.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针对车站环境的艺术和美学研究也越来越多,交织着多种艺术形式和多种美学流派的艺术作品已经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王建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23-后插24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与科技和艺术的交织与碰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了一个城市独有的风采.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针对车站环境的艺术和美学研究也越来越多,交织着多种艺术形式和多种美学流派的艺术作品已经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降低地下铁道造价,从土建工程来说,在车站结构方面大有潜力可挖。保证车站使用功能,降低车站造价,应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文章从分析单层,多层车站的功能,埋深和造价入手,指出单层车有其技术,经济上的持优点,建议在地铁新线建设中,加强对单层车站型式的研究,以利于单层车站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考虑规划条件、市政道路条件、地下管线资料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从可实施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车站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过多考虑了控制因素,限制了车站建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以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四环路站为例,在充分结合周边控制因素及规划条件的前提下,提出车站与桥梁共建及附属一体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1)地铁车站主体与规划公路桥在竖向可实现共建设计,平面上实现共路由;(2)不同建设时序情况下,将地块分段实施,可实现车站附属与地块深度一体化开发。  相似文献   

16.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和计算机联锁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安装使用。但目前这两系统是相互独立的,这就使得车站设备多,故障点多;行车人员需要面对多台终端,不同的控制模式下在不同的终端上进行操作。为此,从统筹、整体、优化、集成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车站子系统设备的一体化配置,在车站通过通信接口,利用约定的协议实现二者的联系。研究了车站自律及操作表示机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铁车站修建于城市繁华地区和交通繁忙地段。盖挖法具有占路时间短,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又能在临时盖板下按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结构,保证了施工进度,现已成为国内外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区修建地铁车站的一种有效方法。介绍了盖挖法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鲍宁  董玉香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6):112--116
新加坡地铁东北线(NE线)运营之前,陆路交通管理局为其主持了一个“ARTIN TRANSIT”项目,邀请19位本土艺术家针对每一座车站的文化背景和装修风格创作一批艺术作品,从而将交通建筑与公共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对新加坡地铁东北线车站的实际案例调研,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两部分出发,总结出新加坡地铁车站建筑的特点:空间分布灵活多样,商业业态丰富完善,室内设计注重城市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等,为我国地铁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密以及客流的快速增长,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客流大、编组长、换乘线路多的大规模车站,共用站厅超规范的5 000 m2不可避免。经过分析认为,地铁规范关于"换乘车站共用站厅不超5 000 m2"只适用6B编组的两线换乘车站,通过对不同编组、不同数量换乘线路的换乘车站站厅规模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城市实际案例调研分析,从保证消防安全的角度探讨更适应实际工程设计的规模标准,提出大面积车站应加强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列车折返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的重要环节,其能力已逐渐成为束缚线路运输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车站折返能力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运营越来越重要。对各种折返形式和站型的折返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如何提高车站折返能力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运输组织和工程设备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车站折返能力的建议措施,并对各种技术措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