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构建是解决现今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针对这一课题,探讨了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其对改善城市空间的重要作用。结合重庆市解放碑CBD交通现状评价分析与城市发展规划定位等因素,提出解放碑CBD地下交通系统方案——地下车行道路网络、地下快速人行系统。该方案对改善解放碑CBD现状交通和城市环境、提升该区域的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它城市发展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系统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不断发展,在新一轮商务区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中,出现了专门用于联系地下地块车库与地面道路的地下交通环廊,这类工程在联系并整合商务核心区地下停车资源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地面道路交通负荷,改善商务区交通环境。介绍了国内相关商务区已建成或正在规划中的案例,总结地下交通环廊的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等特点,并以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地下交通环廊设计为实例,说明其对商务区发展、缓解交通拥堵和优化商务区路网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其他城市商务发展地下交通环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拓展,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交通需求旺盛,核心区路网结构性缺陷等导致交通需求与道路供给的客观矛盾.通过分析城市核心区内涵,研判城市核心区用地开发特征及典型交通问题,提出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策略.以成都市高新南区益州大道地下道路规划设计为案例,制定了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可为特大、超大城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4.
车行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对于减少地面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噪音,保持城市原貌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目前以综合交通枢纽和地铁建设为主,部分大城市在商业核心区或人流密集区已经开始建设车行地下交通空间。通过分析车行地下交通空间的各种布局模式,化繁为简,将复杂的地下交通空间分解为主隧道、出入口联通匝道两个部分进行研究,使得地下交通空间布局方案的研究流程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围绕城市发展的CBD中心区域,分析城市开发的定位,结合片区地块开发强度及相关配建指标、城市定位等进行分析,明确城市CBD中心的地下道路系统定位、路网结构及车行流量需求。通过合理的组织地面及地下道路系统,建设CBD中心地下道路系统骨架,结合地下空间实行三维立体开发、功能复合化的地下综合体,打造融合交通、商业、公共服务、停车、绿色市政的复合型地下城市CBD中心综合体。  相似文献   

6.
地下车库联络道为连接地面道路与地下车库的地下机动车集散道路,服务区域内到达交通,提高区域静态交通出行效率,缓解核心区地面人车矛盾,改善商务区地面环境品质,实现低碳交通理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城市中。地下车库联络道相关的设计标准较少,目前只有参考地下停车库相关规范和道路与公路隧道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现通过对地下车库联络道供电系统项目做一个归纳总结,并从变压器的选择,以及照明设计等方面提出思考且加以进行探讨,为以后此类的项目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CBD地区,地下道路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以"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河东片区核心区市政工程"为工程背景,对地下道路设置、出入口考虑因素及布置形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此类项目的特点,为今后的地下道路及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系统、车行系统、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其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无锡市城市地下环路的开发建设。无锡高铁商务区结合京沪高铁无锡站、轨道交通2号线,以及远期区域内地块筹划,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环路,将周边地上、地下空间有机联系起来,整合了区域地上、地下空间交通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形成完整连续的空间系统,实现区域综合服务能力的升级,并为未来地区性地下空间开发打好基础。项目的实施充分考虑了轨道交通2号线、高铁无锡站的建设因素,通过合理的工程筹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多个项目协调开发建设。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商务区功能的升级,实现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缓解区域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中环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自身的规划特点,吸取地下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出规划建设阶段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系统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匹配、与建筑开发相协调及市政管线相协调等问题,同时考虑地下道路规划要素人性化和运营管理节能化,为同类项目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复杂地下道路环境内缺乏有效交通引导、定位导航的问题,分析探讨了现有室内定位技术的不足,研究了适用于普通手机终端的地下车行定位与导航系统。通过开发适用于复杂地下环境的射频矩阵基站、定位与导航引擎,结合普通智能手机终端,实现了具有低延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地下车行导航解决方案。同时,于苏州中心开展了地下定位导航示范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车辆在地下环境的定位与导航需求,实现与手机导航app对接,为驾驶人提供地上地下无缝衔接、稳定高效的一体化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高密度开发的商务核心区中,交通出行问题已成为制约核心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下车库联络道因其对地面路网的扩容、联通共享车库等功能越来越受到青睐。为提升地下车库联络道的通行效率,减少其对环境、路网交通等的影响,在理解地下车库联络道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地面出入口断面布置、路段中布置及路网中的布置位置等布置方式的优劣,所得结果可为地下车库联络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醋经纬  曹东  李通  杨博 《公路》2022,(5):292-297
中央商务区的特点决定其交通矛盾突出,采用地下空间交通一体化设计,是改善中央商务区交通的优先途径。以地下道路交通为骨架、公共交通为主导,因地制宜地将地下开发系统和地下道路系统进行有机整合,集约化城市公共资源的整合共享、复合型城市功能的配置组合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能源的集约化。以某新区起步区二期路网一期工程的地下空间交通一体化设计案例为基础,从交通模型预测、功能定位、技术标准、总体方案布局、出入口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地下环隧设计,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内核心区域地面完全实现电动车+慢行的绿色交通,车行交通都通过地下道路系统组织。负三层地下道路系统由"两横两环"骨架组成,地下道路通过次环和连接道两种方式与地块车库衔接。运用模拟软件对隧道内的火灾场景及烟气蔓延情况进行模拟计算,论证了消防疏散体系的安全性,分区域采用了隧道纵向或横向通风排烟方式,隧道内采用泡沫-水喷雾联用自动灭火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提高城市地下道路的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等问题,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实例,阐述了交通诱导系统在地下道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区域路网以及地下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的研究,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交通标线、交通标志,进行交通诱导设计。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地下环路是服务车辆最后一公里到发的地下专用道,是解决城市核心区交通问题的重要设施,具有主线成环、车辆行驶速度较低、出入口密集等特点.目前地下环路出入口数量及最小间距等设计指标的取值标准尚不明确,缺少完善可靠的设计依据.基于现有工程案例的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城市核心区地下环路的功能定位,为地下环路主线规划布...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道路,地下道路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结合广州市的几个工程设计实例,从城市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设计目标、建设条件、交通需求及平纵要素等方面对其总体设计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建设越来越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水淹、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因未及时管控地下道路车辆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地下道路的运行安全面临挑战。通过对地下道路入口控制方法、总体方案、设备要求等开展研究,提出地下道路关闭多级预警、建立物理拦截需求和安全高效的控制系统等建议。通过文献、需求调研、技术比选验证,提出了包含物理控制设施、车道信号灯、交通感知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声光警示设施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等方案,并结合广州南沙横沥岛尖地下环路的实例开展了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的地下道路入口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紧急工况下地下道路入口的交通控制效率,提升地下道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线形设计、交通导引、坡道防滑、视觉诱导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和探讨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顺河高架南延长线玉函路地下道路地处城市核心区,是济南市快速路路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玉函路地下道路的总体设计介绍中,首先阐述了工程复杂的设计条件,然后对项目总体平面线位方案、地下道路断面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多方案分析比选,对地下道路南北洞口节点方案及地下道路附属工程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结论为:地下道路采用箱涵+双连拱+超小净距隧道组合布设的结构形式,在玉函路下方穿越;设计、施工一体化,采用明挖+暗挖组合施工工艺,有效克服了施工交通组织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管网密集等诸多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