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永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101-103,I0010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径流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以合肥市某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标准,重点解析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和具体工程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绵城市”在全国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实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设施主要是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进行控制。本文根据理论计算方法,结合建设实例,针对不同路幅、不同纵坡的道路,对海绵城市设施选型进行探索,并提出建议,可为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城市硬化面积占比增大的问题,在雨季易发洪涝灾害。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有效提升城市排洪能力,同时可实现径流污染物的净化,现已逐渐得到推广。本文依托上海市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以横断面分幅形式及退让区域绿地情况作为控制指标,对四条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评价指标对道路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优化思路。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有城市道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相比传统的快排模式具有补充地下水、减少径流污染、调节城市气候等一系列优点。道路系统作为城市雨水相关设施的主要载体和组成部分,道路海绵化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梳理海绵城市基本理念基础上,对比分析海绵道路与传统道路的优缺点,并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立足景观生态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城市道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城市道路的生态评价方案。最后,讨论了城市建设生态道路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绵城市生物渗滤单元几种常见的填料及其在不同配比下对于城市道路径流中的Zn、总P和石油类三种代表性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实验分析,考察了不同填料对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河砂的去除效果好于沸石。实验期间,河砂柱对锌的去除率均高于95%, 而沸石柱在通水的前三天内对锌的去除率高于90%,随后逐渐降低。在河砂中适当添加少量砾石有助于在保证去除率的情况下提高其渗透速率, 当河砂与砾石质量比为2∶1时,填充柱的渗透速率达到4 mm/min,同时其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波市姚江新城云飞路中海绵城市的营造,基于工程特点,开展技术选择和比选,提出适应性强的透水路面方案和生物滞留方案,并对技术路线以及设计复核进行了阐述。借此对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城市建设部门,设计、施工单位在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但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还存在模糊的认识和误区。城市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出台前,城市道路建设缺乏低影响开发具体的控制指标。就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中有关海绵城市概念提出探索性观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因不透水铺装面积过大引起的排水能力不足、城市内涝等问题,根据海绵城市具体建设要求,依托低影响开发理论,对城市道路进行优化设计,以探索适用的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案.以浙江绍兴某试点区为例,从道路雨水系统、道路排水与雨水衔接系统及道路路面排水系统3个方面,研究了低影响开发优化设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道路横断面、纵断面以...  相似文献   

10.
随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城市道路和建设范围内硬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城市透水面缩减,易在多雨季节引发城市内涝等灾害,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为降低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发生,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对应的设计方法指导工程应用。首先明确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的设计目标;分析了各项LID措施在功能、控制目标、经济性、对周边地块的影响和景观效果等方面的特征;阐述了红线宽度在12~15 m、20~28 m、34~40 m、40 m以上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业界对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研究很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于2016年3月11日印发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但基于"海绵城市"要求的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内容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现仅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内容及要点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大力倡导道路交通机非分离、以绿代栏,越来越多的新建及改造后道路采用三幅路或四幅路型式,具有独立的非机动车道.在此背景下,依托道路改造工程实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提出非机动车道横坡向道路内侧坡,便于机非分隔带收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面雨水,涵养土壤的设计方式.阐述了该设计方式的原理、具体设计方法以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16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上海市在试点区域选择上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聚焦上海排水标准偏低、初期雨水污染、内涝防治严峻等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港地区为试点区,将试点区域分成7类示范区,明确各分区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并因地制宜科学选择25项适用技术集成于15个项目包,全面示范"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技术路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解决城市径流雨水“质”和“量”的问题。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均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芜湖市3条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从雨水径流污染及径流总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通过道路横断面坡向优化,并提出环保雨水口、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生态树池(带)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的技术优化措施,实现道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以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可为相关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临港海绵试点区内某城市道路为设计研究对象,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源头消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多种手段,采用雨水花园+旱溪、透水铺装、调蓄模块、人工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对道路进行了改造。工程建成后,通过监测设备校核,改造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率满足海绵城市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盼  陈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198-201,205,M0022
上海作为人口数量多、经济实力强的全国超大城市,具有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积比例高和土壤入渗率低的典型区域特点,传统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及参数在上海的适用性受到限制。结合上海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基础上,针对性提出适用于上海的源头控制、中途转输和末端排放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为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从路面结构、分隔带及边缘排水系统等方面对海绵城市的道路设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案例分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面临迅速的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正采取一种新策略,将城市变成巨大的“海绵”,城市“海绵化”改造被提上建设日程,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海绵城市对于系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参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萍乡市的建设经验,结合相关规范、标准和图集,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人行道的海绵化设计,可供后续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市临港地区某海绵化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工程实践中透水铺装、下沉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溢流井和管线铺设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施工质量与过程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工程整治措施,以确保项目的海绵化效果,同时可为后续海绵化工程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东北道路照明》2004,(1):36-36
城市道路照明管理机构是承担社会基础性、公益性且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保障服务职能,以社会效益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城市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分类实施体制改革,机构数量要减少,职能更加明确,人员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