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型城市的交通系统需要改造升级,中小城市的快速扩张也需要提供快速的交通系统支撑城市成长。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离不开城市轨道交通及城市快速道路的建设。从微观节点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与快速路立交节点复合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两个系统的关系,做好相互的衔接及接驳换乘。从道路系统、枢纽平面空间及枢纽竖向空间3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布局原则及方法,指出系统中需要独立的部分及需要转换的注意事项。以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集美学村站为案例进行分析,确定该方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情况及站点设置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与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优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对策建议:注重自行车道的建设和站点布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等级分布;完善服务管理程序,积极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动化营运;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路线途经城市中心区域,其站点的布设呈现多样化,站点施工期间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较大。以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站点为例,阐述疏解道路布置的原则、分阶段交通组织的方式、周边道路的交通引导以及道路结构设计等内容。疏解道路建成后,道路实际运营效果良好,保证了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城市交通的顺畅有序。  相似文献   

4.
基于5M模型的安全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也可以应用于日益复杂的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分析、特别是针对道路交通环境、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相似文献   

5.
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轨道交通的客流集散需要依赖于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保障。由于地下管线、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相对独立的,三大系统之间缺乏充分衔接与协调,相互影响。在调研武汉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统筹建设方案及建议措施,为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统筹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三大系统相互结合、同步实施有利于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减少施工期对社会、道路交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大容量快速公交BRT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现代都市交通问题的重要环节,而BRT是公交优先和公交优秀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投资小、见效快;专用路权、快速正点;方便换乘、全面服务。2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来解决道路交通堵塞、改善环境污染、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运输质量等问题的系统,是人与道路及车辆之间接收和发送信息的系统。是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来解决道路交通堵塞、改善环境污染、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运输质量等问题的系统,是人与道路及车辆之间接收和发送信息的系统。它综合考虑人、道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主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格局的骨架、城市功能的载体,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大城市相继构建了快速路骨架系统,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因此有必要进行我国大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律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武汉市道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武汉市道路系统进行了运行评价,对武汉市道路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从各种交通方式对道路的不同要求、充分挖掘路网潜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等方面分析当前道路系统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识别网络化运营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特征,设计了可采集Wi-Fi信息的分布式交通行为识别系统,并建立出行特征识别算法.布设在各站点的检测设备可采集乘客所携带移动设备独一无二的M AC地址信息,并上传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通过对比同一设备在各站点获取的时间戳和对应站点编号,可识别乘客的出行路径和行程时间,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的走行时间信息可获取换乘站的换乘时间,并应用上述时间信息验证所识别出行路径信息的有效性.在西安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同由客票信息获取的出行行为相比,该系统能采集所有网络形态下的乘客出行路径及行程时间,测试数据的平均采样率可达32.86%,误差为3.8%.该系统的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票清分、站点设计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城市不间断通行道路交通系统"。它是一个能够确保不会堵车的、高效快捷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系统。这种交通系统没有红绿灯,车辆通行全过程不用停顿等候,排除了各种车辆通行的干扰因素,去除了各种交通瓶颈,避免了不同流向车流之间的交叉干扰,道路通行能力提高6倍以上,能自动保障公交、大中客车全天候畅行,能自动控制道路车流量。在这个系统中,还包括一个快捷高效的公交系统,确保乘坐公交上下班,主城区20 km路程包括换乘时间只需30 min。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广州将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到2020年人均地下空间面积将达到5 m2。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规划总建筑面积达到213.6万m2,共有5层,将配套完整的地下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大量的市政设施和市政道路拥堵问题,堪称全国最大的地下空间。据悉,整个地下空间整合了区域内出让及非出让地块地下空间的多种功能,统一组织了地下步行系统、城市交通、城市公交系统、轨道交通及交通枢纽等市政交通系统,统一规划了供电、给水排水、集中供冷和真空垃圾收集等管线设施,形成大型的地下城市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道路条件的改善、交通管理环境的优化、信息等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对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的重要作用。从交通安全管理的系统化、社会化和心理化三方面对我国未来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发展,两者不可避免产生交叉.以闵北东路与沪昆铁路交叉节点为例,介绍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方案,综合考虑道路交通服务功能、工程造价、运营管理及施工难度等方面因素,提出道路与既有铁路交叉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站在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在交通管理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同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交通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需重视智能汽车技术的开发;提升车辆主被动安全技术水平;研究车联网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促进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求到2020年在重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主要关键技术领域内取得具有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0,(8)
新城(区)建设是未来城市圈、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道路交通作为新城(区)发展的基本框架,其规划布局的优劣将对新城(区)建设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新城(区)道路交通规划的道路功能等级、路网布局形式等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对国土空间-道路交通协同规划理念以及基于四阶段法、节点重要度-交通区位理论的新城(区)道路交通规划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并从引导公交优先发展、协调组织好过境交通与货运交通等角度提出了对道路规划的优化策略,为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时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内容,智能交通系统中多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都以其为基础。交通流具有高度非线性和不确定等特征,且与时间高度相关,可以看成是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根据交通流的这些特点,提出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流量实时预测模型,并以某条道路为例,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能够比较精确、快速地对实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网络预测值接近期望值。  相似文献   

16.
陈敏  高超  董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8):39-41,48
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上以城市道路路网为依托,轨道站点主要沿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和路段布置,为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保障需求,轨道交通建设会带来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多次迁建,因此,有必要科学统筹城市道路复建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分析道路复建设计主要控制环节和设计原则,对轨道交通与道路复建设计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区域轨道交通建设是促进都市区功能布局优化的重要措施。文中首先分析了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对优化都市区功能布局的促进作用,研究分析了宁波都市区整体发展现状,总体评述了宁波都市区交通系统发展的现状与水平,提出了宁波都市区区域轨道交通建设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部分机场陆侧道路交通无法适应目标年的通行需求,为了实现道路系统的高效运行,对现状道路交通重新组织,在最大限度保留既有设施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交织和冲突点。基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道路交通改造,提出满足目标年旅客吞吐量的道路系统的改造原则,"结合规划""到发分离""合理功能分区""简化决策点",可以为类似的改造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区现状道路下方各类市政管线非常密集,而轨道交通站点基坑的大开挖施工范围内所有管线都需进行迁改,尤以大型排水管道的迁改最为复杂,且因涉及到临时排水,迁改费用通常较高。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东新路站建设为例,结合轨交站点总体设计,在武宁路(凯旋北路-普雄路)对Φ2400合流污水总管进行永久迁改,并对局部节点进行预加固和临时排水,确保轨交站点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机动车的保有量也不断攀升,由此引起的道路拥堵一直是让出行者和相关部门头疼的问题。因此,建立可行的智慧交通系统成为解决郑州市道路拥堵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在考察郑州市交叉路口拥堵原因的前提下,分析了现有智慧交通体系,设计出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适合郑州道路交通情况的智慧交通系统。该系统综合了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有效将人、车、路三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系统框架的研究,发现其对改善交叉路口拥堵情况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