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印度的战略家笃信,印度只要拥有核武器并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就一定能够成为未来世界中的多力量中心之一。自独立建国以来,历届印度政府都在实践这一理论。在1998年强行进行地下核试验后,印度明确提出发展基于空基、海基和陆基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据此,印度海军拟定了雄心勃勃的核力量发展计划:建造和引进核动力潜艇,发展海基弹道导弹。虽然海基核力量在现阶段尚不构成印度核打击力量的重点,但其未来发展令人关注。正如印度海军司令巴德维德拉·辛格上将在2002年12月2日指出的:印度作为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在建设三位一体核力量时,海基发射平台理应成为印度最强大的核力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与美国的核合作关系,阐述了英国弹道导弹的独立研制情况以及与美国结为战略核同盟的过程,概括了英国海基核力量的发展及装备情况,分析了英国海基核力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凌翔 《航海》1996,(3):34-37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代核潜艇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海军的重要兵力,无论在战略地位上还是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它都起到了其它舰种所无法取代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战略导弹核潜艇和陆基导弹不同,它既可在海水深处航行,也能坐沉海底,因此,军事观察家们认为,现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成为战略核武器的中坚,是具有最强的生命力、良好的隐蔽性和机动性、能够突破敌方反导系统及“天战”系统实施战略攻击、比陆基洲际导弹经济性好的有效的“核报复力量”和“第二次核打击力量”,是未来战争中比陆基核武器和机载核武器更具威慑力的战略武器。有科学家预言,在未来战争中,即使陆基和机载战略导弹全部被摧毁,水下核力量绝大多数被摧毁的情况下,只要有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漏网,那么,它所载的几十枚战略核导弹也足以摧毁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们可以对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海基核力量源于前苏联时期的巨大海上核遗产,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海上威胁,西方将其称为“世界上最无法捉摸”的力量。在海基核力量中,战略弹道导弹潜艇最具代表性,其发展既是海上武器技术的结晶,也是东西方对立的斗争史,反映了前苏联/俄罗斯军事帝国的兴衰。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雄心勃勃的导弹研制计划中,最扑朔迷离的莫过于海基(包括舰射型和潜射型)弹道导弹系统。尽管最后的谜底尚未完全揭开,但印度神秘的海基弹道导弹系统已经掀起它的盖头。2004年10月27日和11月7日,印度国防部和国防研究开发组织在东海岸奥里萨邦的昌迪普尔海上综合试验场先后试射了潜射型和舰射型“弓箭”(梵语“德哈努什”)弹道导弹系统,弹头准确落在孟加拉湾预定海域。国际社会对印度试射陆基型弹道导弹早已经习以为常,但“弓箭”海基导弹系统的这两次试射却引起举世关注。究其原因,是这种导弹既可携带常规弹头,也可携带核弹头,它的成功试射标志着印度向拥有海上核成慑能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被印度政府和军方寄予厚望的“弓箭”究竟有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初步探讨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和谋略,认为海上空海一体化战争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特别是掌握航天技术大国之间作战,即使在战争第一阶段相互摧毁天基侦察、通讯平台,还需要拓展新的技术领域,发展空基、海基、陆基等平台,构建新的信息网络.中远海战场的C4ISR功能的实现,对广域网络更是特别依赖.海军在中远海执行任务,不一定都是作战,有可能是在非战争情况下保护国家战略大通道和相关海域的国家权益.执行这种任务的技术支撑有新的特色需求和技术保障,文中对潜艇碰撞和防海盗事件作了分析,提出了技术支撑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持续性跟踪无人艇的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98-101
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持续性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对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形成重大挑战。加强对ACTUV的搜索、探测、定位,保障潜艇部队安全,是我国海军面临的新任务。本文研究从天基、海基、空基进行搜索侦察,并提出一种多维数据融合定位技术,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沙 《舰船知识》2011,(10):68-71
2009年9月17日,虽然美方宣布放弃在东欧部署陆上反导系统,但继续在欧洲发展新的包括海基和陆基在内的反导体系.只要回顾美军最近10年的反导进程,多样化的发展轨迹早已在海上划出从容的转弯:2003年“伊利湖”号巡洋舰首次反导试验成功、2005年海基X波段雷达投入试验、2008年T-AGM 25导弹测量船开工建造、甚至D...  相似文献   

9.
王水龙 《航海》2002,(6):33-34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基无人机就以其足够的航程和续航能力支持海军行动,大大增强了海军的作战能力。但目前世界上没有一架海上无人机或无人驾驶飞行器在海军服役。海上无人机是海基航空力量的合理补充,随着无人机研发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海上无人机的研究,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强国正在研制各种新型的海上无人机。  相似文献   

10.
在美苏争夺全球霸权的时代,核潜艇作为“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核心担当了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两国都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在核潜艇建造方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前苏联海军在大力发展核潜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核潜艇的新用途,不断更新核潜艇的设计概念。其中,P级(661型)和“麦克“级(685型)核潜艇便是前苏联海军中具有十分特殊意义的两级核潜艇。在研制这两级核潜艇的过程中,前苏联海军对其赋予了各种性质的探索和试验任务。因此,这两级特殊的核潜艇在苏联海军核潜艇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潜艇为发射平台,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是当今世界上“三位一体”(陆基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潜射导弹)的战略核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明显优点是机动范围广、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攻击力高。它既不像陆上发射井只能在固定的地点发射,也不像战略轰炸机容易被敌方预警雷达所发现,而是  相似文献   

12.
<正>在海军研究局的支持下,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在其材料测试中心建成了1台新型小口径电磁导轨炮(SRG),口径25.4 mm,并于2014年3月7日完成首次试射,标志着美国海军及其他军种武器研制进入新时代。"这台‘小型导轨炮’将作为小口径系统的试验平台,以满足陆基和海基平台的电力需求。"NRL带电粒子物理分部主任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两国进入冷战对峙状态,任何新技术都首先被运用到军事领域,导弹技术和潜艇的发展为双方相互打击提供了另一种选择。40年代末,双方主要以研制潜射巡航导弹为主,而50年代初,苏联人的热情转移到弹道导弹上,其弹道导弹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弹道导弹体积大,射程近,无法达到洲际导弹的能力,也就无法打击美国本土目标。潜射技术和弹道导弹结合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苏联研制了一系列潜射弹道导弹,使其海基战略核力量逐步达到了可与美国相抗衡的地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作为推进动力源,可长期潜伏在水中活动,具有比常规动力潜艇远为优越的作战性能和更为广阔的活动范围;核潜艇装备导弹等多种武器,既能完成反潜、反舰和对陆上目标实施攻击等多种使命,又具有陆基战略武器无法比拟的“第二核打击力量”的优点。中国海军于1958年决定研制核潜艇,到1988年,先后研制成功鱼雷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这是中国舰艇研制和建造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5.
陈安刚 《航海》2001,(5):27-28
英国和法国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英吉利海峡隔海相望,拥有良好的海洋环境。英法两国既是北约主要成员,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长期以来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苏率先获得核爆炸成功之后,英国和法国也先后于五、六十年代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并很快建立起陆、海、空“三维一体”的核打击体系,双双成为世界“核俱乐部”中的“二流大国”,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英法两国海基核威慑实力如何,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唐尧  张进  张祥瑞 《船舶》2019,30(4):99-107
近年来,美国发展了海基弹道导弹预警观测平台,可对他国弹道导弹进行预警观测和精确识别,已成为美国弹道导弹预警体系的重要节点。文章主要从美国海基弹道导弹预警观测平台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分析其特点及主要功能,总结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海基弹道导弹预警观测平台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50年代末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以来,前苏联核潜艇在世界各大洋中发生了许多事故,但许多事故的严重后果无一不被前苏联官方掩盖了。现在,随着前苏联解体,一些“绝密”内情被不断曝光,其中就包括“K-19事件”。 50、60年代东西方严重对立,“冷战”正酷。美苏两方都在积极扩充军备,争夺世界霸权地位。1955年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问世后,美苏又在世界海洋上层开了一场新的高科技核潜艇的军备竞赛。前苏联从1956年开始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1958年前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建成并开始  相似文献   

18.
"北斗"陆基增强系统导航信号源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航信号激励器是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关键设备。简要介绍了通过建立陆基增强系统来提高"北斗"定位能力的技术方案,并对陆基增强系统扩频导航信号激励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利用直接频率合成(DDS)技术产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码时钟,并利用AD9854芯片特有功能实现BPSK调制;采用CPLD器件设计扩频伪码产生器及扩频调制器。文中还着重讨论了各陆基导航台时钟同步的几项关键技术。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实现的导航信号激励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并且BPSK调制实现了较好的载波抑制,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据《国际海军》2 0 0 0年 1 0月号报道 ,海拉姆系统的首次试验将于明年在英国皇家海军的42型驱逐舰HMSYork号上进行。海拉姆内层防御系统是一种自主式滚转弹体导弹防御系统 ,由密集阵近距离武器系统发展而来 ,成本较低。据生产厂商称 ,实弹发射将不再进行 ,因为此前已进行过 1 5 0多次成功率达 95 %以上的拉姆导弹发射试验 ,已经获取了足够的导弹性能数据。今年 9月 ,雷声系统公司宣布 ,将由一个由欧洲和美国的六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雷声公司为主承包商 ,海拉姆系统有限公司为次承包商 )进一步为英国海军发展舰船防御系统。海拉姆系…  相似文献   

20.
据《国际防务评论》报道 ,美国联合防御公司已将首门完整的实验性Mk4 5Mod - 4型 12 7mm舰炮提交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道尔格兰分部。后者将于近期在专门设计的模拟战舰试验台上对样炮进行陆基试验。该实验用 12 7mm舰炮装有改进的加强型结构组件、6 2倍口径长的身管和重新设计的防护罩、炮闩、炮身滑板和后座机构等。采取这些改进措施的目的旨在使火炮能够承受因发射EX171型远程制导炮弹 (最大射程为 116 .74km)而产生的高膛压和高后座力 (发射制导炮弹时产生的膛压和后座能量几乎是现役Mk舰炮的两倍 ,现役Mk4 5舰炮的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